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按照上面的逻辑,螃蟹尚未捕捞发货,消费者也没有吃到嘴,螃蟹券转了一圈,产生了大量的现金流,最后厂家再打折回收券票就可以凭空获利,这个产业几乎是一门各个环节都win-win的躺赚生意。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20年来,我国蟹企数量逐年增加,2019年已超过25000家。在天眼查的农林牧渔业中以“螃蟹”为关键词搜索,共有5673家公司,其中在近1年成立的公司达1074家,占比近20%。
或许是由于季节性以及地域性关系,成规模的大闸蟹相关上市公司并不多。
以主营业务以水产养殖为主,兼医药和白酒的大湖股份(600257)为例。在大湖股份的控股子公司中,江苏阳澄湖大闸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澄湖股份)曾颇受关注。而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这家被外界看来躺赚的公司却始终无法实现盈利。
据了解,江苏阳澄湖大闸蟹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苏州阳澄湖镇,公司拥有养殖水面12400亩,占阳澄湖围网养殖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年产“阳澄湖”牌大闸蟹200吨,占阳澄湖大闸蟹市场份额的10%。
2019年半年报显示,阳澄湖股份实现营收75万元,净亏损1181万元。由于上半年还未到大闸蟹的销售季节,因此这一数字参考价值并不大。
但是猫妹翻查过去几年年报发现,阳澄湖股份竟然连年亏损。2018年营收5243万元,亏损124万元;2017年营收3154万元,亏损215万元。2016年营收1994万元,亏损153万元。
搞了半天,养蟹人白白忙活一场,钱都给别人赚去了。
大闸蟹只是一个缩影。上市以来大湖股份主营业务持续疲弱。除2012年实现扣非净利润1556元,9年间扣非净利润基本都在500万上下徘徊。此后,大湖股份不断进行跨界投资。
2015年2月,大湖股份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联合上海春播秋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共计出资4000万元增资北京市亲亲宝贝科技管理有限公司。
2015年4月,大湖股份子公司西藏大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投资2500万元参与北京百合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即百合网)增资扩股。
2017年6月4日,大湖股份与北京山水视窗文化传播公司发起设立成立北京山水垂钓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其中大湖股份出资51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1%。
不断尝试跨界投资效果并不是太好。2015到2017年,大湖股份净利润仅为263万元、606万元、826万元,均未超过1000万元的级别。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并购就是在17年底以10.4亿元对价收购西藏深万投51%股权,从而实现对深圳万生堂的间接控股,而后者拥有14年的冈本安全套在中国内地的独家经销权。
不过在今年6月6日公司发布公告,重组相关方因违反证券法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被暂停,且存在终止风险。目前进展也杳无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