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余晟以为
我是这么以为的,当然你也可以那么以为
51好读  ›  专栏  ›  余晟以为

在路上

余晟以为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8-12 21:18

正文

图片摄于北京八大处公园。


有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了,有不少朋友在各种渠道联系我,谢谢大家挂念。

为什么没有更新,因为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让我开始怀疑表达(言说和写作)的意义。虽然这些事情并不在日常生活的范围内,但我总觉得,一个人不能只关心日常生活。或许现下你觉得很多事情遥不可及,可以不必关心,但事情背后的联系,以及事物发展的速度很可能远远超出你的想象,真正能迸发的能量也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在这种情势下,“理性”的表达似乎完全没有什么意义,或者说,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因为力量实在是太单薄了。你说了,写了,又能如何呢?哪怕公开声明自己没有敌人,也全然不能阻止其他人的恶意。这个世界,并不是由说的或者写的逻辑来支配的。有时候,反而会让表达的人心灰意冷。

我很久没有登录公众号后台(许多留言没有看到,对不起朋友们)。有一天登录,才发现有位朋友几乎在每篇文章之后都评论了,内容是一样的:“我是孟老师的学生,想直到孟老师的消息……”。

我想起来了,那是去年写的《怀念孟老师》的文章。孟老师不幸病逝,网上没有一丁点他的消息。去年终于找到他的踪迹之后,我写了那篇文章,本来是表达自己的感谢和怀念。不料发出来之后,几乎每个月都有孟老师的学生在后台与我联系,说现在和他断了联系,看了文章才知道,希望能去祭拜……

这件事让我想起,表达或许不能正面抵抗强权,但可以为保留一些善意和感念,为自己,也为他人。

但是关于表达,我仍然怀有深深的疑惑。

每天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铿锵有力、言之凿凿的表达,不少都是“一切……无非是(都是)……”这样笃定决绝的形式。在这些表达之下,世间纷繁复杂的万物,经过削删,只剩下些简单直接的结论,让听众有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感觉。但是时间拉得长些,你又会发现,同一个人往往会不断修正自己的表达,甚至作出完全相反的表达。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在每次表达时那种笃定决绝的姿态。

这是怎么回事?有朋友跟我说,与某位业界大佬近身接触过机会,才发现“原来他的表演型人格,已经深入骨髓,讲到自己都信了”——虽然,“他在内部会议上绝不会那么讲”。

但是除此之外,我也愿意相信,这一切不可能都是表演型人格,或许在某个时间点上,我们就是那样的笃定决绝。只是,我们必然要面对很多的片段,它们可能是不连贯的。

卢梭写过感动了无数人的《忏悔录》和《艾弥尔》,但如果你看过塞缪尔·约翰逊的《知识分子》,就会知道卢梭的私生活是怎样。以前我总无法把两者统一起来,难道说卢梭就是虚伪的人,《忏悔录》和《艾弥尔》不值得一看?后来我明白了,这就是不连贯的片段,这就是世界的复杂。

不只名人,普通人也是如此。“不努力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不能有尊严的活着不如不活”,我曾经见过好些人,不但笃信这些观点,而且在坚定的践行。但是我也亲身体验、亲眼目睹过疾病和变故的巨大影响,以及经历之后的巨大转变。所以如今,再听到那些决绝的表态,我愿意相信它是真诚的,也愿意保持一份怀疑,更愿意留存一份包容,给日后可能要面对的变化。

想到这些,这个公众号还是应当继续更新下去。表达或许不那么理想,不那么美妙,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意义重大。但是表达了终归胜过没有表达,尽管结果未必在你的想象之内。

很多年前我读大学的时候,有天晚上正在数学系的大教室里,对着书把代码写到纸上(这样去机房的时候就只要输入不用思考了)。忽然发现不对,不知什么时候身边上自习的人都已经撤了,换了完全不同的一拨人。正在纳闷,前头讲台上来一位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大字:宗教常识。原来是旅游相关的公共基础课的内容。上完那堂课,以前关于宗教的知识完全来自《西游记》的我,从此真正有了了解宗教的兴趣。

让我们继续更新罢。


我打算从本篇开始,每篇的末尾讲些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东西给大家。

最近在看郭建龙的几本游记,从《穿越百年中东》到《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再到《印度,漂浮的次大陆》。写作的风格是独立、严肃、真诚的,又没有一本正经的距离感,历史知识的讲解很多,相当有利于拓展我们对这些地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Kindle版都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