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了解一项液晶弹性体(LCE)软机器人研究——《Multimodal Autonomous Locomotion of Liquid Crystal Elastomer Soft Robot》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在机器人技术不断演进的进程中,软机器人虽有潜力但面临诸多挑战。而这款 LCE 软机器人可不一般,它无需复杂外部控制就能实现多模态自主运动,像热场中的滚动、跳跃,光控下的各种灵活动作,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
本文只做阅读笔记分享
*
一、研究背景
在当今科技领域,软机器人的发展备受关注。传统刚性机器人在某些任务执行上存在局限性,而软机器人因其柔软和敏捷的特性,具备完成复杂任务的潜力。软机器人的设计原理多受生物物种启发,其驱动通常源于能对外部刺激响应的软材料,常见的外部控制方式包括冷却-加热、光的开关、电场和磁场等,通过切换这些刺激可实现多模态运动。然而,外部控制虽在很多情况下有益,但也限制了软机器人的自主性。自然界中的自振荡现象,如心跳和海浪,为设计自主移动系统带来灵感,而将自振荡转化为自主运动,是软机器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的研究旨在设计一种既能自主运动,又能通过经典按需控制方法实现多种运动模态的软机器人。
二、LCE的合成与机械训练
1、合成过程
使用四种单体前体合成LCE薄膜,其中包括液晶基元(RM82)、光响应液晶基元(含偶氮苯的二丙烯酸酯)、二硫醇(EDDET)和四硫醇交联剂(PETMP),同时使用三乙胺(TEA)和光引发剂(DMPA)作为催化剂/引发剂,且总硫醇和丙烯酸酯基团的摩尔比固定为0.9。为确保热响应主导,光响应液晶基元保持在热响应液晶基元(RM82)的5%。
热固化触发硫醇-丙烯酸酯迈克尔点击反应,形成轻度交联的LCE网络,随后在UV光下进一步固化剩余丙烯酸酯部分,得到密集交联网络。
2、机械训练步骤
LCE的机械训练在室温下进行,轻度交联的LCE薄膜在UV固化前经历两阶段过程。第一阶段,薄膜单轴拉伸至第一应变(ε1),并在掩膜UV光下固化;第二阶段,样品进一步拉伸至第二应变(ε2),然后在无掩膜的UV光下固化,两个阶段的固化时间均为5分钟。在这过程中,UV固化锁定了机械诱导的液晶基元取向。
训练完成后,得到具有特定取向度和方向的LCE。例如,我们关注ε1为80%、偏移角为45°、条带宽度为10μm的LCE样品,选择ε2为116%以获得最佳驱动性能,此时LCE样品厚度减至0.36mm。非图案化参考样品制备方法相同,但不使用掩膜,其在偏振光学显微镜(POM)图像中显示沿拉伸方向对齐,而图案化样品的两个区域虽也对齐,但方向偏移近45°。
3、参数优化选择
对于双固化网络,定义交联剂含量为四硫醇交联剂与二硫醇的摩尔比(η PETMP/η EDDET)。调整交联剂含量可调节LCE网络性能,交联减少时,LCE的驱动应变增加,但杨氏模量下降;交联剂含量也影响向列相到各向同性相的转变温度(TNI),在80°C至97°C范围内,交联剂含量越高,TNI越高。综合考虑,我们选择交联剂含量为η PETMP/η EDDET = 1/4(TNI:93℃)用于后续实验。
三、热场下的自主运动
1、连续滚动运动机制与现象
当机械训练后的LCE置于120°C热板上时,会表现出自主连续运动,运动方向随机。以一个长40mm、宽1.5mm的扁平矩形LCE薄膜为例,其运动周期包括在1.6s内逐渐向上拱起,然后迅速塌陷并连续两次翻转(均在0.1s内完成),最终回到初始扁平状态但蓝色面朝上,如此循环实现连续自主移动。
这种自持续运动源于热场,热板表面虽设定为固定温度,但周围空气存在温度梯度。LCE接触热板后受热收缩,因底部先受热收缩,导致向上拱起,同时黄色和橙色区域因取向不同收缩方向不同产生内应力,进一步促进拱起。通过有限元分析证实了这一过程,其与实验观察结果一致。当拱起达到临界点时,LCE失去平衡塌陷并翻转移动,循环此过程实现连续运动。无图案化的LCE仅表现出最小的初始拱起,无法实现自持续运动。
