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吉见俊哉 著
王京、史歌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89702
文科“无用但有价值”?2015年,日本国内传出文部科学省要“废除大学文科学部”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从学界到产业界的震荡。尽管最终只是虚惊一场,但这一波巨大恐慌让不少有识之士重新审视了日本社会长期以来重理轻文的问题,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前东大副校长、著名社会学家吉见俊哉的这部著作。
本书系历史学者唐小兵的北美访学录,记录他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与哈佛大学的遐思见闻。初次访学的局促与好奇,再次访学的从容与稳重,以及对异域文化的观察与反思,对文化名家的探访与交流,使本书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呈现出多元的文化视角,为读者了解北美学术文化与人文世界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导览窗口。
[美] 霍华德·艾兰、[美] 迈克尔·詹宁斯 著
王璞 译
艺文志 | 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82923
两位资深的本雅明研究者兼本雅明文集编者、英译者艾兰和詹宁斯以900页之巨的篇幅,全景地描绘了本雅明的一生,以及20世纪初那个从昨日世界走向两次大战间的恢弘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版图。同时还梳理了本雅明几大重要作品的写作过程,阐发了他的主要文本,是指引我们探索本雅明思想迷宫的可靠地图。
本书探讨了整个英国民众经验:最“公共”的极处,是诸如与国家相对的公民社会的成型、契约思想的兴起;中间的经验领域,囊括个人的印刷出版、虚拟公众的概念化、家庭经济的式微,以及劳动性别分工的增长;最“私人”的经验涉及婚姻、家庭、住所的私人化,以及女性特质、内在性、主体性和性的复杂糅合。
宋朝尚古学者热衷于金石古器物及其拓片的收藏、鉴赏和著述,形成了集中体现宋朝崇古之风的金石学,深远地影响了当世及后世中国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本书以跨学科的方法探究宋朝尚古学者的金石学著述、士大夫的好古生活方式、朝廷仿古礼乐器的铸造以及民间仿古器的普及,再现了崇古之风熏染之下宋朝社会雅俗文化生活的图景。
[美] 罗伯特·F.墨菲 著
邢海燕 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572005589
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教授墨菲因脊髓肿瘤缓慢而不可逆转地发展为四肢瘫痪的残障人士,在本书中,墨菲既是一位“观察者”,又是人类学的“线人”,他以自身经历解读残障人士的内心世界,探索疾病以及残障的社会属性。他说,瘫痪和所有残疾一样,侵犯了人们的身份、社会地位和与他人的联系,残障被社会定义,并被文化赋予意义。
[法] 皮埃尔·葛南夏、让-皮埃尔·西维斯特 主编
张祖建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306100
回顾了列维-斯特劳斯对当代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多位代表人物的影响,及其引发的讨论和争议。其中包括与布罗代尔、保罗·利科、布尔迪厄、维特根斯坦、萨特、梅罗·庞蒂等人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让我们对列维-斯特劳斯及其人类学研究的部分基本概念得以深入了解,并以更宏观的视角认识当代法国思想界及其相关的人文思潮。
[英] 亚历山大·李
著
唐建清 译
索·恩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22801582
本书将近年来西方研究马基雅维利的成果汇集一册,完整记录了这位政治哲学家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作者将马基雅维利置于15世纪末和16世纪的意大利社会背景之下,全面探讨了他的所有著作,以及他至今还未被人们知晓的思想。这本引人入胜的权威传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全面地将读者带进马基雅维利的世界。
[德] 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 著
贺腾、孙纯、王匡嵘 译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
:
9787208176737
“现象级”哲学家、畅销作家普莱希特哲学剧场第二季!在这本书中,市民社会兴起,自我成为万物的尺度,哲学地图上的8000米高峰依次登场。本书故事与反思交织,侦探小说一样好读,关切巨变中的近代世界,追问自我的确定性何在。陈嘉映、王一方、李军、刘擎、徐英瑾、王俊、雷思温联袂推荐!
