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离线offline提供
他是: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播学院在读博士、北京大学本科&硕士、知名媒体撰稿人;
前《南方周末》记者、《东方历史评论》编辑;
“政见CNPolitics”发起人、“新闻实验室”公众号创始人。
方可成
Top3美国大学传播学院在读博士,北大本硕新闻系学霸, 怀揣新闻理想加入《南方周末》,探访新闻最前线,现在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只为了深入探求新闻行业的知行合一。在新闻报道与学术研究之外,他一手创办了“政见”和“新闻实验室”公众号,吸引了一众怀揣同样理想的伙伴,一同在新闻实践和理论领域开辟一方天地。
方可成犀利语录:
不通人性的机器背后,是没有人性的人。——《不通人性的机器背后,是没有人性的人》南方周末
这个社会能不能提供一种更加公平的环境和更加合理的规则,让社会意义和个人的物质收益不成为互相冲突的两种东西。——《“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广告”》南方周末
《纽约时报》和美联社在这个时候改变internet的拼写方式,或许能够提醒大家:互联网是小写的,因为它是水,是空气,属于全体民众;它不应被大写,因为它不再是政府项目,也不是商业品牌,不应被某个政权、某家企业占有。——《为什么互联网的英语应该是“internet”,而不是“Internet”?》知乎专栏【新闻实验室】
有着多重身份的他,年轻、温和但文风锐利,活跃在知乎、微信等平台,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对传播行业洞察和热点新闻事件,方可成往往可以找到全新的视角阐述观点。
他创办的“新闻实验室”公众号,借鉴中外新闻资料,帮大众寻找到更优质的信息来源,提供更别样的新闻视角,直击传播领域前沿,这对于新闻传播领域的从业者和学生而言,是一场全新的新闻知识盛宴。方可成希望以普及大众的媒介素养为出发点,通过文字、评论、见解影响国内新闻行业和舆论生态。
此次我们近距离接触到方可成,感受这位新闻领域“知识型人”的别样人生。
-在事业最风生水起的时候,为什么选择离开媒体行业,去美国读博士?
-更钟爱时间沉淀后的“真相”。
一直热爱媒体行业和励志做媒体的方可成,本科期间在校园媒体担任学院的学生通讯社社长。他非常喜欢传播学创建者威尔伯•施拉姆的一句话:“新闻学院所要造就的学生,将是整个大学中最适合于理解和谈论他们所处的那个世界的学生。”这也是他心目中学新闻和做新闻的人应该要达到的程度,即新闻从业者比其他人更了解,更适合去谈论这个世界。从本科到硕士,到后来成为一名记者,他渐渐发现很多新闻报道还仅仅停留在事件本身,即使是一篇深度报道的新闻,其背后可能也仅仅只有一两周的时间去进行背景调查。“我虽然认为自己的调查接近真相,但有时候会产生自我怀疑:我真的有足够的自信向亿万读者讲述一个自己两周前还完全不了解的事件吗?相比之下,历时更漫长的学术研究可能会让我们对事件、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
方可成早期在《南方周末》时,有一组关于南方科技大学的系列跟踪报道,独家爆出南科大创始团队老师退出事件。方可成的跟踪报道揭示了更多深层次的内部矛盾,报道不仅限于表层上邪恶与正义的斗争,更引起了人们对于高等教育改革到底应该遵循什么规律,之后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等复杂问题的关注,从而侧面推动高等教育改革。通过诸如此类的案件,方可成也意识到,如果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个课题,可能需要花上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想要彻底地、从更深层次理解新闻传播的想法,使方可成最终选择离开了记者的岗位,义无反顾的选择进入到大学校园和教育行业中。
揭露真相: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对于方可成而言,“希望能够影响社会”是他做记者时和现在做研究一直没有改变的“落脚点”。他说,做记者可以通过挖掘真相、传播有用的信息去改变社会,同时也能增进大众对社会的了解和看法;做学者、当老师也是类似的逻辑,只是受众范围不尽相同。对于有意义的洞察和事件,记者的任务是要挖掘事情的真相,传递新闻信息。而对于学者而言,更重视的是“好”故事对理论研究的辅助性,需要更加关注研究本身对既往理论的贡献,以及要在已有理论基础上“出真知”。
“做学术仍然是知识生产的过程,所以你要能够生产出新的知识出来,就必须对之前的传统理论知识有非常透彻的了解和接续,不能凭空产出,这可能是当记者和做研究的明显差异。”
Tips: 自身特质+清晰明确的出发点=适合自己的路
-新闻实验室上聚集了很多优秀的媒体人,您创建它的初衷是什么?
