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研究员卞纯 袁晓茜)讯,
美国证监会于
4
月
22
日公布了瑞幸咖啡(
Luckin Coffee Inc.
)的招股说明书。根据这份招股书,瑞幸咖啡寻求以
LK
为代码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融资最多
1
亿美元。瑞士信贷、摩根士丹利将成为其承销商。招股书显示,瑞幸在
2018
年的净收入为
8.4
亿元人民币,净亏损
16.2
亿元人民币;
2019
年截至
3
月
31
日净收入为
4.8
亿元人民币,净亏损
5.5
亿元人民币。
根据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报告,截至2018年12月31日,瑞幸是中国第二大和门店数量增长最快的咖啡品牌。瑞幸所有的商店都是自有的,位于中国经济活跃的地区。
短短18个月,门店从1家增至2370家。瑞幸于2017年10月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试营业门店,并迅速扩张门店网络。截至2019年3月31日,该品牌已经在28个城市拥有2,370家门店,其中包括2,163家快取店。
(图片来源:瑞幸公司招股书)
瑞幸还在招股书中表示,其门店将继续向中国新的地区和城市扩张。瑞幸还将在现有市场中对咖啡需求高的地区增加门店覆盖密度。门店网络的扩张将使该品牌能够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服务, 并使其更加贴近客户。从门店数量层面来看,瑞幸的目标是到2019年底形成中国最大的咖啡网络。
目前瑞幸的门店主要集中在广州、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和江苏、浙江等经济强省。
(图片来源:瑞幸公司招股书)
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信已经拥有超过1680万的累计交易客户量。此外,瑞幸2018年的客户回购率超过54%。
瑞幸认为,中国的咖啡市场被严重低估。良莠不齐的品质、高昂的价格和便利度欠缺阻碍了中国鲜煮咖啡市场的发展。瑞幸相信,他们的模式将通过解决这些痛点,成功推动中国大众市场的咖啡消费。
招股书显示,瑞幸咖啡的核心业务包括新鲜饮品(
Freshly brewed drinks
),其他产品(
Other products
)和
其他(
Others
)。新鲜饮品包括鲜煮咖啡、鲜榨果汁等,
其他产品包括轻食、小零食、
Boss
午餐等。
l
净营收方面
饮品:截止
2019
年
3
月
31
日,该部分净营收(
Net revenue
)为
4.79
亿元,去年同期为
1300
万元,同比增长
3594%
。该部分营收的迅速增长主要受客户数量增长、门店迅速扩张和产品大量出售驱动。截止
2019
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共有
1680
万消费者,
2370
家门店。本季度月平均商品贩售量大约为
1630
万件。
其他产品:
2019
年第一季度,该部分营收为
8400
万元,占本季度总营收的
17.6%
。
2018
年同期该部分营收为
140
万元,占当季度总营收的
10.8%
。该部分占比增长主要是由于
2018
年第一季度新发售的产品,如轻食等销量迅速上升。
其他:
2019
年第一季度,该部分营收为
3340
万元,占本季度总营收的
7%
。
2018
年同期该部分营收为
200
万元,占当季度总营收的
15.3%
。该部分占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外卖订单占总订单的比重下降,而自取业务订单量上升。
(图片来源:瑞幸公司招股书)
l
成本方面
经营性成本主要包括材料支出(
Cost of materials
)、门店租赁和其他经营成本(
St
ore
rental and other operating costs
)、折旧费用(
Depreciation
expenses
)、销售和营销支出(
Sales and marketing expenses
)、一般行政支出(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nses
)、门店开业和其他支出(
Store preopening and other expenses
)。
概况:
2019
年第一季度,经营性成本共计
10
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
1.38
亿元,同比增长为
625%
。该部分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大规模的业务扩张。同时,经营性成本占净营收的比重从
2018
年第一季度的
1066.2%
下降到
2019
年第一季度的
210.1%
。由此可见,瑞幸咖啡的亏损幅度迅速下降。主要原因是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以科技为驱动力的运营方式比重上升。
从招股书上看,经营性成本中各部分占比的变化很大。在
2017
年和
2018
年,占比最大的是销售和营销支出,特别是
2017
年,该部分占到了
