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
小白学视觉
”,选择加"
星标
"或“
置顶
”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w6przZuPIENb0m5iawutIf90N2Ub3dcPuP2KXHJvaR1Fv2FnicTuOy3KcHuIEJbd9lUyOibeXqW8tEhoJGL98qOw/640?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作者:
DOGDOG
本人国内某985高校博士,毕业时录用SCI一区1篇、二区2篇、三区1篇,文章只能马马虎虎满足课题组和学校毕业要求。
从临近毕业的19年开始,便开启了漫长的求职之旅……
经熟人引荐,首先联系的是
某三四线城市地方院校A,安家费70W,解决家属工作,有可观的科研启动金(30W)。但学校平台低,无硕士点,科研开展困难,后期发展十分受限!
通过与A校人事处及二级学院
领导交流,感觉学校近年发展势头很猛(其实哪里都一样,为了引进人才各校都在大力宣传),学校十分重视人才!经几次交流之后,对A校开始心动,有种想到A校施展抱负的志向(可能很多青椒刚开始也有类似的冲动)。
于是,兴高采烈的将此消息告诉博导,却被博导明确否定!
按照博导的意思,能够进好的平台,千万不要进三四流且没有硕士点的高校,后期发展很受限!
如果找的工作不满意,
可以做个博后缓冲一下,后续再慢慢找,
且博导乐意接收留课题组再做2年博后(对于博导的良苦用心,确实很感谢,当时却不太理解)。但是,由于工作心切,且感觉2年博后时间较长,遂婉拒了博导的好意!经过深思,感觉博导的建议十分有道理,而且分析也十分透彻,本人打算暂时不考虑A校,再到其它高校看看!
接下来向二本院校B投递了简历,本人的目标学院2017年刚成立,同样没有硕士点(但该校其它学院有硕士点,平台比A校高,当时硕导和博导觉得进B校还不错,可以考虑)。
B校官网开出的条件是:理工科博士安家费70万,没有科研启动金。
经联系B校人事处,对接老师给的回复是:
我看你文章也不咋样嘛,先等我们通知!
我后面弱弱的补充了一句:文章虽然寒酸点,但是好歹有篇中科院一区,您看看能否考虑一下?人事处回了一句:
像你们这种在985高校读博的人,如果在外面混的很好,还回来干嘛?
“啪”一声挂掉了电话!我瞬间感觉五味杂陈,其实一所学校、一个地区发展不起来,从对待人才的态度上也可窥探一斑!确实也如此,当时做了好多假设,如果自己手握多篇中科院一区顶刊,何必到这种学校自讨无趣,十分痛恨自己成果太少!
整理好心情之后,又重新投了与B校同在一个城市的C校
。
C校开出的条件是:安家费80万,科研启动金30万。
双方经过一番交谈之后,对接的学院领导觉得十分满意,并希望能加入他的课题组。但进一步了解之后,本人意向的目标学院同样没有硕士点,平台比A校稍好一些(全校少数学院已评上硕士点,其他学院正在积极筹备)。当时感觉C校条件还不错,不过我还是想再试试平台更好的D校
!
不久之后,向D校投递了简历。
D校是一所211院校,博士、硕士点齐全,平台较好,目标学院也表示乐意接收!但是,该校安家费只能给20万(大概平台稍好点的院校都是这个水平吧),无科研启动金,可以带硕士。
但学院并没有像样的实验设备,硬件平台同样相比同级别211相差较大。
虽然可以带研究生,但没有可用的设备,难以开展科研,前期发展相对会比较艰难!不过可以借助隔壁学院的大型平台开展一些实验测试,借助学校平台申请省级及以上项目相对容易很多。
当时,D校正推出一个人才招聘计划,符合条件的博士进去可以享受对应级别的特聘教授
待遇,年薪有一定诱惑力!但考核要求较高,3年之内难以顺利完成任务!即便如此,本人有些想拼一把的冲动,
但目前尚缺1篇2区文章才能达到应聘岗位条件
(降低条件聘低一级的岗位也可以满足条件),遂将希望寄托在投稿的1篇文章上,只要录用,即可满足条件。于是陷入了半个月的焦急等待中。最后的结果很不幸,文章被拒,只能再投,何时能够录用不确定!
最后,回到课题组继续补充实验,希望能够做点数据出点成果。时间很快到了2019年11月,已经快到寒假了,如果工作再不确定下来,只能等到明年再找工作。于是,决定向C校对接领导打电话,同意加入对方的课题组。不幸的是,从C校人事处获悉:
该校19年的编制已满,入该校只能等2020年的编制下发,办理好入编手续才能上班!
