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技
高分子科技®做为全球高分子产业门户及创新平台“中国聚合物网www.polymer.cn”的新锐媒体,实时报道高分子科学前沿动态,关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一线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及市场一体化合作的共同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技

东华大学武培怡/焦玉聪团队 ACS Nano:高保水凝胶电解质助力锌空电池长寿命循环

高分子科技  · 公众号  · 化学  · 2024-12-20 13:1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 蓝字 一键订阅


柔性锌 - 空气电池( FZABs 凭借其能量密度高、水系安全、成本低等优势,在储能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因其高安全性和出色的离子传输能力,在 F ZABs 电解质的设计中备受青睐。然而, F ZABs 的半开放结构特点导致凝胶电解质中的水分易于蒸发,严重影响电池的长期循环稳定性。传统的 FZABs 通常使用碱性 KOH 作为电解质,但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锌负极易发生腐蚀、枝晶生长以及析氢反应( HER ),导致电池循环寿命迅速衰减 。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采用近中性的盐作为电解质,可有效减少电极腐蚀并缓解不可逆副产物的累积。但具有较低 pK a 值相应酸的阴离子在电池运行过程中仍会持续提供质子, 触发 HER ,对锌负极 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和钝化。因此,构建具有高保水性的中性凝胶电解质对有效提升 FZABs 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华大学焦玉聪研究员 前期围绕设计聚合物基电解质以优化锌离子电池储能性能领域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相关工作,如 Adv. Mater. 2024, 36, 2314144; 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314456; 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307271; Energy. Environ. Sci. 2023, 16, 4561-4571; 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215060; Adv. Mater. 2022, 34, 2110140 等。



针对目前挑战, 东华大学武培怡 / 焦玉聪团队 通过将高浓度中性醋酸盐与高分子基质结合,采用一步原位聚合法 制备了具有强保水性的聚合物凝胶电解质( GAHE ),以实现 F ZAB s 的无枝晶和长循环性能 。研究发现,与醋酸锌相比,醋酸锂中的醋酸阴离子为单齿配位,其暴露的多余羰基官能团能够结合更多的水分子, 这不仅增强了 G AHE 的保水性,还有效抑制了自由水的活性,减少了电极表面 HER 等副反应的发生。 同时,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 聚丙烯酰胺( PAM )和阳离子瓜尔胶( CGG )上丰富的亲水性官能团 可通过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强凝胶电解质的保水性。此外,原位聚合策略不仅可以将活性水分子锚定在水凝胶基质中,还可以实现电极与电解质界面的紧密接触,从而 赋予 F ZABs 加稳定的电化学性能。 基于 G AHE 组装的 FZAB s 0.1 mA cm -2 的电流密度下,室温及 -35 o C 的条件下可分别稳定运行长达 2050 小时和 2940 小时。


1 GAHE 结构特征及原理示意图


作者通过比较不同锌盐阴离子相应酸的 pK a 值,证明醋酸盐为更合适的中性盐选择。 E SP 证明在 O Ac - 中,两个氧原子具有相同电负性,因此均可参与配位作用。 F TIR 结果表明,在 Zn(OAc) 2 O Ac - 为双齿配位,而在 L iOAc 中随盐浓度的增加, O Ac - 逐渐显示出单齿配位特征,这 有利于 增强 OAc - 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束缚自由水分子,促进锌离子的脱溶和扩散。


2 电解质中水活度表征


作者对 G AHE 进行不同环境条件下长时间的保水性和吸湿性测试,证明其作为凝胶电解质具有出色的保水能力。拉伸应力 - 应变曲线,证明了 G AHE 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耐切割、鼓泡、抗穿刺等。通过 D FT 计算,证实了凝胶基质 P ACG 具有强的水分子结合能力。与 Zn 2+ -OAc - -6.14 eV )相比, Li + -OAc - -1.03 eV )显示出更高的结合能,这表明在 L iOAc O Ac - 更易形成单齿配位以结合更多的水分子,有利于实现凝胶电解质的高保水性,加速离子传输并降低脱溶能垒。低场核磁及拉曼光谱表征进一步证明 G AHE 中自由水被有效束缚,从而可以抑制副反应发生。


3 锌沉积行为及副反应抑制表征


作者通过原位光学显微镜测试直观验证了 G AHE 在锌沉积过程中对副反应的有效抑制行为。相应的 S EM X RD 及原位拉曼光谱的表征也进一步证明了在沉积过程 G AHE 可明显抑制锌负极上副产物的生成。原位红外热成像表征显示, G AHE 循环后的锌负极具有更加均匀的温度分布。


