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公众号很久没打开了。刚才开后台一看,前一篇《一百万怎么花》后台很多甩账目的,都是一肚子酸水没处倒。还有一个生了白血病的朋友,估计一百万是出去了,希望你早日恢复健康。
于是今天我想聊聊当下这个社会什么是真“贵”的。
其实《天下无贼》里头葛大爷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嗯。本文结束了,锄草完毕。
晚安!
好,没有散场的朋友可以继续聊聊。
要聊人才,先要聊人。聊人呢,首先聊人口。
最近卫计委的数据出来后,媒体都对新生人口下滑表示忧心忡忡。但你怎么质疑,人家都有说辞。
比如你问,为啥比2016年少?
他会说,你看我二胎占了50%
然后你再问,为啥二胎占50%,出生还比2016年少?
他会回答:因为年份问题吧,去年属相不好,您再等一年看看?
艹。年份问题,感情这是问拉菲呢。
出生率的问题,面上看,可以堂皇冠冕地归结为社会进步和女性地位提升。但拆开看,都是抚育成本的问题。
我这几天陆陆续续也有聊,比如教育,尤其在“小康人群中产梦,中产攀比高净值人群”背景下的教育投入会非常惊人。我把之前聊这事的切过来:
基于自己也在做教育规划,扯一嘴海外教育。
德国,包括法国的学校,都是宽进严出。你去坛子里看,毕不成业的很多。好毕业的,通常不是好学校。
至于英国(剑桥牛津以外的)早年还可以,近年的尤其是商科,回来找工作很困难,因为滥竽充数的太多了。
亚洲的学校,回来接纳度很高的应该属于新加坡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日韩的学校不在我考量之内,所以也没做功课。
主要来看,私立教育还是对接藤校。如果目标是藤校,钱不是首要问题,主要的问题是小孩是不是全才,如果是偏才,那么一定要偏得惊天地泣鬼神。所以,基本都是早期教育的问题。
至于钱,学杂费合计,2018年的话,哈佛已经超过7万了,耶鲁普林斯顿这样的也毛七万。如果钱自己够,且觉得自身条件够目标学校,那么赌early decision,毕竟这个通道的招生名额最多。
以藤校为目标的教育价格,别的城市的行情我不知道,北京的大约是:
幼儿园3年,每年15-20;
小学到高中平均计,30左右(考虑夏令营冬令营);
这就算400万人民币吧
大学的话,按照当前价格,10万美元一年(带开销)也是紧巴巴的。
继续深造的话,至少留两年的预算。也就是说60万美元。
最理想的是在美国本科,然后清华北大研究生一下(接受国情教育)。
400万人民币+60万美元。小800,在北京就是一套两两居室的钱。说贵的话,看总量真的贵,说不贵的话,你和学区房一比真的不贵。
爱房子的会说,那我学区房还在啊,可是你娃不一定藤校出身。
爱孩子的会说,同样一套房子的钱,我换成孩子的素质更开心。
各花入各眼,前提是要赚钱。
看官会说,我就公立好了,不折腾这个。其实除了教育,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抚育成本,比如就业、医疗等等。不仅包括政府在财税覆盖、生育保障、公共服务质量监督等方面的努力,还需要全社会来共同抚育,降低新生儿父母的抚育成本。
这些今天才聊过,把这段内容切过来:
今年我们的人口结构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打开二胎,出生率就会回头。
从根子上来看,是抚育成本太高了。为什么要买房才能结婚呢?因为房后面是户籍制度和衍生的学区房制度。用一个医生朋友无奈吐槽说法:房价高到产科医生都转妇科来了。年轻人怀了生不起只能人流,年轻不懂事,人流后妇科疾病概率自然增加。
所以,生育的问题,本质上是全社会的问题。
比如:我们是否能少要求点婚姻前置条件?比如丈母娘看女婿能不能看人的品质和潜力,而不是看婚房?
比如:我们的生育保险能不能做大一点?孕妇的职场隐形歧视能否定义到位一点,产假时间能否长一点。K12的立法能不能更到位,监管更让人放心一点?税该能否向有抚育压力的家庭倾斜一点?新生儿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否财税+保险全覆盖?
或许看官会说:哪来这么多钱做这个?
十年前,我记得舆论一直在讨论日本战败后,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对儿童和教育的投入,所以一代人的时间就赢回来了。现在我们GDP不说第一也第二了,全社会稍微省省,这点钱还是有的。不信我给一组数据:
2017年全国美容美发市场规模7600亿,2017年全国宠物市场规模1200亿。2017年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3000亿。我们把这三个加起来,剔除掉重复统计部分,一万亿可以有吧?
女性朋友说这不公平,怎么就算我们的。做头发做指甲遛狗的,是同一群人啊
那我举个烟草的例子,这几年烟草销售都在五千万箱左右,年销售额1.5万亿(女烟民比例处于上升趋势)
举了这么多身边的例子,够说明咱们有能力做社会抚育了吧?
假如你家怀娃了,是不是家里都不吸烟、不染头发不做指甲,一般就不养宠物了?
会有看官说,那就业怎么办?不用怕,六点几的GDP增长有足够的就业机会。美发店的Tony总监也可以去做婴儿按摩师。
从出生率看,我们必要提高社会抚育支持来支持新生儿父母,以调整人口结构。
从经济规模看,我们也有能力来做这件事。
但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公民意识,比如前一条微博讨论飞机上狗,有位朋友说:熊孩子可能比狗讨厌。这确实有可能,但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可以对一个婴儿或者儿童吵闹表以比狗大的宽容,因为我们要行动上付出社会抚育成本。这和排队孕妇优先、儿童优先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