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新浪财经频道重点打造的高端品牌专栏栏目,涵盖宏观、金融、理财、职场等诸多方面,专栏作家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廉蓉城  ·  濯锦风丨“光远”前行为人民 ·  3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期待!成都两所“树德”学校预计今年招生! ·  3 天前  
清廉蓉城  ·  中国纪检监察报关注成都:居有所安 ·  4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终于官宣!成都多场大型演唱会定档!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意见领袖

英国脱欧:扰动全球经济的“家务事”

意见领袖  · 公众号  ·  · 2018-11-28 17:48

正文


大智论道 Great minds discuss ideas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机构   报业辛迪加

英国政党政治的混乱使得英国的脱欧进程看起来像是一场有时让世界其他国家感觉不可理喻的国内争端。但英国脱欧对全球经济有且意味着一系列重要的教训。


发自华盛顿特区——脱欧这一个问题已经足足耗费了英国两年半的时间。在入盟数十年后,关于该国“是否”,“如何”以及“何时”退出欧盟的讨论不出意外地占据了绝大部分新闻头条,导致几乎所有其他政策辩论只能靠边站。其中就包括关于英国在眼下这个全球经济和金融高速流动的时刻应该如何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重要讨论。

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对英国脱欧的关注度也理所当然地减弱了。英国与欧盟的谈判以似曾相识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遭到了拖延,而人们也已经达成了共识:英国所遭受的经济下行冲击将远超欧盟,更别说其他国家了。

当然世界其他国家也都面临着自身的深刻挑战。政治和经济体系正在经历深远的结构性变革,其中许多是由技术、贸易、气候变化,高度不平等以及日益增长的政治愤怒所驱动的。而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世界各地的决策者都应好好借鉴一下英国脱欧的经验教训。

当英国人以51.9%比48.1%的细微差距投票同意脱欧时,这一决定令专家,权威人士以及保守党和工党领袖都深感震惊,因为他们低估了“身份定义”在2016年6月公投背后所发挥的驱动作用。但如今选民们对身份定义的深刻理解,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感知的,都不能再被忽视。虽然今天的破坏性政治都受到经济上的落差和挫折所推动,但身份才是矛的尖锐之处,正是它暴露和加深了那些既棘手又让人难以忍受的政治和社会分歧。

当时专家们还预测2016年公投后英国经济将当即出现大幅下跌。但在这一事件中他们误解了经济学家所谓的“骤停式”动态——即经济中某个关键部门的突然、灾难性功能障碍。一个完美的例子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当时金融市场因运行混乱以及支付和结算系统失去互信而陷入了困境。

但脱欧是不同的。由于没有什么替代品可以拿来取代原有的东西,因此英国-欧盟贸易没有立即中断。由于无法明确的英国最终将以何种形式脱欧,经济关系只得“照样”存在,也避免了当即的中断。

事实证明,到目前为止对英国脱欧进行宏观经济和市场预测时,“短期与长期”比“软脱欧与硬脱欧”更为重要(“硬脱欧”指的是英国全面且很可能无序地退出欧洲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问题不在于英国是否会面临相当大的经济冲击,而是何时。

尽管如此,英国经济已经在经历缓慢的结构变化。有证据表明外国投资水平正在下降,并因此导致了令人失望的整体经济投资水平。此外这一趋势也在加剧与生产率增长疲软相关的挑战。

还有迹象表明,在经过长时间的等待,计划以及更多等待之后,那些在英国拥有业务的企业已开始触发其脱欧应急计划。除了将投资转出英国之外,企业还开始重新安置就业岗位。即使英国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设法让议会通过了其提出的脱欧协议,这一过程也可能加速。

因此英国的脱欧流程展现了那些与经济和政治碎片化相关的风险,并预示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一个日益崩溃的全球经济所能产生的后果:即经济互动效率下降,抵御能力降低,跨境金融流动更加复杂以及灵活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耗资巨大的自我保险将取代当前系统所具备的一些集合保险机制。维持全球规范和标准将变得更加困难,更不用说国际政策的协调和协调了。

同时税收和监管套利行为也可能变得日益普遍。经济政策制定将成为解决国家安全问题(无论真实或是臆想)的工具。而这种做法对现有地缘政治和军事安排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最后各国构建自身经济的方式也将发生变化。过去英国和其他国家将自己称之为“小型开放经济体”,通过与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之间建立精明且高效的联系来发挥其国内优势。但如今一个相对封闭的大型经济体可能开始变得更具吸引力。对于没有这种选择的国家——例如较小的东亚经济体——紧密结合的区域集团或许能提供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

英国政党政治的混乱使得英国的脱欧进程看起来像是一场有时让世界其他国家感觉不可理喻的国内争端。但英国脱欧对全球经济有且意味着一系列重要的教训。经济和金融加速全球化且相关增长模式几乎不容置疑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正处在一个存在高度科技和政治流动性的时代。增长和流动性的前景可能会比当前更加不确定,也更具差异。


(本文机构介绍: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被称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专栏”,作者来自全球顶级经济学者、诺奖得主、政界领袖。

本文作者介绍:穆罕默德·A·埃里安,安联集团首席经济顾问,曾任奥巴马政府全球发展委员会主席。)

意见领袖为新浪财经专栏/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是您不容错过的高端品牌订阅号。欢迎关注新浪财经微博(@新浪财经)和微信(sinacaijing)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