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上海发布促进民办教育配套文件,引领各地政策制定风向标
12
月
27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上海市民办学校分类许可登记管理办法》发布,两份文件贯彻分类管理原则,在现存学校过渡期、举办人补偿奖励、民办学校市场化自主定价、政府扶持优惠举措等方面做出详细安排。考虑到
2017
年已有
11
个省级政府单位发布新《民促法》落实配套文件,上海作为扮演民办教育改革先锋,此次率先出台一线城市首个《民促法》配套细则,有望为其他省市制定《民促法》落实政策提供可行的路径借鉴。
看点一:明确过渡期安排,引导举办者自主选择学校分类
为确保现有学校实现平稳过渡,上海政府制定了最明细的过渡期安排,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应当在
2019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修订章程等工作。选择登记为营利性民办学校的,高校应当在
2021
年
12
月
31
日前、其他学校应当在
2020
年
12
月
31
日前办理完成过渡手续。考虑到分类登记仍有一定缓冲期,各类民办学校举办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我们判断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高等院校倾向于选择营利性学校,而小初高一体化学校面临拆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登记的选择。
看点二:补偿奖励最为充分,率先明确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细则
目前上海、浙江等五等省市分别提出了现存的民办学校终止办学时,给予举办者相应的补偿与奖励方案。从具体执行方案来看,上海市政策对举办者利益保障最为充分。此外,《实施意见》从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实行差别化用地政策、试点市场化收费改革、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购买服务制度和基金制度六大方面做出政策安排。相比其他省市,上海率先明确了政府购买民办教育服务的执行方向,我们认为这种扶持方式相比税收、土地、财政支持等形式更加灵活,有利于借助市场化资源配置扶持优质企业发展。
看点三:各省市放开营利性学校自主定价,义务教育仍受限
实行按照市场优质优价、自主定价的原则是大势所趋,也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要求。目前各省市已基本放开营利性民办学校市场化定价,辽宁、安徽放开非营利性民办学校非学历教育收费,上海、甘肃试点非营利性学校收费市场调节,浙江也明确非营利性幼儿园和民办高校收费由市场调节。市场化定价一方面能够充分激发营利性民办教育机构活力,另一方面具有品质和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更容易在优胜劣汰中胜出。
民办教育政策利好加速释放,职教板块有望率先受益
我们认为相比于重资产模式的民办高等院校、不得具有营利性质的义务教育、监管持续趋严的幼教,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凭借轻资产标准化扩张、稳定成熟的盈利模式、市场化管理机制,在政策变革的大环境中转型更加灵活,有望率先受益。长期看好开元股份(进军职教市场打造会计培训龙头,内生增长动力强劲)、东方时尚(优质国内驾校龙头,异地扩张提升市占率)。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达预期风险,社会环境变化风险;企业经营风险
上海发布两个配套文件,落实民促法实施细则
12
月
27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上海市民办学校分类许可登记管理办法》正式发布,这两份文件是上海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国家政策精神的重要配套文件。
《实施意见》全文
11
部分
40
条,提出了上海民办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并围绕
加强党对民办学校的领导、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完善政府扶持政策、落实现代学校制度、强化规范发展、提高办学质量、保障师生权益、提升管理水平、发挥各方作用
等方面进行了细化落实。《分类办法》共
8
章
40
条,主要明确
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到哪里许可登记、如何许可登记、以及现有民办学校如何过渡等事宜,并对部门职责分工、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现有学校过渡后终止的补偿奖励
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细化。
多省市先后发布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实施意见,此次上海细则文件为一线城市政策方向提供借鉴。
2017
年
1
月
8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对民办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6-7
月,
辽宁、吉林、河北、湖南、江苏等省份先后发布《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征求意见稿;
8
月
31
日,工商总局、教育部下发联合印发《关于营利性民办学校名称登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对营利性民办学校名称登记管理进行详细规范;
9
月
1
日新《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
10-12
月,辽宁、浙江、安徽、甘肃、云南、上海、湖北等七省市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正式配套实施意见陆续出台。
上海作为国内民办教育最成熟的市场,始终扮演民办教育改革先锋的角色,此次率先出台一线城市首个《民促法》配套细则,有望为其他省市制定《民促法》落实政策提供可行的路径借鉴经验
。
过渡期:贯彻分类管理原则,确保现有学校平稳过渡
《分类办法》进一步明确分类管理原则,强调民办教育的公益属性。