2、运动速度优化因素
运动方向虽随机,但连续运动过程中有部分单向运动,我们通过这部分运动确定平均速度。整体运动速度受初始缓慢拱起步骤影响,我们通过改变样品几何形状来优化速度。当样品长度固定为40mm时,改变宽度发现速度先随宽度增加而增加,在宽度为1mm时达到峰值约9.3mms-1,超过此宽度速度下降,这是因为宽样品拱起更容易但更稳定不易塌陷。固定宽度时,样品长度增加速度几乎线性增加,因为更长样品更早失去平衡达到塌陷点。此外,存在临界宽度阈值,超过此宽度LCE仅拱起而不翻转移动,且临界宽度随样品长度增加而增加。
热板表面温度也影响速度,低于110°C时无连续运动,超过此温度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135°C达到最大值,之后随温度升高运动变慢,160°C时停止运动。
这与前面提出的机制一致,即温度需超过LCE的TNI才能运动,且LCE上表面温度应足够低于TNI以促进冷却增强的向上拱起,同时LCE在约300°C才开始分解,在110-160°C范围内热稳定,在130°C老化4小时后驱动应变仅轻微下降(从75%到72%)。
3、运动方向控制方法
对于对称矩形样品,其重心在中间,运动方向随机,但几何形状的微小偏差可控制运动方向。例如,将扁平LCE薄膜切成轻微弯曲形状(平面拱形),它会沿拱形方向持续运动;三角形LCE薄膜因几何偏差会做圆周运动,改变三角形形状可实现更紧凑的圆周运动。
四、自主跳跃运动及多运动组合
1、跳跃机制与实现过程
理想的机器人应具备多种按需运动能力,跳跃是一种高能量需求的运动。此前多数跳跃机器人需改变刺激条件来诱导跳跃,自主跳跃机器人少见,且尚无能执行多种运动的自主机器人。我们推测通过操纵能量积累可使LCE实现跳跃,例如在拱起运动前施加合适约束,通过调节LCE与热板间的粘附力(将LCE置于粘性表面)可实现此约束。
制作了轴对称条带结构并置于涂有粘性硅油的热板上,LCE成功实现抛物线跳跃,跳跃在0.24s内完成,最大起飞速度和跳跃高度分别接近0.8ms-1和45mm。
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跳跃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我们提出的机制一致。理论上LCE可重复跳跃,但实际中因跳跃时在空中停留时间短(约0.2s),无法通过自然冷却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导致每次跳跃后获得的能量减少,跳跃高度逐次降低,六次跳跃后失去跳跃能力。
不过,若能延长在空中时间(如使用能产生更高驱动应力的LCE实现更高初始跳跃),可改善连续跳跃性能,甚至实现无尽跳跃。在当前系统中,完成一个自主循环后,将LCE从热板上取下在环境条件下完全冷却,可恢复跳跃能力,同一LCE样品的十次跳跃循环实验表明其每次循环都能重复跳跃,尽管跳跃性能有一定变化。
2、多运动组合演示
为证明滚动和跳跃运动可在自主循环中组合,我们制作了平面拱形LCE(40mm×1mm×0.36mm)并置于热板特定区域(“起飞线”涂有硅油)。当LCE机器人滚动到起飞线时,像跳远运动员一样向前跳跃,之后继续像跑步者一样滚动。此外,直接将LCE置于起飞线时,它还能实现“跳跃-跳跃-跑步”的运动。
五、光控多模态自主运动
1、光控运动演示与效果
利用LCE的光响应特性(源于偶氮苯部分)将其从单运动扩展到多模态运动。以平面拱形LCE样品(40mm×1mm×0.36mm)为例,当光照射在拱形侧面中点约1s后,LCE在光移除后开始反向连续运动,类似汽车倒车;当光从上方完全照射时,移动的LCE“汽车”会停止,光关闭后再次移动;光从拱形背面照射或沿长轴扫过样品时,LCE分别表现出减速和转弯动作。若光在一端连续照射4-5s,LCE会出现滞后现象,即使光关闭后仍保持圆周运动约15s,然后恢复直线运动,这些复杂运动仅需简单短暂的光刺激,就像遥控汽车接收指令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