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评论
积极、稳健、有见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孙立平:国运转折仅仅需要十年时间 ·  昨天  
求是网  ·  “数智”城市 诗意栖居 ·  2 天前  
纪法指引  ·  【镜鉴】刚刚,陈少仕被查! ·  3 天前  
纪法指引  ·  【镜鉴】“80后”县长,违反生活纪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评论

取消门诊预交金,让患者就医更便捷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1-20 22: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取消全国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门诊预交金的政策。该政策旨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并促进医疗服务市场公平竞争。文章还讨论了该政策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取消门诊预交金

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取消全国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门诊预交金,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关键观点2: 政策背景

门诊预交金制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目的是确保医疗服务的顺畅运行和医院运营的资金流,但如今成了部分患者就医的障碍。

关键观点3: 政策影响

取消门诊预交金将改变传统就医模式,增强医疗服务可及性,减轻患者压力,促进医疗服务市场公平竞争。

关键观点4: 政策执行挑战

取消门诊预交金的政策可能会面临资金流转压力和恶意欠费潜在风险,需要职能部门和医院方面提前谋划应对策略。


正文

这项颇具“含金量”的公共政策,将改变传统就医模式。
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图/新华社
 | 吴睿鸫
到全国的公立医院看门诊,都不用先交钱了。

据报道,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司长刘魁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经过研究决定2025年3月起,全国的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将住院预交金降至同病种医保患者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来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就医压力。

门诊预交金制度,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一些公立医院设置这项收费制度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则,主要帮助医院预先收取一部分费用,以覆盖可能发生的医疗费用,确保医疗服务的顺畅运行和医院运营的资金流;二则,患者预交后,在一定程度上简化缴费环节,在诊疗过程中无须多次排队缴费,从而提升了就诊效率。第三,还能有效防止恶意逃费,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的经济损失。

然而,随着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患者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性,门诊预交金这项制度安排,却成了部分患者就医的障碍。比如,一些医院将门诊预交金额设置为2万-3万元,很多患者出院的时候可能预交金额都未用完,甚至还有些家庭困难的患者,常因凑不够预交金发愁。

所以,近年来,国家层面一直在优化和改进这项制度,引导各地逐步降低预交金收取额度,以进一步减轻患者就医压力。比如,过去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农村贫困患者在本地区住院治疗期间不用预交费用,出院时只需结算个人自付部分,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弱势群体患者的看病负担。

如今,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中,隆重推出了取消门诊预交金,范围覆盖了全国所有的公立医院,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这项颇具“含金量”的公共政策全面实施,将改变传统就医模式。这不仅会大幅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医疗服务可及性会大大增强,也是对患者需求的积极回应。长远来看,这也将会促进医疗服务市场公平竞争,促使医疗机构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快捷的服务。

当然,在执行过程中,取消门诊预交金的政策也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比如,医疗机构在资金流转上可能会面临一定压力。又如,对于恶意欠费的患者,取消预交金可能会增加欠费的潜在风险,进而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和医疗服务的持续提供。

对此,职能部门和医院方面还需未雨绸缪,提前谋划,找出应对破解之策,以保障这项制度安排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撰稿 / 吴睿鸫(职员)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付春愔

推荐阅读:
先涨价后打折,严查电商骗国补 | 新京报社论
老师用AI写期末评语,让教育变了味 | 新京报快评
做好安宁疗护,让生命最后一程不留遗憾 | 新京报快评
断骨增高成灰产,畸形审美害死人 | 新京报快评
独身女子去世,房产为何会判归国家?| 新京报快评

欢迎投稿: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