专栏名称: 渐近投研
顺势而为,循序渐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红安  ·  不要买,不要吃!内含违禁成分 ·  昨天  
最红安  ·  不要买,不要吃!内含违禁成分 ·  昨天  
BRTV建外14号  ·  京东之后,美团也宣布了—— ·  2 天前  
江苏新闻  ·  知名连锁品牌被曝关店,门店遍布全国! ·  3 天前  
江苏新闻  ·  知名连锁品牌被曝关店,门店遍布全国!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渐近投研

人民币汇率分析框架

渐近投研  · 公众号  ·  · 2024-09-04 16:00

正文

在上一期的内容中我们介绍了汇率的定价理论、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以及我们对人民币汇率未来的看法。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应该从哪些数据和角度来观察和跟踪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下文中所有涉及到的人民币汇率,如果不特意强调,都特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人民币首先放弃了盯住美元的单一准则,变为盯住一揽子货币,但由于美元权重的下降和其他国家货币的权重上升是渐进式的,所以人民币兑美元和人民币兑其他国家货币往往会出现一些超调,进而对国内经济发生明显的影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一期内容中我们讲的2015年811汇改, 当时人民币贬值一步到位,两天时间就从6.2冲到6.44。新闻媒体将这次汇改形容成为了“关门不让走”,不过其实是个误读,811汇改从形式上看很像是主动关门,不让外资流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2015年811汇改之前,人民币虽然已经改为盯住一揽子货币,但当时美元权重很高,所以在维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人民币兑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出现了大幅的升值。

这就导致人民币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被高估了。一方面从资金流动上说,早在2014年外资就开始用这种“高估”的价格将人民币换成美元,持续的流出给国内的外汇储备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从贸易来说,由于人民币对其他国家货币持续处于高位,对国内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因此2015年811汇改与其说是“主动”关上门不让外资流出,不如说是在汇率高估情况下“被迫”一次性贬值到位,修正了原先过高的定价水平。

在811汇改中,央行推出了人民币汇率指数这个更全面的指标,这个指标类似美元指数,是由人民币兑所有货币的汇率加权计算而成,能够更好的代表人民币的实际币值水平。正如我们上期内容所说,最近两年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的同时,其实人民币汇率指数在不断的升值。

除此之外,央行还公开了人民币兑美元的定价公式。具体的公式比较复杂,不是专门研究这方面的投资者可以不用仔细研究。

大家只需要知道这个公式里有一个“逆周期因子”。 这个是央行为了防止汇率超调留下的后门,央行可以直接调控逆周期因子。因为人民币汇率指数中很大一部分权重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所以通过逆周期因子央行可以将海外的汇率变动分别传递给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人民币汇率指数,防止再次出现2015年811汇改之前盯住美元结果出现高估的情况。

在跟踪汇率时,我们首先要了解政策对于汇率的态度。这个态度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观察。

一是逆周期因子的变动情况。 这个数据直接算起来非常麻烦,大家可以近似的使用官方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来观察。从上图我们可以发现人民币兑美元的离岸汇率在2023年下半年之后一直处于7.1-7.3的水平,但官方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一直处于7.15以下。官方中间价和离岸汇率之间的价差,大概率就是由逆周期因子所带来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最近几年离岸央票发行常态化,因此官方中间价和离岸汇率之间的价差不能和逆周期因子直接划等号,而且在汇率变动不够剧烈的区间里,大部分时间两者并不存在特别大的偏离。

二是央行的外汇管理工具。 央行用的比较多的外汇管理工具有: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离岸央票等。通过央行对这些汇率管理工具调整,我们就能看到央行当前对于汇率最直观的态度。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和国内的存款准备金率一样,是外汇存款需要缴纳的准备金比率,比率越低,商业银行可以动用的外汇越多,相当于提高了外汇的供给,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就会减少。

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是对远期售汇这项业务开设的风险控制措施。当这一准备金率提高时,银行进行远期售汇就需要缴纳更多的美元,成本提高,远期售汇合约减少,这带来即期合约的平仓会缓解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是对企业跨境融资进行风险控制的一项工具。这个参数的提高可以提高企业跨境融资的上限,在企业有足够融资需求的前提下会带来美元的增加,缓解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离岸央票是央行在香港等市场发行的债券。当央行加大离岸央票的发行规模时,离岸人民币的数量就会减少。由于离岸人民币的供给变少了,就能有效的缓解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目前机构跟踪最多的数据就是中美利差。 不过就像我们上期内容中讲的一样,中美利差在2019-2020年间有很长一段时间出现了背离,主要是因为国内房地产数据较好,导致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下行速度慢于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从而出现利差减少但人民币升值和贬值共存的问题。

第二个是官方的外汇储备。 和大家想象中不一样的是,虽然过去几年A股市场的外资流出很多,但官方的外汇储备是在不断增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债券市场等其他市场的外资流入规模同样较多。另一方面是由于近两年出口数据的强势,虽然整体出口的价格在下行,但是由于出口的数量增加较多,所以官方的外汇储备增加仍然非常明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