4 Zn 2+ /Zn 可逆性表征


通过 Tafel L SV 等测试证明了 G AHE 可抑制锌电极上的腐蚀反应,并拓宽了电化学稳定性窗口,从而有效抑制锌表面 H ER, OER 等副反应的发生。同时基于 G AHE 组装的 Z n/Zn 对称电池具有较低的脱溶能,可促进锌离子的进一步脱溶及迁移。原位 E IS 测试表明 G AHE 在循环过程中与锌电极间始终保持稳定的界面。基于 G AHE 组装的 Zn/Zn 对称电池证明其具有长循环可逆性,且循环后无不溶性副产物的生成。


5 FZABs 电化学性能表征


得益于 GAHE 良好的保水性以及其对副产物的抑制能力,基于 G AHE 组装的 F ZABs 具有较高的开路电压( 1.53 V )和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在 0.1 mA cm -2 的电流密度下可循环长达 2050 小时,即使在更大的电流密度下也可平稳运行。与液态 K OH N -LE 电解质相比,使用 GAHE 在循环后锌表面无明显副产物生成。由于 G AHE 良好的力学性能,即使在多角度弯折条件下, F ZABs 也可保持稳定运行。组装的 F ZABs 可为手机等电子设备供电,证明 G AHE 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潜力。


6 FZABs 低温电化学性能表征


由于 GAHE 与水分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有效打破了水分子之间的氢键,赋予电池一定的抗冻性能。结果表明,在 -35 的条件下, FZABs 仍展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循环寿命长达 2940 小时。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 G AHE 作为 F ZABs 电解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可实际应用价值。


以上研究成果近期以“ Monodentate Acetate Anion Enhanced Hydrogel Electrolyte for Long-Term Lifespan Zn-Air Batteries ”为题,发表在期刊《 A CS Nano 》上,该研究工作由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 范晓明 为论文第一作者, 谢延春 为该论文的共同作者, 焦玉聪 研究员和 武培怡 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与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4c15570


相关进展

东华大学武培怡/刘艳军团队 Nat. Commun.:双重降噪且选择性识别人声的仿生鼓膜

东华大学武培怡/孙胜童团队 Adv. Mater.:粘滑可切换的相分离氟凝胶

东华大学武培怡/孙胜童/刘凯团队 Adv. Mater.:低迟滞、高韧超分子聚合物离子凝胶

东华大学武培怡/刘艳军团队 Adv. Mater.:内置生物钟与记忆的水凝胶纤维

东华大学武培怡/焦玉聪团队 Adv. Mater.:溶菌酶构象转变调控锌金属界面电化学

东华大学武培怡/刘凯团队 Angew:小分子离子液体自组装构筑高性能粘附材料

东华大学武培怡/孙胜童团队《Adv. Mater.》:应变电阻不敏感的离子导电纤维

东华大学武培怡/雷周玥团队 Angew:刺激响应水凝胶实现含羞草启发的应激响应行为 →多模态、多路径的刺激响应变形

东华大学武培怡/孙胜童团队 JACS:高熵罚策略设计冲击硬化超分子聚合物

东华大学武培怡/雷周玥团队《Adv. Mater.》:相及相界面调控的离子压电弹性体实现离电系统的高效能量转换

东华大学武培怡/孙胜童团队《Adv. Mater.》:可剥离硬化的自粘附凝胶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团队 AFM:液滴塑造的分层结构化仿生纤维

东华大学武培怡/侯磊团队《Adv. Mater.》:多级相结构调控实现高强韧和自适应水陆两用聚合物材料

东华大学武培怡/焦玉聪团队 EES: Zr⁴⁺交联凝胶电解质实现无枝晶锌金属负极

东华大学武培怡/焦玉聪团队 Angew: 磷酰胆碱两性离子保护层抑制锌负极副反应

东华大学武培怡/雷周玥团队《Adv. Sci.》:具有力学适应性和环境稳定性的疏水离子凝胶用于废热和太阳能的协同收集

东华大学武培怡/孙胜童团队《Nat. Commun.》:无惧缺陷的高强韧智能水凝胶纤维

东华大学武培怡/侯磊团队《Adv. Mater.》:锂键和氢键协同作用实现无溶剂光子晶体离子弹性体的力学强韧化和传感可视化

东华大学武培怡/孙胜童团队《Adv. Mater.》:首例美学离子皮肤 - 实现应变不敏感触觉感知和纹理识别

东华大学武培怡/焦玉聪团队《ACS Nano》:聚合物电解质内锂键调控实现高性能锂金属电池

东华大学武培怡/孙胜童团队《Adv. Mater.》:模拟人体脂肪组织构筑高阻尼自修复离子皮肤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课题组 Matter:水凝胶离子器件在信号处理和信息存储记忆方面的新进展

