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书中,咨询师问:“这一次,你认为是什么让你感到不快乐?”“说来话长。”蛤蟆先生说。“我在听。”咨询师说。于是,蛤蟆打开了话匣子。
看到“我在听”这三个字,我的心一下子被击中了。这三个字是这么短,却又这么坚定有力。对于那些想要倾诉的人来说,这三个字无疑给了他们倾诉的信心和决心。我在想,我们在面对学生向我们倾诉时,能不能也温柔而坚定地对他们说上一句“我在听”呢?
我们常常做的仅仅是“听”这一动作,那到底怎样的一种听才能真正地走向学生,走向学生的内心深处呢?那就是倾听,倾听不仅有动作,还包括情感的参与,是用心在听,而且听的是对方心里的真实感受,听之中还伴随着体会和思考。
尊重是倾听的前提。
作为一位有着十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我深知要想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内心,必须从倾听开始。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一环节却常常被忽略。
由于一日常规的程式化、组织教学的繁重任务、不可避免的生活琐事等,教师们恨不能有“三头六臂”。而为了“化繁为简”,在面对学生时,教师往往习惯于用“命令式”的口吻。从短期来看,这样可以“立竿见影”,但从师生关系长远来看,则“损害性”极强。
当要求多于说理、规矩代替了沟通时,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会使孩子越来越不敢向教师表露真实想法,而教师也越来越不了解孩子,最终班级问题频发,教师只会沦为“救火队长”。
韩愈在《师说》中早就告诉过我们“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虽然我们与学生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在解决学生问题时,一定不能追求“短平快”,而是要慢下来,多倾听学生们的想法,从而做到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投入是倾听的过程。
当我们开始倾听的时候,一定要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用真诚关切的目光和亲切柔和的语调告诉孩子:“我在听。”
特别是低龄段教师,面对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的孩子时,一定要多一些耐心。当他们想要给你描述一件事时,可能半天都说不到主题上,这时候教师就要适时地进行引导。比如可以用上“嗯嗯”“哦”“是这样啊”“你是想说”等语言。当然也包括体态语言,如通过眼神、表情、动作等予以回应,引导学生说下去。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一次比一次说得清楚、完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有“质”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听学生讲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表面,而是要去听学生的“潜台词”和“弦外音”。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神笔马良》时,在问到“当你拥有了一支马良的神笔后,你最想画什么?”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唯有阿伟下课后悄悄地来问我:“老师,我可以画一个妈妈吗?”那一刻,我整个人都怔住了。我说:“可以呀,你想画一个怎样的妈妈?”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阿伟的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一直没回来。那他仅仅是想要画一个妈妈吗?不,他是想要妈妈的关心和爱呀。所以,我短暂地成了他的“妈妈”,去关心他,去疼爱他。
理解是倾听的目的。
在我教学的班级中,常常有家长给我打电话:“代老师,我说的话这孩子一句都不听,就只听你的,你快给他说说吧!”每当遇到这样的家长,我都会反问一句:“他说的时候,你认真听了吗?”家长都会说:“听啊,他说啥我们都在听。”“那你知不知道他真正的诉求呢?”家长顿时语塞,这其实不单单是家长的困惑,很多时候也是我们老师的困惑。
都说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背后都有着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上课睡觉,可能是因为生病了;他们发脾气,可能是因为家里边父母的关系紧张;他们不合作,可能是因为同伴交往出现分歧需要指导……而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倾听去发现、去分析。
对于这些孩子,教师一定要温柔地、耐心地、全身心投入地倾听,使孩子能充分地袒露与宣泄他们身体或心理的不适,而不是企图绕过它或武断“纠正”它。这时,孩子会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爱与关心,从而减少自我防御,乐于向教师吐露真情。
教育,始于倾听。因为倾听让我们既关注到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存在,又关注到每个生命存在的平等性、具体性与复杂性。也因为倾听,我们才能对孩子真正地理解和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