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观三农
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村杂志社主办。最新政策、权威解读、实用信息、独家观点。本号已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投稿:[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兵团零距离  ·  四师可克达拉市育出兵团首批纯血和牛 ·  18 小时前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不误农时 不负春光 ·  昨天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不误农时 不负春光 ·  昨天  
微观三农  ·  今日学习 · 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  2 天前  
宁夏商务  ·  网络零售额28亿 ... ·  3 天前  
宁夏商务  ·  网络零售额28亿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观三农

韩俊: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微观三农  · 公众号  · 农业  · 2025-02-16 10:24

正文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韩俊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我们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及其重大部署,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狠抓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重点任务落实,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一、切实增强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感使命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指引推动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了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责任使命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
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利器所在。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重大突破,农业科研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深化,基因编辑、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正在引领国际农业科技前沿走向,加速提升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力实现突破性跃升。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整体上处于从研发跟踪、技术追赶、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清醒认识到农业科技国际竞争新形势,把农业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塑造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培育壮大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支撑。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藏粮于地”,还要“藏粮于技”。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日益夯实,农业科技功不可没。但也要看到,耕地、水等资源约束越来越紧,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给粮食稳产增产带来很大压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单产和品质,全面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挖掘粮食生产潜力,把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夯得更加牢固。
图片
种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建设农业强国,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图为2024年12月17日拍摄的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温室大棚。 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当前,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农村现代化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紧密,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拓展还不够充足,农业面源污染仍处于治存量、遏增量的关口,乡村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弱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促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农业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
2023年开始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赋予了农业农村部统筹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技术模式集成、适用技术推广等职责任务。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为农业农村部确定的新坐标、明确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工作定位和总体要求,切实履行好使命担当。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突出位置。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农业科技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紧紧围绕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新任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扎实迈进。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开展有组织、体系化、任务型的科研攻关,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形成的最重要的经验。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建成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备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有力的科研组织队伍。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农业科研机构860多家,农业科研院所和涉农高校共有科研人员约12万人,有力支撑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农业科技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技资源,强化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建设,调动产学研用各环节的积极性,推动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
图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图为2024年11月3日,在陕西省黄陵县景曦果园,我国自主研发的苹果采摘机器人正在进行作业,实现了苹果“采摘—收集—转运”一体化智能采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供
遵循农业科技创新规律。 农业科技以动植物、微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具有典型的长周期性、不可间断性、生物多样性、生态区域性等特征。例如,旱田水田不一样、山上山下不一样、南方北方不一样,生猪育种需要8—10年,奶牛育种需要15—20年,常发农作物病虫草鼠害1600多种。因此,在农业领域,难以用单一的动植物品种和单一的技术模式来 “包打天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短板都有可能带来“木桶效应”。加快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必须遵循农业产业特点和农业科技创新规律,分类推进应用基础研究、前沿关键技术创新、新品种培育、投入品创制、农机装备研发等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科技创新攻关,推动农业科技从不同维度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能够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和丰富的生产实践。但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仍有待进一步破解,单项技术多、集成配套少,专家试验田产量高、大田产量低,农业企业创新能力弱、科技领军企业缺乏,有没有成果转、是否转得顺等成为制约农业科技发展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必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科技创新,增加高质量的科技成果供给,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必须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加快建立围绕产业实际征集需求、围绕应用场景创新研究、围绕用户反馈评价验收的管理机制,让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服务乡村振兴主战场、农业生产第一线,转化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生产力;必须大力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营造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实现科研任务从生产中来、从需求中来、从市场中来,科研成果到生产中去、到用户中去、到企业中去。
三、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重大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创新。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筑牢农业强国建设的根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实抓细抓牢农业科技创新的各项任务,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
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引导各级各类创新主体聚焦主责主业、功能定位、核心使命开展科技创新,解决好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推动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聚焦重大战略急需,发挥好种业科技攻关总平台、总链长作用;中央级涉农科研院所聚焦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主攻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农业重大科技问题;地方涉农科研院所着力支撑区域发展,主攻区域性、特色性农业科技问题;涉农高校强化为农服务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大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打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用好农业科技重大项目等抓手,从国家紧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统筹部署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创新、重大新品种创制、试验示范应用。推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交叉融合,力争在核心种源、耕地产能提升、智能农机装备、现代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农业绿色投入品、农业生物制造等方面加快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在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微生物组学等方面催生一批前沿性和颠覆性技术,取得一批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加快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制高点。
强化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抓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大力培育壮大农业科技领军企业。要建立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推动形成常态化对接机制,实行“一企一策”闭环式服务。着力培育一批龙头型和高速成长型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提高企业在科技规划制定、科技政策决策和科技计划实施等方面的参与度。鼓励企业牵头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产业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施、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融通创新,发挥好企业在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兵团零距离  ·  四师可克达拉市育出兵团首批纯血和牛
18 小时前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不误农时 不负春光
昨天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不误农时 不负春光
昨天
微观三农  ·  今日学习 · 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2 天前
品牌几何  ·  急急如律令!老板速速现形!
7 年前
考研英语时事阅读  ·  一句口语丨20-结婚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