按照当时的情况,C校预计2020年3月开学,办理好编制将近4月份,也就是从2019年11月份到2020年4月份这段时间,我将处于无业状态!当时心里开始慌了,立刻联系了另外一所地方
院校E(C校临近城市的地方本科,全校均无硕士点,但目标学院正在积极申报)。该校有意向引进,开出条件与A校相当,入职1年可破格副教授
,但是人事处给出与C校相同的回复:
需要等到2020年3月份,才能办理编制上班!
我是2019年毕业的,其实我在毕业前就看过幽哥的《工作只需20年》,当时是本科升硕士期间,我惊为天人。但并没有一直继续看幽哥
的后续文章。
后来2019博士毕业找工作,我只懵懵懂懂有个“海投”的意识,用Excel把有意向的高校、医院、国企、大公司、小公司都列出来,逐个投递并追踪进度,但具体的“海”我并没有操作细节。最后也就投了不到100份简历,离“海投”还差得远。
这次找工作其实不是很顺利,面试被拒多次,总之最后拿到一所一所高校的助理研究员offer,年薪20w,无编制,但后续有较大机会入编。拿到这个offer我蛮开心的,唯一不太满意的地方是编制,但这点可以徐徐图之。
高校入职手续比较漫长,在等待的这段时间,我之前面试过的一家新创企业发来了offer,这家看上去很有活力。简单来说,我非常喜欢这家公司,虽然薪酬比高校的这份工作高不了多少,但我当时认为,年轻人就该去这样的地方施展拳脚。而这家公司的创业方向,毫不夸张得说,未来20年一定会大放异彩。
再说的不要脸一点,我觉得这里可以让我有机会做些能改变世界的事,类似2001年加入阿里巴巴。
这里有个知识点,参考《
哪些行业好,哪些行业不好?
》这篇文章,首先我作为应届毕业生,是看不准哪个行业好的,其次就算行业发展好,也不代表这个行业的所有公司都一定发展得好。而且我就是个打工的,又不是老板,想的未免太多。
但当时我不懂这些,于是我对招聘我的高校课题组负责人说,我不入职了。那位老师得知我要去创业公司后,和我谈了很久。他说自己以前在美国时,也在大药企工作过,公司没我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我不为所动。
我还记得他问我,你是富二代吗?我说不是。他最后实在没办法,说,哪怕不来他这里都没关系,但如果我要去公司,希望我去大公司,别去创业公司。但我根本听不进去。
在我兴高采烈准备去上班的时候,我导师说有一家三本高校有编制的讲师岗位正在招人,问我要不要去,我说自己要去创业公司实现未来,不去高校了。
我还记得当时正在和一个师妹吃潮汕砂锅粥,感叹为什么一锅海鲜粥可以卖到128块,导师火急火燎打电话来,让我不要犯傻。他说你一个女孩为什么要去创业公司呢,为什么不去高校,你知不知道我在帮你啊。我说,我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他气急败坏地说,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你对这个社会根本就不了解!
直到我入职前,导师还托人来问我要不要去高校,我还是理直气壮说不去。而且我已经详细了解过,这所三本的讲师一年到手也就10w左右,创业公司至少年薪20万,做得好还有股权,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
1.
安家费一次性扣税的,去不得
一次性扣几万的税,同时税务局认为你年收入较高,每月工资税率也会相应提高到20%甚至30%。如果离职,除了退安家费,扣的几万税(你根本就没到手)也得补。
2.
教室不配话筒、音响和翻页笔、不联网的,去不得
打工设备也是必须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
办公室不配打印机的,去不得
4. 3年期考核有隐藏bug条款的,去不得
预聘-长聘制
已然成为高校教师聘用和晋升的大势所趋。实行长聘制的高校,大多会在3年期期末对教师进行中期考核。通过进入长聘教师行列,失败可能就要拍屁股走人。
5.
有5年以上服务期条款且附带高额违约金的,去不得
6.
学院科研团队研究方向过于单一的,去不得
研究方向和领域不一致,很容易产生排他效应
。工作后,领导不重视、学院不支持、被边缘和冷漠,都是迟早的事。
下载1:OpenCV-Contrib扩展模块中文版教程
在「小白学视觉」公众号后台回复:扩展模块中文教程,即可下载全网第一份OpenCV扩展模块教程中文版,涵盖扩展模块安装、SFM算法、立体视觉、目标跟踪、生物视觉、超分辨率处理等二十多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