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 关注「DrG科学育儿」每周随机送福利
关于宝宝坠床这个话题,我们之前不止一次的提起过,但是无论家长怎么小心,宝宝从床上掉落下来的发生率还是居高不下。
不管是已经有过数次坠床“经验”的家长,遇到宝宝【
坠床
】这个事情,都必须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因为谁都无法预测这一次宝宝坠床是不是还会那么幸运。
坠床新闻回顾
“5个月大的宝宝从半米高的床上坠落,头部撞到地板,家长发现时宝宝已经失去意识,昏迷不醒。
紧急送到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后,经过近3个小时的手术,颅内大量出血的宝宝终于转危为安。”
不知道家长看完新闻是什么感受,坠床这件事可大可小,纵使家长万般小心,似乎依旧不能完全杜绝其发生。
常见坠落处理办法
划重点
坠床第一次发生,家长很害怕;发生次数多了,有的家长就觉得坠床也没什么。但坠床发生后的48小时内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要用上次的没什么,判断下一次的
【坠床】
看什么:
看孩子是否有意识
看孩子坠床的部位
看有无出血
看有无四肢障碍
看有无颈部损伤
看有无血肿
1、保持冷静
家长先观察宝宝10秒,看宝宝是否存在出血或肢体活动障碍。
家长要尽量保持冷静,非常重要!
2、流血
(没有流血,迅速跳过)
出血严重程度的判断:出血的速度!
严重出血是伤到了动脉;
而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是较为缓慢的出血。
(1)严重出血
止血之前先不要清理伤口或嵌入的异物。
当出血较为严重且不能自行止住时,
家长需要用无菌纱布垫或干净的纱布直接紧压在伤口上(或者用一件干净的衣服直接压在出血伤口上止血),打120,等救护车。
(2)鼻出血
如果宝宝是面部朝下的着地姿势,那么有可能造成鼻出血,尽量让宝宝
轻轻的将头向前倾而不是传统认为的向后仰
。
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宝宝的鼻翼
(鼻子下部分较软的位置),并保持至少10分钟。(期间不要松开手,检查流血是否停止。)
10分钟后,放开手指,如果出血没有停止,再继续做一次(10分钟)按压动作。如果第二次按压后,鼻血仍有继续流出,应去就医急诊部。
(3)轻微红肿、擦伤
如果宝宝是面部朝下的着地姿势,没有鼻出血,面部有
淤肿、擦伤,一般来说,危险较小。
(4)
耳鼻出血 (需高度警惕)
如果看到从鼻子或耳朵流出血液或黄色液体;
如果
从耳鼻流出,要怀疑颅内出血的可能性,应高度警惕,120急救。
3、骨折
如果宝宝坠落后,没有出血的情况,可以让宝宝活动一下肢体,
观察是否有肢体活动障碍。
肢体障碍-
骨折
如果宝宝清楚的表现
出疼痛并不愿意移动某侧肢体,观察发现患肢局部肿胀等情况,都有可能是骨折了
,这时需要立即就医。
如果宝宝受伤部位是腿、腰、胸或背等部位时,家长不要擅自移动宝宝,需要拨打120,等待专业的医护人员处理。
叨叨Tips:
当发生骨折时,家长
不要
尝试将凸出的骨头按回皮肤下面。
4、落地部位肿胀
如果在查看宝宝身体着地部位,发现有跌落的淤青或红肿时,可以立即对伤处进行
冷敷(可以
使用自来水打湿的毛巾放在患处减轻疼痛)
,减少局部出血肿胀
。
受伤3天内进行冷敷处理,每次冷敷15分钟左右;3天之后,如果伤处依旧肿,可以进行热敷。
注意:不要使用植物油、xx精油等揉、擦淤伤处,
不要去揉搓红肿部位,
以免发上二次损伤。
此外,如果怀疑宝宝有任何异常时,都需要及时送到医院检查。
5 、脊柱受伤
如果怀疑脊柱受伤,千万不能抱,因为这时候抱起来,可能会引起二次损伤。一般来说,家庭坠床,导致的
脊柱受伤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
△现场监控视频
而动图里的这种情况,要千万小心,也应该让家庭成员都知晓,这种开玩笑的走路方式要不得,容易丧命。监控里,第一反应去抱受伤的孩子的做法也是错误的。
视频里
男子的整个压力是全部
坐到孩子的胸腹部以上,包括头颈部
。从受到的外力损伤的来源,判断
可能存在颈椎的损害
。
提醒,如果怀疑宝宝
颈椎受到损害
,家长还用平时的姿势去抱他,会对宝宝造成
二次损伤
,伤害更大。这时候
不要抱起、不要摇晃、不要掐人中,应立即拨打120。
6、持续密切观察(48小时尤其是前24小时内)
如果以上情况都没有出现的话,家长仍需要持续观察宝宝。观察宝宝是否嗜睡,
如不会判断就尝试在宝宝入睡后2小时叫醒,检查他有没有异常。如果叫不醒,应立即就医。
(1)头部受伤(看有无意识)
由于宝宝身体结构的特殊性(头重脚轻),大多数宝宝坠床后都可能头部先着地。
即使摔到了头部,不用总怀疑会不会脑震荡。大多数宝宝都有坠床的经历,多数宝宝都是轻微的损伤。
而脑震荡这种比较严重的伤害,
一般会有一段时间
意识
和直觉丧失
。
如果宝宝一直
意识
清醒,脸色正常,一般就不会有脑震荡的问题。
家长需要在24-48小时内仔细观察宝宝,留意任何行为变化。
如果宝宝在24-48小时候后,
神志清醒
、
行为正常没有任何异常的表现,基本可以排除神经系统损伤。
有少数宝宝会发生比最初更严重的状况,如有这种情况应立即就医。
(2)这些情况需立即就医!!!
