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车云】,关注并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前景一片乐观的新CR-V,却因这个失误很有可能成为导致新CR-V“未达预期”……
7月9日上市的新CR-V,貌似是多年以来难得的一款“好评率极高”的车。不仅各路“砖家”看好,“坐等买新CR-V”的消费者貌似也不在少数。
诚然,确实有N多理由支持看好新CR-V,必评菌对这款车的前景其实也很乐观。然而在必评菌看来,此番新CR-V也并非没有失误的地方。相反,这个失误很有可能成为导致新CR-V“未达预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真不是必评菌杞人忧天,也并非必评菌“没事儿找事儿”。不信?看看文中的分析吧。
各路言论看好新CR-V的理由很多,归纳起来无外乎以下两条,必评菌也大致做个简要列举。
第一,是子品牌的威力犹存。在国内城市SUV市场,CR-V是绝对的鼻祖。当年的牛哄哄,老CR-V车主至今应该都印象深刻——从来不愁卖,买车别说优惠了,不加价不加装饰就谢天谢地!当下的老款CR-V依旧不含糊,终端表现仍然刚刚的——比途观、昂科威确实比不了,但比其他日系仍然强得多(今年前五个月,CR-V卖了7万多辆,RAV4和奇骏都是5多辆)。
第二,是“新本田”的类比效应。新CR-V的变化这里不想过多重复了。与其说它,倒不如用类比效应更有说服力。这也就是所谓的“新本田”,例如思域、冠道/UR-V等等。这几款本田新车的终端大家都看到了,销量数据攀升不是主要的,关键是价格的“坚挺度”,显现出强大的产品竞争力。究其原因,设计是一方面,动力总成也是重要原因。尤其思域与1.5T的结合,着实是“威力无比”。这些,都会毫无悬念地体现在新CR-V上。换句话说,新CR-V相比老CR-V,竞争力的确会有质变。
当然,还有技术亮点更浓、且产品并非噱头的混动版本,这里就不展开了。总之,老款依旧热销,新款竞争力质变,新CR-V似乎没有任何理由不被看好。
既如此,还有啥可担心的呢?亦或者说,失误从何而来呢?这里,就要涉及到新CR-V此番上市除了完成销量目标以外,一个更重要的“任务”了。
早期的CR-V,产品线和销售结构都很均衡,高低配都有。现在的CR-V呢?2017年前五个月,CR-V绝大部分(超95%)的销量,都是由“乞丐版”和“准乞丐版”来完成的。乞丐到什么程度?发动机是老款的2.0L,配置里别说真皮座椅之类了,连大屏幕主机都没有。至于配备地球梦动力的2.4L版本,销量则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当下CR-V的主流消费群体,只愿意接受终端价在十六七万的CR-V。换句话说,预算在这个价位之上的消费者,例如更多厂商愿意俘获的20万区间,CR-V几乎没有任何涉猎。这显然不是一个正常的销售结构,当然也不符合CR-V这个“鼻祖”的身份。
这个问题很严重吗?当然。如果CR-V的这种格局继续持续下去,即便它的销量能够维持,但市场定位、亦或者说子品牌自身的定位会日渐下沉。这样一来,别说与途观争高低了,守住目前的阵地都困难。关键是,这种趋势一旦形成,再想逆转可就难了。这也意味着,这个“扭转趋势”的目标,必须在这一代CR-V上实现,任务不可谓不艰巨。
新CR-V的改变应该说是有目共睹的。除了动力总成的革命性变化以外,它在内饰质感等方面也做了大量改进,这些也都是老款CR-V的重要短板。
具体到产品的配备上,新CR-V相比老款也做了相当程度的优化。例如乞丐版,相比老款的乞丐版增加了最关键的大屏幕主机(虽说只有5寸屏),以及蓝牙、定速巡航和电子手刹等。更主流的准乞丐版,比老款的准乞丐版也多了全景天窗、倒车影像、定速巡航、真皮方向盘、大屏主机、蓝牙、电动折叠后视镜等等。应该说,在“避免配置遗憾”这一项上,新款比老款做得要好很多。
