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资本向善 专业求真 有温度 有态度
出品 | 机构投资者评论IIR
尊重原创,抵制洗稿,违者必究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后台
IIR防丢失备用公众号:IIR_Backup
近日,第32家银行理财公司——“浙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浙银理财”)
正式落地。
IIR研究院曾发布银行理财子公司研究报告,梳理其设立的政策背景、设立现状及股权投资概况。
2018年至2022年期间,每年均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2023年7月1日,第31家理财公司“法巴农银理财”
(合资理财公司)
在上海注册成立
(2022年10月获批筹建)
;一年多后,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的理财子公司“浙银理财”也终于落地杭州
(2023年12月29日,“浙商银行”获批筹建“浙银理财”;2025年1月27日,“浙银理财”在杭州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0亿元)
;
至此,包括6家国有大行
(6家国有大行全部集齐理财子公司)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12家股份行全部集齐理财子公司)
、8家城商行、1家农商行、5家合资理财公司在内的共计32家银行理财公司已陆续获批落地。
近年来,监管新批设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脚步已经趋缓。从筹建情况看,2023年仅“浙银理财”一家获批筹建,2024年无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
虽然,多地曾表态支持属地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也有多家中小银行曾表达过设立理财子公司的意向,但对于理财规模小于1000亿元的中小银行而言,从设立门槛、投入产出等角度考量,中小银行专门成立理财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也许并非最优选择,监管或更倾向于鼓励中小银行发展代销模式。
IIR注:参考最新设立理财子公司的“浙商银行”,截至2024年6月末,“浙商银行”理财产品余额1472.48亿元,净值型理财产品占理财比重100%,其中个人、机构客户资金占比分别为92.36%、7.64%。
IIR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
(需要查看报告全文的读者朋友,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官方发布)
,
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9.95万亿元
(全国共有218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4.03万只,较年初增加1.23%;存续规模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75%)
。
分机构类型来看
,
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和金额均已占绝对主导,银行理财公司存续产品约2.43万只,存续规模26.31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17.09%)
,占全市场比例已达87.85%
(较2023年末同期(83.85%)也有所提升)
;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存续理财产品规模均已降至极小份额,城商行存续理财产品规模尚有1.95万亿元。
分产品类型来看
,
截至2024年末,公募理财产品存续规模 28.43 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94.92%,私募理财产品存续规模1.52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5.08%;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29.15 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高达97.33%,较2024年年初又增加0.99%,权益类产品占比仅0.2%。
IIR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