-让阅读更有质量。
新闻实验室从起初只面向传媒圈,到现在将受众扩大到圈外,已经从一个媒体创新案例的分享平台,转变成一个面向大众普及新闻行业知识,培养媒介素养的平台。
针对一些专业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也为了提升阅读质量,新闻实验室还创立了付费“会员计划”,平台定期向会员发送通讯邮件(Newsletter),分享有质量有内容的新闻热点事件和前沿案例的解读。在这个信息过载、垃圾泛滥的年代,这样的Newsletter变成了最好的避难所,没有广告,也没有点赞分享的冲动,有的只是阅读和思考的过程。
每周发送2-3次的Newsletter
方可成介绍,他对Newsletter的选择是通过阅读几个主要的英美国家关于媒体行业的专业网站,在精选提炼重要话题的基础上,围绕所选文章再进行“方式风格”的介绍和解读,希望带给国内媒体和媒体人以启发。因为大部分被挑选的信源为英文,大家阅读可能会比较困难或阅读速度较慢,经过翻译整理后的Newsletter可以帮读者省去挑选和阅读文章的时间,同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供大家参考。
遏制假新闻,提升媒介素养
去年,“新闻实验室”的定位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起因是跟“美国大选”有关。早期“新闻实验室”的创建初衷是希望跟大家分享新闻行业的创新前沿和最新动向,通过国内外好的案例和模式供同行交流学习。然而,在去年大选期间,有关候选人的谣言、假新闻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充斥。由于国内媒体对国外大选细节和事实了解不完全、力不能及,因而在一些报道中出现了误读并被大肆传播。
这些报道让方可成意识到,媒体人和新闻分享者都应该具备更好的媒介素养,应该增强选择、辨别、使用媒体信息的能力。这些错误信息的流传让他觉得在公号上做媒介素养的普及,教大家辨识和选择更高质量的信源是非常有意义的。
新闻实验室线下活动
他在新闻实验室上开启了“媒体食谱”和“传播类工作体验分享”板块,前者是邀请各路信息达人分享自己获取优质信息的途径,后者则力图通过媒体人自身的故事分享,给他人提供学习和借鉴。“现在大众对媒体信任度都比较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了解。我们希望增加行业透明度,让普通人更了解编辑记者、新媒体运营和对外传播,增加大众对媒体行业的了解,进而提升大家的媒介素养“。
Tips:媒体透明度的增强和大众辨别、使用信息的能力提升造就良好的媒介素养
-您每天要面对海量的信息,有什么采集和整理信息的好习惯可以分享?
首先是确保信息来源的真实性。方可成运营“新闻实验室”的过程中,在撰写文章时,尤其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信息搜集。因此,对信源的判断和掌握,就成为了重要的前提。比如,门户网站上的一些文章可能来自其他媒体平台,并非该网站的编辑撰写的。再比如,不要把国外一些假新闻网站和恶搞新闻网站当成了正规信源。那么如何正确抉择信源的途径,就变成了一门学问。他鉴别信源的方式是:一、参考别人的选择;二、深入了解,提升自我判断。
方可成也分享了几种高效的阅读途径:除了在新闻通信平台工具上阅读,以及刚刚提到的邮箱阅读(Newsletter),RSS也是一种古老却非常有用的阅读方式,根据自身喜好,选择性订阅网站、专栏、个人博客,读者可以定期去浏览更新。
除此之外,社交平台也是一个重要的阅读途径——如果你在社交媒体关注的人注重分享优质信息,那你就能从朋友圈和微博中获益不少。建议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朋友圈里分享的文章,还可以特别关注朋友圈里对某方面非常精通的朋友、或常分享高质量信息的达人,看看他们都分享了那些信息。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其他社交平台上关注不同行业的意见领袖,参考并筛选优质可靠的信息。
“ 带有目的性的去阅读、整理信息,是最高效的方法。”在方可成看来,保证信源的前提下,有比较明确的输出目标同样重要。读博期间准备论文资料时,他总是分门别类地按照论文主题整理;阅读值得介绍的文章时,他都会保存下来,并思考有关这篇文章的解读是否可以放在其今天要写的内容中去,这样一来,信息采集和整理工作都变得更加有逻辑,有效率。
Tips:认清信源,明确输出目标,是信息采集和整理的法宝。
-您如何在多重身份中身兼数职、合理安排时间?