为了避免老款“只买低配”的销售结构尴尬,新款在配置布局上也着实费了一番脑筋。例如全液晶仪表,没有像新思域上市时那样标配,而是与中高配的风尚版进行捆绑。同时捆绑的,还有很多讨巧的热门或主流配置,如7寸大屏、手机互联、导航、真皮电动座椅、分区自动空调等等。关键是,由于发动机没变化,它不像老款2.4L那样一下子比低配(2.0L)贵三万元。2.4万元的差价换得这些配置,东本这个“将购买群体向中高配引导”的策略也应该是靠谱的。
然而以上这些努力就足以让新CR-V达到改变“产品结构下沉趋势”的目的吗?如果参考思域或冠道的表现,似乎应该可以,但具体到新CR-V所面对的市场,却并不那么乐观。
过分“原汁原味”,是新CR-V产品策略上可能的重大失误
新思域的成功,与其定位和购车群体有关。思域这么多年营造,注定了它的主要目标群体是年轻、且喜欢运动的人群。这同时也与其A级轿车定位相当契合。老款思域各方面都做得太渣,颜值低、运动一般般、质感更不尽如人意,所以销量一泻千里。新思域颜值一级棒、性能一级棒、配置一级棒。与此同时,在尺寸、空间等方面,新思域相比市场各个层面的对手也没有短板。这些点做到位,自然就会成功。冠道则更不必说了,它是本田完全针对中国市场度身定做的车,产品属性完全是“中国人怎么喜欢怎么来”,成功也成必然。那么CR-V呢?
从老CR-V的销售结构可以看出,当下选择CR-V的目标群体肯定不是冲着运动来的。甚至,他们连“高品质生活”都不是那么看重。他们看重的,一个是CR-V固有的口碑(耐用、可靠、相对省油等),另一个则是性价比(终端绝对价够低)。这种思维惯性会成为阻碍新CR-V“逆转下沉趋势”的重要障碍。换句话说,新CR-V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开辟新的疆土——吸引更多与老款CR-V不一样的消费人群。
这意味着新CR-V实际上要在定位上,相对于老款CR-V、乃至整个日系SUV群体(RAV4、奇骏、欧蓝德等)往上拔高一格。这就有难度了。面对两万的差价,新CR-V的那些优势还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吗?如果按照其4.5米+的尺寸,说实话,难度不小。
看看市面上的新对手们都是怎么玩儿的吧。目前第一梯队的途观和昂科威,如果没有“越级”的尺寸,它们能有现在的好日子吗?再看看一大堆跟进者,什么探界者、柯迪亚克、标致5008,乃至日产的奇骏。它们为什么都这么干?不就因为市场“就好这一口”吗?
换句话说,面对当下的市场,“越级尺寸”已成为“涉足高端”的必要条件。这一点连大众、别克都不能例外,本田想凭着1.5T的动力总成“来个例外”?不是没可能,但难度着实不小。
答案揭晓了,新CR-V此次在产品策略上的重大失误,就是没有进行本土化的改变。尤其是没有加长放大,让它错失了“扭转下沉趋势”的最佳时机。这个答案揭晓后,估计会引来骂声一片。没错,车迷都喜欢“原汁原味”反感加长。然而 “在市场言市场”,人就吃这一套怎么办?
另外,可能也有人会觉得,CR-V加长后,会与UR-V的定位重叠,反而不如现在这样的格局好。而事实上,明眼人都清楚,UR-V并非CR-V的加长放大,而更像是雅阁的“旅行跨界”。从产品风格、目标群体, 乃至尺寸、空间和价格,CR-V即便加长,与UR-V的差异都是显而易见的。
新CR-V相比老款的变化是颠覆的、本质的,竞争力的提升也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面对当下CR-V最大的问题——产品定位结构下沉,新CR-V却显得力不从心。一旦这一代CR-V未能阻止这种下沉趋势,导致CR-V子品牌的形象进一步受影响,未来再想改变就更难了。
如果本田能够类似冠道那样,推出一个本土化的加长版本,并提供七座可选,情况可能就完全不同。本田没这么做,从情怀角度看没错,但从市场和品牌建设角度,则很可能算是产品策略上的重大失误。
车 云 推 荐
【点击查看活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