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财富管理行业,与您在2003年刚入行时相比,最大的变革在哪?诺亚又是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应对财富管理2.0时代的?
汪静波
:最大的变革应该是这个行业越来越规范化了。以前,中国经济因发展速度过快,有些问题就被忽略了;但这几年泥沙俱下,我们就像“老司机开车,越开越害怕”,对行业也更有敬畏之心。过去可能只是提一个构想、讲一个故事,大家就相信了;但现在行业的运作更加精细,需要更扎实地践行。
2014 年的时候,我们觉得互联网的冲击特别大,但今天我们认为在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上,互联网无法冲击,扎克伯格还需要线下理财。或许我们的新客群,年轻人、白领一族正在逐步形成新的消费习惯,未来机器人理财也有可能,但他们服务不了高净值人群,高净值客户需要眼睛对着眼睛的真诚互动,而不是简单的“鼠标+ 键盘”。
随着诺亚不断地壮大发展,目前在产品线上更关注哪些方向?
汪静波
:我们现在比较关注综合服务。在创业之初,我们更关注产品驱动,也不太理解 UBS 一站式服务的理念。但是,当我们已经走过十年之后,我觉得不能再简单地看产品驱动,而应该关注客户整体的解决方案、全球配置,以及家族传承、保险、教育等等,非常综合。
中国的财富管理也正在进入从产品驱动向综合服务驱动过渡的阶段。现在再去看欧美的这些银行,他们在 12 年前就已经领先了我们至少十年。
出于企业家们对“家族传承”的迫切需求,国内出现了很多家族办公室,您如何看待这一类机构?诺亚在这方面又是如何布局的?
汪静波
:标准的家族办公室是以投资为核心,通过投资来达到一个新目标,或是完善产业布局,诺亚属于这一类。
但现在国内比较多的是偏服务管理,帮客户打理游艇、飞机、拍卖等,需要和家族走得特别近,其实不太好做。真正做投资的基金经理、投资经理等,会希望有更独立的空间,而不是被一个家族掌控。所以,家族办公室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要么做服务,要么做投资。
我们的家族办公室肯定是偏投资的,关注较多的是配置端,帮助客户在非主营业务上去做投资和布局。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本身的行业衰落了,但他投资的行业全部成长了,这样也算是一种风险规避。
作为一名优秀的女性企业家,您如何理解这个身份?当下女性创业的优、劣势分别在哪里?如何看待现在的创业潮?
汪静波
:我认为男性和女性其实都是一样的,我自己也可能是“雌雄同体”,所以我也不喜欢女权主义,我觉得女性的温柔、喜欢打扮和购物,还是非常令人愉快的。
至于创业,其实是个人性格的差异,而非性别。不过在大趋势下,创业拼的不再仅仅是体力,女性的短板就不会那么明显了。但在创业的过程中,女性对于母亲的责任,以及家庭的顾虑,一定比男企业家承担得更多。
对于创业潮,我觉得用鼓励创业的方式去配置整个市场的资源,比过去通过银行、政府配置资源要优秀得多,而且更健康。尽管可能 90% 的创业公司都会死,但他们会变成火山灰,变成肥沃的土壤,孕育出属于中国的参天大树,我们应该支持。就算是公司死掉了,这个创业者一定也会获得很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