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有着五千多年文化发展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曾经在近代较长一段时间里被抛在了现代化潮流的后面。实现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如今这样的梦想开始进入到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之中。笔者尝试从社会学的角度总结一下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经验。
集中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
在世界不同模式的比较中,党和政府集中统一管理的强大能力是我们的突出特征。中国自秦汉以来便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曾经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结合,在唐宋时期也曾经实现了高水平发展。当然,到了明清时代,中国由于不能跟上现代产业进步的步伐,被现代化甩在了后面。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强大的组织管理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采用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与现代产业生产方式接轨,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是由两方面构成的,其一是党和政府中央集权的决策机制。现代化的顶层设计都是在中央完成的,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历程中,所有重大决策都是由中央作出的,包括早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五位一体的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等。中央决策的具体过程是先在党的中央全会讨论达成共识,然后到下一年的“两会”上由全国来的代表们讨论修改并最后通过。当然,顶层设计从来都是与基层经验相结合的,是与实践层面的“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这也可以表述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其二是行之有效的各级管理组织。中国党和政府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非常严密的组织管理体制,层层组织直到最基层的村庄、社区。这样的体制机制在新中国以前的历史上没有实现过。现代化建设的指令就是通过这样一套管理机制十分有效地传达至最基层。集中统一的管理机制又得益于土地公有制,可以实现全国总体巨大规模的布局。这也被称为“举国体制”,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当然,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机制也要注意与市场和社会的平衡关系。
中国特色的市场机制建设
从中央直到基层的严密的组织管理机制从新中国成立就建立了,但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会滞后呢?这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能否建立密切相关。新中国建立后一度受到苏联模式影响,实施了计划经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了经济转型,从计划转向市场。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尝试商品市场机制,尝试一部分物价由市场去调节。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开始尝试全方位的市场改革,包括劳动力市场机制、土地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股市股指期货等金融信用市场的改革。在这一阶段,国民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7年中国人均GDP已接近8000美元。中国经济实现高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功不可没。当然,中国的市场经济还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从社会学角度看,市场的优点是参与广泛,广大老百姓都可以参与。笔者在对地位变迁的研究中发现,在改革以来的几十年里,在所有实现了中产地位的人群中,通过市场经营而进入中产的比例最高,体现了市场的普惠特征。当然,市场机制也有明显特点:其一,纯粹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会造成弱势群体被淘汰的局面;其二,市场也会失灵,会造成许多社会负面效应,如分配不公、高失业率、市场垄断等;其三,市场调节比较缓慢,尤其是遇到经济萧条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行政力量十分强大,在市场发生失灵时常常采取行政调节、行政干预的手段,用政府干预和行政干预来纠偏。
全社会对于体制改革的共识
现代化最基本的含义就是要改变传统体制,而改变人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机制对任何民族都异常困难。中华民族历史上也经历过一部分人想改革而改不动的局面,戊戌变法失败就是一例。美国公共卫生体系漏洞也很多,民主党的几任总统都想推动医疗体制改革但是推不动,原因就是难以达成共识。所以,如今近14亿的中国人能够认同改革,将改革视为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途径,全体国民形成共同意志、奋力改革实属不易。体制改革为什么能够取得共识呢?是因为40年来的改革开放确实给全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善。笔者曾经有数据调查证明,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上升。所以,任何一项改革都要考虑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这就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取得全体国民的共识,这是中国深化改革得以推进的最主要的社会基础,也可以看作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心理基础。
开放的政策
中国现代化的改革与开放的政策密不可分,很大程度上是开放带来了改革。1979年以来的开放政策使得中国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实现了赶超。根据学者的研究,中国经济的开放度相当高,中国国内市场的开放度远远超过日本。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此后中国经济迅速攀升,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习近平主席曾在达沃斯峰会上强调,要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年积极主张经济全球化的一些西方国家今天却出现了保守主义抬头、反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中国特色的产业化与城镇化道路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两大特征,中国的现代化也必然在两方面积极推进。中国的贡献是什么呢?这里使用的是“产业化”概念,意味着中国始终是将农业现代化涵括在内的。中国的改革也是从农业、农村开始的,因为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不可能依靠进口粮食来推进工业化。事实证明,中国现代化改革从农村开始,农业产量有了极大的提升,产生了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体系中来,这是中国工业化能够迅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的工业发展从来没有忽视农村,农村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是颇具特色的中国式工业化范例。中国的农业也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小农农业走向用现代产业模式运营的集约化农业模式,包括大户统一种植、公司加农户模式、合作社模式等等,创新比比皆是。
中国正在推进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中国的特点是使用“城镇化”概念,这样城市的发展更具有包容性,更体现多元模式、多层次性。中国现在有城市660个、县城约1560个,另有县以外的建制镇17000多个。中国城区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130多个,而美国只有不到10个。所以,中国的城镇化体系极其庞大,城镇化所蕴含的创造集约化经济的潜力极其巨大,将成为带动21世纪经济发展的最强动力。中国政府管理能力强大,在城镇化方面采取了比较强的管控措施,因而避免了很多发展中国家中常常发生的“过度城市化”问题,即在城市和工业吸纳力还不足的时候,大量人口聚集在城市和城市周边,造成社会失去秩序、贫民窟规模巨大等问题。中国城镇化的政府约束政策体现了中国城镇化的“循序渐进”战略。中国城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即将城市和农村统一起来建设,这也特别体现了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城乡整体建设的特征。
以上总结的这五点,体现了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同时,对于类似于中国这样的原来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的亚非拉国家,也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模式的中国方案,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会有启发意义。
作者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本文来源于《北京晚报》2018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