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时报
☆人民日报主管,环球时报主办,一份具有国际视野的大众健康周报。 ☆每天教你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点就通、一用就灵的养生知识,做你值得信赖的“家庭医生”。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时报

营养专家点名:7类人要额外补维生素C

生命时报  · 公众号  ·  · 2022-12-05 07: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为维生素圈儿最“红”的营养素之一,维生素C早在古代欧洲的大航海时期就打响了知名度,用于治疗坏血病。


一旦摄入不足,身体所表现出的缺乏症既隐蔽又缓慢,很难让人察觉。



《生命时报》 微信内搜索 “LT0385”即可关注) 采访专家,点名7类人要额外补充维生素C,并教你几个烹饪法最大化避免它流失。

受访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 于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 唐墨莲

7类人要额外补充维C


维生素C(下文简称维C)是人体需求 量最大的营养素之一,具有抗氧化、增加免疫力等作用,还能改善铁、钙的吸收利用。

长期缺乏维C,会出现免疫力下降、牙龈出血、皮下瘀斑、口腔溃疡、伤口难愈合等症状,并且可能招来心脏病、糖尿病、肿瘤等多种慢性疾病。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 成人每日维C的推荐摄入量为100毫克,为预防慢性疾病, 建议摄入量为200毫克。


然而,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维C的人均摄入量为80.4毫克,并没有达到相关推荐量。


以下人群,更要注意补充:


压力大的人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不仅会导致身体对维C的消耗增大,还会让身体分泌出压力激素皮质醇。

浓度适当时,它可以让人产生斗志、对抗压力;浓度过高,就会令人产生莫名焦虑、紧张、易怒等负面情绪。

维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降低皮质醇浓度,缓解负面情绪。


吸烟的人

吸烟时人体自由基、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增多,会增加维C的损耗。长期大量吸烟者容易出现维C吸收障碍,加剧体内维C缺乏。



运动量大的人

高强度运动会导致维C消耗增加,运动时流汗,也会流失部分维C。


饮食不规律的人

很多人三餐时间不固定、经常吃外卖,导致果蔬摄入不足。


缺铁性贫血的人

植物性食物中的三价铁没办法被人体直接吸收,维C可以将其转化为能直接吸收的二价铁。

补足维C对改善缺铁性贫血很重要,尤其是素食人群,更要重视维C补充。


骨质疏松的人

维C在促进胶原蛋白合成、限制骨吸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高膳食维C摄入组相比低摄入组骨密度更高,骨折发生风险更低。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因胎儿发育和婴儿哺乳的额外需要,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易缺乏维C。如果妈妈膳食缺乏维C,乳汁中的维C含量也会下降。

相比于普通人,母乳喂养的妈妈每天要多摄入50毫克维C,孕妇需要多摄入15毫克维C。

一张表总结维C含量排行


补充维C的最佳方法是吃新鲜蔬菜水果,食材越新鲜,维C保留得越好。按照维C含量,常见果蔬可以分为3个梯队:

维生素C含量排行(单位:毫克/100克)
第一梯队
酸枣
900
第二梯队
鲜枣
243
沙棘
204
黑加仑
181
红辣椒
144
甜椒
130
彩椒
104
第三梯队
芥菜/柿子椒
72
石榴

68

豌豆苗
67
菠菜

65

小白菜
64
猕猴桃
62
青辣椒 59
西兰花/苦瓜
56
山楂
53
草莓/苋菜 47
木瓜 43
荔枝 41
大白菜
37
金橘 35
橙子
33
柿子
30

5个烹饪法最大化留住维C


维C作为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特点是不耐光、不耐热,极为脆弱。为减少损失,烹饪时要注意这样保护:

1

先洗后切

维C处于水溶液状态时,更易流失。 烹调蔬菜时建议先洗后切,尽量用流水冲洗,不要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切后马上烹调,焯烫时尽量保持蔬菜完整。


2

尝试生吃

维C比较怕热,建议能生吃的尽量生吃,比如水果、洋葱、生菜等。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肠胃功能不太好,避免生吃蔬菜。

3

急火快炒

焯、蒸、炒、煎、炸等烹调方式,均会让蔬菜中的维C有所损失。高温长时间加热,维C损失更多。

烹调时尽量少用煎炸等方式,急火快炒能缩短菜肴成熟时间,降低营养素流失。

4

适量加醋

维C在酸性环境下稳定,而遇到碱特别不稳定,容易被破坏。除了人为添加的小苏打,自来水通常也是碱性。

这些“碱”都会影响食物中的维C。烹调时加点醋,不但使菜脆嫩好吃,还可以防止维C遭到破坏,如炒土豆丝和炒豆芽时最好加点醋。

5

晚点放盐

研究发现,烹调时加入食盐,会导致蔬菜中维C被部分破坏;加盐量越多,蔬菜中维C损失越大。

原因可能是烹调时盐形成的高渗溶液使细胞中的维C浸析出来,使其更容易与一些氧化酶接触,导致氧化。


同时,加盐时间不同,影响也不一样,先加盐会使维C渗出量增多,损失更大。

建议菜快出锅时加盐,对保存维C有益。▲

本期编辑: 张宇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转载咨询:010-65363791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