当希特勒上台,德国军队开始席卷欧洲时,近2万名中欧犹太难民逃到了上海。本书收集了犹太难民在登陆中国后数年内创作的信件、日记、诗歌和短篇故事,再现了他们艰难跨越语言文化、信仰体系和民族传统的障碍而努力谋生的心路历程,并揭示了上海犹太社团内部因经济地位、信仰水平和阶级出身的差异而面临的严峻挑战。
本书追溯了达尔文主义对美国镀金时代、进步主义时代社会思想的影响。在社会和政治领域,达尔文主义的修辞被用来支持完全对立的不同思想观点。无论是达尔文主义式的个人主义,还是达尔文主义式的集体主义,只要社会存在一种突出的掠夺环境,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有再度兴起的可能。
本书的主要特色是以小见大,从具体案例探讨具有普遍性的历史现象。本书论及的户籍与赋役制度、里甲与里社制度,乃至理学文化的传播、商品经济的发展、地方社会的动乱,都是明清时代具有普遍性的历史现象。至于这些普遍性因素如何作用于地方社会,如何导致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则端视当地民众的应对策略。
《
私密感的诞生:近代早期巴黎的隐私与家庭生活
》
该书将目光聚焦在17、18世纪的巴黎,基于3000份“死亡清单”的数据,来探讨“社交性”“舒适性”“家庭生活”等观念的出现与发展,并由此检视私密感的问题。书中层层剥笋般地揭示了私密感的诞生过程,探讨了物质生活与人类思想观念之间的联系,并清晰地展现了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具体场景。
《
甜蜜的世仇:英国和法国,300年的爱恨情仇
》
[英] 罗伯特·图姆斯 [法] 伊莎贝尔·图姆斯 著
冯奕达 译
新思文化 | 中信出版集团
ISBN :9787521734423
本书是两位史学家跨越英吉利海峡婚姻的结晶,二人研究英国史、法国史和英法关系史数十年,功力深厚,对于各种史料可谓信手拈来。全书充满了英式幽默与法式浪漫,除了展示两人的共识外,还毫不回避两人的分歧,堪称一部关于现代英法关系的百科全书式作品。
[美] 凯蒂·巴特勒 著
王以勤 译
理想国 | 海南出版社
ISBN:9787573005885
这是一本回忆录,作者用深情而冷静的笔触讲述了生病后的父亲逐渐恶化的过程,以及作为主要照护人的母亲在漫长的照顾过程中承担的身体和心理压力。这也是一部现代医疗状况的报告书。记者出身的作者通过研究与访谈,调查了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与科技、商业之间的关系,并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做才是对临终之人更好的照护。
本书以在幕末至明治维新初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胜海舟、坂本龙马、西乡隆盛等下层武士为中心,通过他们的经历生动地再现了该历史时期的全过程,精彩地描述了这段动荡岁月的人与事,深刻地分析了幕府倒台与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英] 亚历山大·沃森 著
范儒天 译
万有引力 | 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57658
这是一场影响一战进程的重要战役,也是高烈度的围城之战。本书通过细致描绘要塞的日常细节,以及军队、民众的心理状态,再现了战争对社会与人性的巨大破坏力。腐朽无能的帝国统治、纸上谈兵的主帅、胆小怯弱的军官、未经训练的可怜士兵和无辜市民,构成了一幅混乱而残酷的战争图景,最终拖垮了奥匈和沙俄两个古老帝国。
[挪威] 龙·利特·伍恩 著
傅力 译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09649
这是一段关于旅程的故事,开始于作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面对爱人离世的崩溃时刻。沉陷于悲痛中的伍恩无意间发现了奇妙的蘑菇世界,她在独自寻找蘑菇的过程中重新感受到了快乐,与自然融为一体。书中包含关于蘑菇的多样性、饮食文化及现有误区等知识,也记录了人在亲人去世后自我疗伤时可能会经历的困难和挫折。
本书是前日本九州大学教授、中国思想史研究大家荒木见悟先生关于阳明学研究的总结之作。全书对阳明学的性质、实态展开立体的考察,力图回答“什么是阳明学”这一问题,明确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位置。本书注重在思想的内在理路中把握阳明学的概念范畴,视野宏阔,史料丰富,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学养和理论创造力。
在中世纪的波斯宫廷中,细密画被视为珍品而收藏和玩赏。著名画派“大不里士派”起源于伊利汗王朝,是以古代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亚欧文明中结出的硕果,最著名的作品就是是菲尔多西的《列王纪》。本书通过对《史集》《列王纪》等古抄本中藏着神秘东方绘画技法的细密画进行分析,来描绘历史风云际会下伊朗艺术所受中国之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