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现代咨询
江苏现代资产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简称“现代咨询”)成立于1997年,总部设在南京,核心业务是政府投融资、政府融资平台转型、企业管理、PPP、国资国企改革、城市发展等咨询服务,以及投资银行、基金管理、智库研究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润农畜牧报价  ·  2025年2月11日 ... ·  2 天前  
Foodaily每日食品  ·  美味叠加“好彩头”,周黑鸭引领中国卤味新风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现代咨询

原创|政策密集发布,城投行业的投资机遇在哪里(上)

现代咨询  · 公众号  ·  · 2024-03-21 17:02

正文

来源:现代咨询


作者:吴一冬

近年来,部分城投企业,特别是区县级城投企业正处于“一没钱、二没项目”的局面,但要牢记只有好项目,才能融到钱这一道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资金支持额度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城投企业要紧跟政策脉络,抢抓政策要点,提前谋划国家支持的重点项目,做足准备。

在碳达峰时间临近,产业面临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低碳转型已进入加速期,从近期出台的产业支持政策来看,已明确方向、要求和目标。

笔者通过对《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国发7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办发7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国办函20号文”)政策的深读,提取和整理出城投企业可深度参与的产业领域,并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进行对比,符合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需求。所以, 将绿色低碳作为当下城投企业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切入口是可行的,也是值得提前谋划的。

笔者根据公开信息披露对政策及相关重要会议进行整理,形成脉络,以供读者清晰地了解政策出台背景和具体实施举措。同时,根据城投企业可参与的重点领域,给予相应案例解析,为广大城投企业从现有条件、业务结构、战略规划出发,持续探索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发力点,增强企业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以供参考。

政策以及相关重要会议时间脉络

1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

2024年2月6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24〕7号)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以废弃物精细管理、有效回收、高效利用为路径,覆盖生产生活各领域,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3

2024年2月23日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4

2024年3月1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5

2024年3月6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郑栅洁主任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答记者问

初步估算设备和耐用消费品更新需求将分别创造年规模5万亿和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6

2024年3月7日

《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发〔2024〕7号)

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

7

2024年3月12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4〕20号)

加快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是推动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约束性指标、助力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要支撑。

重点领域及城投企业典型案例解析

通读国发7号文、国办发7号文、国办函20号文全文内容,提取整理出城投企业现阶段可参与的重点领域,以及城投企业典型案例做解析,共涉及10个领域,按上、下篇分开发布。本文为绿色低碳产业新机遇上篇,主要从 城市更新、新能源开发应用、超低能耗技术研发应用、装配式建筑、智能家居改造 等领域展开解析


(一)城市更新

据央视网消息,我国目 前有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全部启动今年的城市体检工作,并于9月底前,将城市体检报告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 对体检发现的问题将成为当地城市更新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0 1 国发7号文
围绕建设新型城镇化,结合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以住宅电梯、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环卫、城市生命线工程、安防等为重点,分类推进更新改造。推动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窨井盖等城市生命线工程配套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建设。
0 2 国办函20号文

推进城镇既有建筑改造升级,明确空调、照明、电梯等重点用能设备和外墙保温、门窗改造等重点内容,结合重点城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小区公共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统筹推进。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部分的能效应达到现行标准规定,未采取节能措施的公共建筑改造后实现整体能效提升20%以上。

从提取的政策内容看,具体涉及到城市生命线工程和既有建筑改造升级方面。

城市生命线工程,关乎地下管网运行安全,被高度重视,城投企业参与程度不一。对于部分已深耕多年的城投企业,已经发展成为行业标杆,如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打造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合肥模式”,已推广全省。

既有建筑的改造升级,旨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降低能耗和提升能效。对于具有丰富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建设经验的城投企业来说,对既有建筑的改造升级,具有先天优势。

01 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

2024年2月,集团子公司城市生命线产业发展集团的城市更新项目“安徽省合肥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项目”荣登国家住建部首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名单。早期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共同研发了“城市生命线(燃气)”系统,通过布设前端感知智能监测设备,对地下燃气管线实时监测和预警。目前,已推广全省的供水、桥梁、供热、污水等领域。未来将打造“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模式,赋能城市圈风险治理。
02 福州城市建设投资集团

2024年1月,集团所属新基建集团与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申报的《福建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标准》获省住建厅批准立项。填补福建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标准的空白。规范各类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风险识别与评估、综合监管方式,对主要监测指标、监测技术要求等作出详细要求并制定标准化架构,以全面提高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建设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
0 3 无锡城建发展集团

2024年1月,集团发布《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全流程规范化指引》,市城市更新促进会加装电梯专业委员会揭牌成立。《指引》的发布利于发挥集团平台优势,优化作业标准和工作流程,探索智慧电梯数字化应用。

(二)新能源开发应用

近期,“新能源” 一词再次登上热搜榜,受全球业内大咖英伟达的CEO黄仁勋和OpenAI的CEO奥特曼所讲的“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这句话所引爆,虽证实并非说过这句话,只是提出过类似看法。但这也表明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的确很耗电。