图注:方可成的日常作息时间表
读博之余,方可成除了经营着新闻实验室,管理媒体账号,也会在其他平台上发表文章。如此身兼数职的生活,面对拖延症,他会合理安排分配自己的时间,比如在安排日程前,首先要预估每项任务需要花费的时间,把实际实施任务的时间平均安排到deadline之前的时间段中。
举个例子: 一篇论文教授可能留出一个月时间去完成,然而实际上真正需要的写作时间远远没那么长。如果可以用10个小时完成论文,那么就可以提早把这10小时平均安排到几天当中去,比如安排5天时间,每天写2个小时,就可能很顺利并没有压力的完成。
与此同时,方可成也会根据任务性质做日程安排。做研究或者写论文需要在一个相对不受干扰的环境来安排整块时间;而对于不太“费脑子”但却同样重要的工作,比如,公众号的排版发布工作比较枯燥且不费脑筋,就可以合理运用琐碎的时间来完成。清楚一项任务的性质和主次,就可以比较合理的去安排时间。为了更成熟的进行时间管理和自律,也可以实行‘奖励与惩罚并存‘的措施。完成一项任务后让自己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反而能提高工作的效率。
Tips:高效工作:给时间分区,给任务分类。
-作为印象笔记很早期的用户,能不能分享一些使用印象笔记的心得体会?
-万能“搜集器”,一站式体验。
作为印象笔记最早的一批用户,方可成认为它更像是一个“搜集器”,记笔记和资料收藏是他最常用的两项功能。课堂往往是灵感最容易闪现的场景,方可成会使用印象笔记随堂记录关键知识点和感悟,即时抓住可能“稍纵即逝的灵感“。
有人习惯用纸笔这种比较传统的方式做记录,方可成则尽量采用“电子化“的笔记形式来记录信息,避免纸质文件的堆积。同时他认为,印象笔记强大的同步功能,在各种场景都可以通过不同设备来进入,从笔记搜索到笔记分类的“一站式体验”,这些都为他日常工作学习提供了便利。
此外,方可成喜欢用印象笔记收集各类文章,他在谷歌chrome浏览器里面安装了印象笔记“剪藏”插件,遇到喜欢的内容时便“一键收集”,印象笔记的剪藏功能是他高效收藏文章的一大助力。
在方可成看来,记笔记和收藏资料的过程都是可以促进再度思考的过程。笔记本身固然重要,但如果之后没有再度思考,笔记的意义便会大打折扣。而对于收藏的内容,如果过后不有所解读和感悟,这些内容也会很快被抛之脑后。正如兰姆所言,我们可以从别人那里汲取某些思想,但必须加以思考,在自己的模子里铸成思想的砂型。
Tips:只有持之以恒的思考,记录才更有意义。
-除了新闻行业、创业、学习的领域以外,您觉得您自己还是哪方面的达人?
-坚持了10年的习惯。
方可成大学期间就开始写博客,到现在已经坚持了10多年了。在他看来,写博客是一件使自己受益良多的事情,是非常好的整理的过程,这就是他想表达的“输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后来有机会去南方周末,很大程度也是因为前辈对于他写的一些博客内容很欣赏,“博客“无意间帮助他遇见了伯乐。
如其他80后年轻人一样,他比较喜欢玩桌游。因为独自在国外居住,时而对做饭也感兴趣,他还调侃说以后也许可以用印象笔记来记菜谱。方可成曾经一度迷上英剧Doctor Who,在印象笔记里收藏了很多经典台词,也成为了不错的留念。
Tips:记录生活点滴,是幸福的事。
方可成身上有着“知识型人”的典型特质:与知识学术相伴,合理掌控时间,注重效率和学习生活质量。短暂的对话交流间,方可成讲述着他对新闻媒体的热爱和探索的热情。没有过多晦涩难懂的理论和华丽的词藻,而是通过最平实易懂的语言,表达着他对于新闻传播领域的独特见解和自由随性的生活处事之道。
他希望自己的一方解读可以成为大众看待新闻事件的全新视角,希望媒介素养可以通过大众对媒体的深入了解而获得质的提升。而我们,则希望更多和方可成一样的“知识型人”可以用高效的生活影响大众,用更多的知识传播惊喜。
关于“知识型人”
印象笔记特邀各行业知识型KOL与大家分享他们在工作学习中的精彩故事,以及他们使用印象笔记进行知识管理的个人经验。
点击查看往期分享“涨知识”:
印象笔记对话王潇:“知识型人”打怪升级的日常
万维钢:用了七年印象笔记,我这样管理信息
印象笔记对话哈佛学霸李柘远,行走着的“知识型人”
Sara何佩嵘:推动全球化礼仪运动的“知识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