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1
月
23
日,万得纯债型基金总指数
-0.06
%
。平淡的
1
月过后,
2
月债市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吗?
今天想从日历效应回答这个问题
。
1
、为什么我认为
2
月的日历效应是有重要意义的
?
宏观研究入门阶段,我
接到的
第一个课题是
对中国的宏观数据进行季节性调整
,
以
更好的看清楚经济数据的趋势、边际变化
,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预测
后续经济走势
。
事实上,
美国
人口
普查局的
X-13
模型足以
解决大部分问题,
需要我
自己
去解决的
是
中国特有
节日的因子测算,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春节变量
。
开年数据真空期
——
正因为
春节的
早晚
,
会
对
1-2
月
的
经济活动
的节奏
产生重大影响,
相邻两年春节错位将导致同比数据失真,
所以统计局干脆
将
1-2
月经济数据
合并到
一起,直到
3
月
15
日才公布
。
3
月
全国两会
——两会制定全年经济工作目标,对财政、货币政策定调,
对于金融
资产价格
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
需要提振经济增长的时候。
这个时候,
动量效应往往会弱化,而
反转效应
往往会强化。
数据真空期
+
3
月初的两会预期,就会导致
2
月是一个
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时点,
股市会有春季躁动,债市也会在岁末年初的配置行情过后进入冷静期
。
2
、
历年
2
月股债的表现如何?
直接上季节图,为了方便看
12
月的表现,我把横轴从
12
月开始,到次年
11
月结束了。比如,
2024
年那一行,第一列是
2024
年
12
月的数据,第二列其实是
2025
年
1
月的数据
。
股市:春季躁动显著。
以中证
1000
为标准
,
2
月多数上涨
。
2015
年以来仅
2
次
下跌,
且跌幅仅
3
个点左右
。
最近
6
年
均上涨
,涨幅最小的是经济增长良好的
2021
年
2
月
,越悲观反弹越有力度。
如果大家
很
悲观的话,建议去看
1
月
22
日的帖子《
可以对财政更乐观一点:
MMT
视角的解读
》
,增强些信心
。
债市:以
7-10
年利率债净价指数
为例
,
2
月债市表现偏弱
1
)牛市中,岁末年初的配置行情很显著。
12
月几乎都是涨的,去年
12
月涨了
2.55%
,是最近十年的单月最大涨幅,其次是
2015
年
12
月涨了
2.03%
。
1
月也不差,最近七年只有
2021/2023
年
1
月是跌的。
2
)
2
月表现不佳,胜率仅
3
成。
2015
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