① 送往急诊科,必要时应
拨打急救电话120
●
宝宝坠地前,爬行、走路都自如,坠落后就突然不可以了;
●
持续性的易激惹;
●
耳朵或鼻子流出水状液体;
●
持续呕吐;
●
嗜睡、昏迷;
●
抽搐;
●
呼吸不规律;
呼吸减弱或加粗或无呼吸
●
面色发白发青、手脚发冷
●
意识丧失。
去医院,医生如果认为不需要CT,家长就暂不必担心了;如果医生强烈建议CT,那一定有符合CT的指征出现了,该做还得做。
如果是家长很焦虑,特别不放心,医生也可能会说,你要是实在不放心,就照一下
CT。
但是大家都知道CT有辐射,尤其是对小宝宝来说
器官敏感,宝宝较小的体型,其接受的辐射剂量较成人相对更大
。
而头部摔伤的情况下,CT检查能够快速精确地发现,有没有
颅内损伤,如,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或脑挫伤、颅内出血等等
。
2岁以下的儿童,
如符合下面的条件,建议做CT 检查
,避免延误病情:
●
① 怀疑儿童虐待
●
② 神经系统检查发现局灶性异常
●
③ 急性颅骨骨折(包括凹陷性骨折或颅底骨折)
●
④ 神志改变(如,嗜睡或易激惹性)
●
⑤ 囟门膨出
●
⑥ 持续呕吐
●
⑦ 创伤后癫痫发作
2岁以下的儿童,
满足下面的条件,可
暂时观察
,不做CT检查(如家长不放心可留院观察):
●
① 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包括囟门正常)、无癫痫发作史,并且不存在持续呕吐
●
② 医生也不怀疑其受到虐待
●
③ 精神状态正常
●
④ 头顶部、枕部或颞部无头皮血肿
●
⑤ 没有“超过五秒的意识丧失”
●
⑥ 无颅骨骨折的证据
●
⑦ 根据日常照料者所述患儿行为正常
●
⑧ 无严重的损伤机制
补充:[严重的损伤机制的定义:从>0.9m处跌落;头部受到高冲击性物体撞击;机动车碰撞且患儿被抛出、同一交通工具内其他乘客死亡或翻车事故;行人或不戴头盔的骑行者受到机动车撞击]
多学习急救知识,掌握宝宝坠床后的处理办法,
做好婴儿床防护工作,尽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才是正解。
建议做好看护,不要让宝宝离开视线范围,同时地面做好防坠床跌落的缓冲地垫(可以是厚海绵、厚包被、厚毛毯等),
宝宝的活动空间不能放置任何尖锐、危险的物品,尤其是床边和床上,以防宝宝跌倒碰伤磕伤。
宝宝有过几次坠床,现在用什么方法来预防的?留言来说说...
参考来源: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美国儿科学会宝宝生病了怎么办
白衣奶爸《孩子不慎磕到头,一定要做头颅CT吗?》
答谢粉丝!
重磅福利!
双12过完
估计大家现在口袋都瘪了,体贴的叨叨最近在“憋大招”呢:
为了答谢粉丝,叨叨拿出好多好多好多好多钱,买了好多好多好多好多的礼物,一个库房都快堆不下了,又从隔壁借了个库房来放礼物。
超大牌的包包,超大
颗的钻
钻,你想要的啥都有~!
获取礼物的方法非常简单,只要你是
公众号
【DrG科学育儿】
的粉丝,无论何时关注,
都可参与哦!
听说你们都有家族群,这是一个让全家都能学习科学育儿文章的好机会哦。还等什么?赶快行动!
为了避免错过活动,记得要
星标公众号
哦,下周我们活动见!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
▼
▼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
叨叨还为大家按月龄整理了分月龄育儿
就等你来领啦~~~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星标 DrG科学育儿
发送 分月龄
就能获得0-3岁育儿知识汇总
轻松躲避育儿误区




长按「DrG科学育儿」,回复 「辅食 」「发烧」「感冒」「咳嗽」 「腹泻」 「钙铁锌 」 「疫苗 」「痱子」「配方奶」「手足口 」「痱子 」等关键词,就能收到更多科普!建议每次输入单个关键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