01 国办函20号文

制定完善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相关标准和图集,试点推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新建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加强既有建筑加装光伏系统管理。

0 2 国发7号文


大力支持新能源动力船舶发展,完善新能源动力船舶配套基础设施和标准规范,逐步扩大电动、液化天然气动力、生物柴油动力、绿色甲醇动力等新能源船舶应用范围。

从提取的政策内容看,具体涉及到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和船舶新能源动力研发、投产方面。

光伏一体化建设方面,对于西北地区,可用于铺设光伏使用面积要远大于东部沿海城市。所以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可利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铺设光伏设备,做到空间利用最大化。这对于具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多年经验的城投企业来说,是值得持续参与的项目。

船舶新能源动力研发、投产,具有特定区域发展特点,沿长江带地方城投企业开展此项业务更具地理和产业优势。

0 1 宜昌城市发展投资集团


2023年10月,集团换股收购宜昌鑫汇船舶后,与中船七一二研究所、秭归楚元集团签署新能源船用动力电池包共建协议,打造新能源船用动力电池包生产线运营投产。借此,集团拥有船舶研发设计、电池生产、整船制造、游船运营、岸电及原材料供应业务,构建了全链条的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生态,计划投资10亿元打造长江绿色智能船舶基地示范区,全力打造绿色智能船舶千亿级产业链,抢占“电化长江”新赛道。

0 2 烟台蓝天投资发展集团


2024年1月,集团旗下烟台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上汽(烟台)实业有限公司延锋厂区4.57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运行模式。截至目前,烟台能源集团已为套子湾污水处理厂、烟台仁利金属公司、江铜国兴(烟台)铜业公司、上汽(烟台)实业公司等企业,提供分布式光伏发电服务总装机量达12.57兆瓦,总发电量约930万千瓦时。

0 3 苏州苏高新集团

2024年1月,全额投资建设的苏州市首个“光伏+乐园”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并网运行。研发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系统,量化评估苏州乐园光伏发电实时数据,并搭建苏州乐园绿色低碳示范景区数字化平台,进行节能减排数据展示、典型用户分析和绿色低碳生活参观动线三维一体的全场景展示,踏出“双碳”量化管理的第一步。

(三)超低能耗技术研发应用

超低能耗技术是一项集供暖、冷却、照明和电力等方面的能源消耗综合性技术开发项目,通过数字化、光伏一体化、储能、全面电气化等技术的综合应用,降低建筑和运行能源消耗。

0 1 国办函20号文


优化新建建筑节能降碳设计,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比例。支持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等建筑新一代技术研发,持续推进超低能耗建筑构配件、高防火性能外墙保温系统、高效节能低碳设备系统、建筑运行调适等关键技术研究。

在技术研发和实施建造的过程中,城投企业虽有丰富的房屋建造经验和资源优势,但在布局超低能耗技术研发和房屋建造时,要综合考虑可行性、技术攻关难度以及建造成本。因为所应用到的建筑材料具有高性能,以及智能化控制系统搭建应用和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先进技术应用,都将增加项目的建造成本。当然,在建造完毕运行后,超低能耗技术将大大降低建筑运营成本,通过能源节约费用逐步摊薄前期较传统建筑超出的建造成本。

0 1 广州新城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投资建造的绿色低碳新城建设及近零碳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发布第一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该项目采用光伏一体化、全面电气化、建筑直流柔性技术体系、 光伏充电配套、光储直柔等技术,建设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项目最大化利用光伏资源,考虑建筑的相互遮挡以及建筑造型和外观等因素,整个屋面可布置光伏总装机容量 1016.82KW,年发电量约85万千瓦时。项目建成后,形成可复制可 推广一揽子绿色技术方案。

0 2 福州城市建设投资集团

集团所属市建筑设计院办公大楼,为福建省首个超低能耗建筑,由设计院独立设计、研发的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示范工程计划项目。大楼以绿色建筑三星及超低能耗低碳建筑作为建设目标,目前已获得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标识。于2023年9月,该项目通过重庆市绿色建筑与建筑产业化协会权威专家组高度评价与肯定,运行能耗及能效指标达到超低能耗建筑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

(四)装配式建筑

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期快速发展撑起了国民经济发展、市容市貌的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导致行业存在高消耗、低品质问题,且建筑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20%左右,是我国目前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建筑行业的绿色化转型已迫在眉睫。其中,装配式建筑为绿色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整体来看,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既有广阔的发展和市场空间,同时,相关技术难关也需逐一攻克。

0 1 国办函20号文

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预制构件和部品部件通用性,推广标准化、少规格、多组合设计。

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和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影响,房建减缓,装配式建筑的一项重要应用场景就是房建领域。所以说,城投企业在布局开展相关业务的前期,要做好可行性研究,研判市场需求,避免区域产能过剩。所以要综合考量自身条件,研发适用于更多场景建造技术,以拓宽装配式建筑业务领域,如水利、桥梁、学校、医院等场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