办法指出,对民办学校(含其他民办教育机构)实行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确保已设立的民办学校实现平稳过渡。举办者自主选择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依法依规办理许可和登记。其中,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不得登记为营利性民办学校
。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举办者不取得办学收益,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终止时的剩余财产继续用于其他非营利性学校办学。营利性民办学校举办者可以取得办学收益,办学结余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配。
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
,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无论是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还是营利性民办学校都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上海政府制定了最明细的过渡期安排。
《实施意见》指出,
2016
年
11
月
7
日前设立的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的现有学校的举办者应当在
2018
年
12
月
31
日前进行办学属性的选择,未按期提交材料的学校不得转设为营利性民办学校。登记为
非营利性民办学校
的,应当在
2019
年
12
月
31
日前依法修订学校章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登记为
营利性民办学校
的,应当在
2020
年
12
月
31
日(除高校外)或
2021
年
12
月
31
日(民办高校)前,进行财务清算、明确资产权属、缴纳相关税费、重新办理法人登记手续。
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
应当在
2019
年
12
月
31
日前取得办学许可证并办理完成其他相关手续。相比之下,其他部分省份也对过渡期做出一定安排,但具体时限有所不同。
考虑到分类登记仍有一定缓冲期,各类民办学校举办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我们认为:
1
)盈利能力较强的民办高等院校可以选择登记为营利性学校。尽管在土地政策、税收支出、补贴优惠等方面的财务压力有所增加,但长期来看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的学校在市场化定价中具有更强的议价权。
2
)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一体化的学校大概率选择非营利性,如果是分开独立运营,则可以考虑将盈利能力强的高中学校登记为营利性学校。
3
)幼儿园的属性取决于其土地权属。
补偿奖励:上海市充分保障举办者利益
《实施意见》提出,现有学校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后终止,或者未及选择直接终止,妥善安置受教育者和教职工并且规范开展相关工作的,根据出资者的申请,由主管部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综合考虑其在
2017
年
9
月
1
日前的出资、取得合理回报的情况以及办学效益等因素,从学校依法清偿后的剩余财产中给予出资者相应的补偿或奖励。
补偿与奖励从学校剩余财产中的货币资金提取;货币资金不足的,从将其他资产依法转让后获得的货币资金中提取。
剩余财产在扣除对出资者的补偿或奖励后,其余继续用于其他非营利性学校办学。目前上海、浙江、湖北、湖南、吉林和河北等省市分别提出了现存的民办学校终止办学时给予举办者相应补偿与奖励方案。从具体执行方案来看,上海市政策对举办者利益保障最为充分。
收费定价:义务教育阶段限制严格,其他领域比较宽松
各省份全面放开营利性学校自主定价,义务教育阶段仍然受限。
实行按照市场优质优价、自主定价的原则是大势所趋,也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要求。目前各省市已基本放开营利性民办学校市场化定价,辽宁、安徽放开非营利性民办学校非学历教育收费,安徽、上海、甘肃试点非营利性学校收费市场调节,浙江也明确非营利性幼儿园和民办高校收费由市场调节,湖北则全面放开民办教育收费市场调节。
扶持优惠:上海率先明确完善购买服务细则
上海提出六大方面完善民办教育支持政策,率先明确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细则具有示范意义。
《实施意见》分别从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差别化用地政策、试点市场化收费改革、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购买服务制度、健全完善基金制度六大方面给予民办教育政策扶持。相比其他省市,上海市率先明确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执行方向,具有一定的领先示范意义。
投资建议:民办教育政策利好加速释放,职教板块率先受益
上海市作为国内民办教育最发达的市场,在民办教育政策制定和规范方面具有相对成熟的经验。此次《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上海市民办学校分类许可登记管理办法》正式落地,为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样本,我们预计其他省市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细节将加速出台,资本市场对教育产业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逐步消退,对于具有稀缺性的优质民办教育资产布局的布局有望提速。
政策明确鼓励营利性民办教育发展,各细分领域受益程度有别,推荐职业教育板块。
我们认为相比于重资产模式的民办高等院校、不得具有营利性质的义务教育、监管持续趋严的幼教,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凭借轻资产标准化扩张、稳定成熟的盈利模式、市场化管理机制,在政策变革的大环境中转型更加灵活,有望率先受益。长期看好开元股份(进军职教市场打造会计培训龙头,内生增长动力强劲)、东方时尚(优质国内驾校龙头,异地扩张提升市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