45%
,比例将近一半。
2019
年第一季度,占比最大的是门店租赁和其他经营成本,比重为
28.1%
,材料支出费用次之,比重为
27.4%
。
由此可见,从
2019
年第一季度开始,瑞幸咖啡正逐步改变市场扩张策略。不再单纯靠打折、买赠、邀请好友免费等营销方式做市场推广,获客成本下降;另一方面,依靠前期已经获取的稳定客户做依托,大量开设门店,提高顾客体验和购物舒适度,在客源分流的情况下避免销量下滑的风险。
材料成本:
2019
年第一季度,材料成本为
2.758
亿元,
2018
年同期的材料成本为
940
万元。
门店租赁和其他经营成本:
2019
年第一季度,我们的店铺租金和其他运营成本为
2.824
亿元,
2018
年同期为
2,020
万元。该部分成本上升主要是由于门店数量增加。
销售和营销支出:
2019
年第一季度该部分支出为
1.681
亿元人民币,
2018
年同期为
5440
万元人民币。该部分支出占比最大的是快递费用支出。由于业务规模增长,外卖订单量增加,快递费用显著增长。
(图片来源:瑞幸公司招股书)
(图片来源:瑞幸公司招股书)
l
员工数量
截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瑞幸共有
14713
名门店运营员工、
630
名门店开发员工、
811
名技术开发员工、
436
名综合管理员工和
59
名销售和营销员工。
1、
杯装咖啡受欢迎程度上升。
根据
Frost & Sullivan
的报告,杯装咖啡消费数量在中国显著增长。
2013
年消费量为
44
亿杯(人均
3.2
杯),
2018
年为
87
亿杯
(
人均
6.2
杯
)
,
,
预计将在
2023
年进一步增加到
155
亿杯
(
人均
10.8
杯
)
。零售总额从
2013
年的
156
亿元增长到
2018
年的
569
亿元,预计
2023
年将达到
1806
亿元。
2、
中国目前鲜煮咖啡普及率低,前景广阔。
鲜煮咖啡在中国的普及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品质不一、价格昂贵、使用不便。随着这些痛点的逐步解决,预计中国人均现煮咖啡消费量将加速增长,从
2018
年的人均
1.6
杯增加到
2023
年的人均
5.5
杯。零售现磨咖啡已从
57
亿元(占咖啡市场总额的
36.7%
)增加到
2013
年的
390
亿元(咖啡市场总额的
68.6%
)
,2018
年将进一步增至
1579
亿元人民币(咖啡市场总额的
87.4%
)。预计
2023
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
32.3%
。
3、
一、二线城市为主要消费地点。
根据
Frost & Sullivan
的报告,
2018
年,一线和二线城市的人均鲜煮咖啡消费量为
3.8
杯,是中国人均消费量(
1.6
杯)的
2.5
倍。受城市化进程和社会节奏加快的推动,到
2023
年,中国的一、二线城市鲜煮咖啡人均消费量将增至
11.0
杯。因此,瑞幸将市场定位在一二线城市,入驻大型商业中心和写字楼,加大全市门店覆盖程度,对扩大交易量和用户增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根据招股书文件,瑞幸董事长陆正耀家族实益持有
969,703
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
30.53%
。
创始人钱治亚家族信托控制下的
Summer Fame Limited
实益持有
625,000
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
19.68%
。
Mayer Investments
Fund, L.P.
实益持有
393,750
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
12.40%
。
黎辉代表大钲资本
(
Centurium Capita
)实益持有
377,877
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
11.90%
;、刘二海代表愉悦资本(
Joy Capital
)实益持有
214,471
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
6.75%
。
(图片来源:瑞幸公司招股书)
瑞幸咖啡与神州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瑞幸最大股东陆正耀家族是神州优车的实际控制人,合计持有近
30%
股权。陆正耀目前则通过神州优车控制着神州租车近
30%
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身为瑞幸创始人的第二大股东钱治亚此前在神州优车担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鉴于此,在钱治亚创立瑞幸咖啡后,陆正耀对其提供了资本和人员上的支持。
瑞信第三大股东也在
2016
年
-2017
年加入神州优车担任副董事长,负责神州优车的战略和资本运作。
瑞幸咖啡分别在
2018
年
7
月、
12
月和
2019
年
4
月获得三轮共计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