东华大学武培怡/焦玉聪团队 Angew:“质子水库” 凝胶电解质用于宽温域高性能Zn/PANI电池

东华大学武培怡/孙胜童团队《Nat. Commun.》:自修复纳米纤维网增韧离子皮肤 - 耐疲劳性能媲美真实皮肤

东华大学武培怡/孙胜童团队 Angew:熵驱动水凝胶热致硬化13000倍

东华大学武培怡/吴慧青团队《Nano Lett.》: 利用异氰酸酯一步构筑仿生Murray多孔膜

武培怡教授团队《Adv. Sci.》: 受揉面启发 - 定制多功能仿生皮肤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课题组《Adv. Funct. Mater.》:具有高电导率的抗疲劳离子热电池

东华大学武培怡/侯磊团队《Adv. Mater.》:基于氢键构筑兼具高强高模和水塑任意成形的“绿色”塑料
东华大学武培怡/焦玉聪团队《Adv. Mater.》:水凝胶电解质氢键调控助力锌离子电池抗冻

东华大学武培怡/焦玉聪团队《Adv. Sci.》:凝胶电解质官能团助力锌金属(002)晶面成核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课题组《Acc. Mater. Res.》:生物启发的准固态离子导体综述

武培怡教授团队《Adv. Funct. Mater.》:具有可定制力学性能的耐水离子凝胶电极用于水下生理信号监测

东华大学武培怡/焦玉聪团队《Small》:电解液添加剂助力水系锌离子电池实现宽温度范围内无枝晶生长

东华大学武培怡/孙胜童团队《Adv. Mater.》:受泳道启发,离电液晶弹性体纤维实现离子电导率随拉伸上千倍提升

武培怡教授课题组《Adv. Sci.》:一种多尺度结构调控MXene超电电极的策略及其在3D打印微型超电器件中的应用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课题组:时间分辨ATR-FTIR光谱研究锂电解质在P(VDF-HFP)中的扩散机制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课题组Joule:高功率密度和高强韧力学性能的离子热电池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团队《Small》:“智能粘附”的多功能水凝胶离子皮肤生物传感器

东华大学武培怡/孙胜童团队《Sci. Adv.》:湿纺连续制备大拉伸下电阻稳定的液态金属芯鞘超细纤维

东华大学武培怡/孙胜童团队《Mater. Horiz.》:受指纹结构启发构筑超高应变感知褶皱型离子导电芯鞘纤维

武培怡教授团队《Mater. Horiz.》:力学性能自增强的高透明离子凝胶用于水下超强粘附

武培怡教授团队ACS Nano:多功能智能可穿戴纤维织物

武培怡教授团队《Adv. Mater.》:可水下通信的光学伪装离子凝胶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孙胜童研究员团队AFM:可自由涂覆的自适应离子凝胶油墨

武培怡教授课题组:小口香糖大变身,在家里也能制备智能传感器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课题组:多层级网络增强的水玻璃实现宽谱带光管理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课题组《Adv. Funct. Mater.》:具有诊疗功能的仿生离子皮肤

武培怡教授团队《NML》:3D打印MOF材料,“泡一泡”实现可调色发光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团队:水溶液自组装制备功能性超薄二维纳米材料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课题组:双聚合物协同机制构筑界面稳定的MOF纳米片温敏纳滤膜

武培怡教授团队《Adv. Sci.》:同步纳流体整流技术制备手性反转的GO液晶纤维

武培怡教授课题组:低频拉曼光谱解析温敏聚电解质复合物的离子相互作用类型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团队:自褶皱温敏水凝胶-弹性体复合管用于血管仿生流体压力传感与控制

武培怡教授团队:多重响应的纳米纤维素液晶纤维用于手性光学和先进织物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团队《AFM》:基于超高无机含量矿物塑性水凝胶制备可手动编辑任意形状的仿生结构复合材料

武培怡教授课题组:一种简单、高效制备聚合物纳米管的新方法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Nat.Commun.》:大形变下离子传导率稳定的弹性体设计

复旦大学武培怡教授和上海大学安泽胜教授《Nature Communications》:聚合诱导自组装领域(PISA)取得重要进展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课题组报道具有截然不同相变行为的水凝胶及光学效果可调节的仿生皮肤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email protected],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 高分子产学研 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 几十个 专项交流群 ,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 上万名 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 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 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 ,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