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瑞芯微Rockchip
向业界发布四款“AI人工智能扫地机器人”芯片级解决方案:
RK3399、RV1108、RK3326、及RK3308,
支持从AI到VSLAM及激光导航等功能,全面覆盖从高端到入门级别扫地机器人产品,并实现快速量产,突破传统行业瓶颈,助力第四代AI人工智能扫地机器人定位导航的标准定义及升级。
近年扫地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经随机式、规划式、导航式三代发展,目前仍需较多人工干预操作,交互方式、智能规划、硬件能耗等痛点无法解决,瑞芯微发布旗下四款基于Linux系统的芯片级整体解决方案,可助力行业升级,高效解决产品痛点。
其中,旗舰级RK3399芯片采用AI+VSLAM定位导航技术,RV1108及RK3326支持VSLAM图像视觉定位导航技术,RK3308可实现主流激光导航技术。
【旗舰芯RK3399,特点:AI+图像识别+VSLAM定位导航技术】
瑞芯微基于RK3399芯片发布AI+VSLAM定位导航技术,可让扫地机器人导航技术直接跨入第四代,真正实现行业AI人工智能化,配合图像识别、大数据、深度学习、智能算法,将AI人工智能与扫地机器人完美融合。
采用第四代导航技术的RK3399在CPU/GPU芯片上,基于视觉识别技术和AI算法,打破原有VSLAM技术对光线条件依赖的局限,不仅可应用于弱光、弱纹理、强光等光线复杂室内场景,更可智能识别室内百种图像物体、分类记录、视觉测距和避障,规划最佳清扫路径。在人机对话,语音交互方面,支持多麦阵列、远场语音控制,扫地、拖地都可通过语音控制完成,并且可支持双目视觉算法。
【主流芯,RV1108、RK3326、RK3308 】
RV1108、RK3326 特点:
VSLAM图像视觉定位导航技术
RK3308 特点:
激光SLAM定位导航技术
本次发布的RV1108及RK3326芯片级整体解决方案,均具备VSLAM图像视觉定位导航技术,虽然这两大导航技术已经应用成熟,但瑞芯微全新方案在硬件性能上却更具优势,为满足不同客户研发需求,两类芯片方案在VSLAM算法的实现方式做了区分:
RV1108可支持在DSP上实现VSLAM算法,内置8M ISP,可同时支持3D相机,对于使用VSLAM定位导航技术的客户而言,可以适应更复杂的使用场景;支持MIPI CSI接口,选择Camera Sensor模组的范围更广。
RK3326可支持VSLAM算法在CPU/GPU端的技术实现,RK3326的GPU 采用G31,可支持Full profile OpenCL2.0,可快速在GPU上实现VSLAM算法,CPU+GPU协同工作,可以发挥更好的性能。
RK3308可实现主流扫地机器人的激光导航技术,采用64-bit Cortex A35架构,相较同类采用40nm Cortex A7方案,瑞芯方案均采用28nm工艺的性能更高、功耗更低的新处理器,可有效解决芯片发热问题,对于内置电池的扫地机器而言尤为重要。
【瑞芯微第四代扫地机器人 五大技术优势总结】
在技术看点上,相较传统扫地机器人解决方案,瑞芯微四大解决方案均具备以下优势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