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如何培养孩子坚韧的内心,包括心理弹性的重要性、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以及父母的作用。文章还谈到了面对挫折和压力时应有的心态以及如何从负面情绪中恢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心理弹性的重要性
心理弹性是指一个人适应压力和逆境的能力。面对挫折时,心理弹性能够帮助人从负面情绪中恢复,重新面对压力。
关键观点2: 父母的评价对孩子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父母的评价是孩子认识自我最重要的窗口。父母需要积极评价孩子的努力、坚持、专注和进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关键观点3: 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心理弹性
父母需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谨慎赞美孩子,并教育孩子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同时,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强调努力而非天赋,强调过程而非结果。
正文
给孩子快乐,不如给他坚韧的内心。
唯有内心足够强大,生活才能始终迸发出火花。
——鹿妈
◆
◆
◆
英语启蒙好几年,孩子就是不张口?
天天磨耳朵,就是不会说?
1月3日
上
午
9:00
,点击
预约
直播间
呀呀妈x
口语星球
3部动画+3个外教+不到3年时间
不断重复问答、精讲、复述、熏听完整闭环
带孩子告别哑巴英语,实现开口自由
▽▽▽
作者 | Ms.懂
来源 | 育儿女神蜜丝懂(ID:baogaomama2016)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生活中,难免遭遇挫折,但有人一蹶不振,有人却越挫越勇,难道这只是天分使然吗?
其实,能否快速从打击中走出来,并非少数幸运儿才拥有的禀赋,而是取决于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即“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指一个人适应压力和逆境的能力。面对挫折与压力时,我们的心理就像一根弹簧。
众所周知,判断一根弹簧是否功能正常的标准并不是看它是否能在压力面前保持“强直不弯”,而是看它“能否回弹”。
因此,哭鼻子、发脾气,并不能说明孩子脆弱、抗压力差,关键是孩子能否从负面情绪中恢复,重新面对压力。
孩子在经历困境之后,是陷入抑郁情绪无法自拔,还是很快地重整旗鼓、重新出发,体现的就是他的心理弹性水平。
-
有些孩子,一次考试考砸了就一蹶不振,很久都走不出阴影;
-
-
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使孩子的内心更加强大呢?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评价,是他认识自己的第一个窗口,你不能在孩子身上看到的品质,他自己也不可能看到!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孩子很大程度上也会这样看待自己。
当父母眼里的孩子浑身缺点时,孩子对自我的认知也是“我很差、我不行”,破罐子破摔。
当父母看到的都是孩子的优点时,孩子会相信自己是如此优秀,会更加自信、阳光,想要变得更好。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照料者和养育者,也是孩子最重要的支持者和陪伴者。
当孩子面对逆境和挑战时,父母应带着同理心,积极引导和亲密支持,充分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当孩子因为读不出英语长句子而大哭时,不要说“别哭了”。
而是说:“这对你来说的确很难,你年龄还小,语言的积累还不够,随着知识的增长多加练习就可以读得很流利啦。”
这就像一根弹簧被外来的压力压弯了,家长能接纳孩子的情绪,就像给弹簧提供了一点支撑力,而家长的责备,则可能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想要孩子有颗“钻石心”,你需要谨慎赞美,常常“看见”。
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只是“被看见”,不带褒贬的描述!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鼓励孩子的努力、坚持、专注、进步,来代替空洞的“你真棒!你真厉害!”
努力
:宝贝虽然还是会哭,但是妈妈看到了你一直在努力控制情绪!
策略
:哇,我的宝贝你想到了这么多方法让自己开心,你想到了这么多坚持去学校的方法!
坚持
:上学很不容易,但是你一直在坚持,每天都坚持早早到学校。
专注
:宝贝今天早上洗漱吃饭穿衣做的很快做的非常好,那是你做的时候很专心!
进步
:妈妈每一天都看到你在进步,你哭的时间短了,笑脸多了;现在自己吃饭越来越好了;你可以自己上厕所了等等。
教会孩子客观自我评价,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并在生活中教会孩子哪些评价是符合事实的,接受;哪些评价是不符合事实的,忽视;对随意的不负责任的恶意评价,不用理会,漠视!
可以带孩子去玩哈哈镜,观察镜中自己各种变形扭曲的形象,借机向孩子解释别人对他的评价,有时就像哈哈镜一样,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这样孩子不会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而崩溃、玻璃心!
父母发自内心地接纳孩子、认同孩子,孩子才能放下别人的眼光,坦然做自己。即使被全世界用异样的眼光打量,他也依然活得强大而自信。
思维方式,就是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成长型思维,毫无疑问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它会使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