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贪心记
我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但我知道这不是我要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贪心记

晴予:什么样的人现阶段赚不到钱?

贪心记  · 公众号  ·  · 2020-02-29 14:5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看到这个标题,你一定以为,这是一篇 副业课 的补充。
不完全是。
这个话题,综合了好几个我挖过的坑,比如“和有钱人相处之道”“什么样的人正在背禄”。
(“背禄”本身是玄学术语,大意是因为自身的某些原因,贵人名利钱财都远离你,和“倒霉”的区别在于,后者更多是无妄之灾。我只是用用这个词,不讲玄学。)
这几个话题,其实有很强的重合度——一个人如果背禄,就会有一些很奇特的言行,而“当下有钱人”一般直觉很灵或经验丰富,会因为这些言行不够吉祥如意,而远离这个人。
与此同时,我也讲过:吸引有钱人和吸引钱本身,需要的素质很类似。
吸引“有钱人”,和吸引“钱”,本质是类似的——金钱向某一类型的人身边流动,接近这类人,能学到很多东西,能感染他们的气场,所谓“沾财神的光”。
—— 《受有钱人欢迎指南(一)》
通常谈赚钱,我们都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因为普通人做正当生意,无非自媒体、卖货、卖服务几种。
而广大群众,他们作为个体时,可能弱智、盲从、听风就是雨。但当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要用真金白银来投票的时候,这个群体的智慧,不亚于任何一个聪明人——他们轻易就可以判断出某个商人的状态,哪怕是做下沉市场生意,也一定是那个“个人状态最好”的商人能赢。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具备了某些特点,那么他就可能上得罪老板/老师/衙门,下不能取悦人民群众,而金钱的正当来处,无非是这两种。
或许你会说,“那他也许有朋友带着赚钱呢”,但可悲在于, 衰仔的朋友一般也是衰仔,因为好人都嫌弃衰仔的气场太“向下”。
这些年我自己经历过起伏,又观察过许多人的状态变化,结合体会和经验,讲讲什么样的人,现阶段肯定赚不着钱。
可以用于自查,也可以判断一下旁人,毕竟如果你要搞商业合作,而沾上了衰仔,即使他毫无主观恶意,也会有恶心的结果。
另外, 这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 ,若自己条条都中,比起自怨自艾,不如愤而改之,或暂时蛰伏,未来永远有希望。
1  闲聊破财
延续前日话题,很多人问,为什么闲聊会破财。
其实如果你同时有企业家朋友和穷朋友,你就会发现,企业家朋友无事不登三宝殿,大多交谈都围绕具体事件决策,并速战速决。而穷朋友都很喜欢闲聊,无论形式是微信几千屏,还是酒桌上侃大山。
我们不谈玄学上很多人靠“食伤生财”,你闲聊就是把力量用到了没有回报的地方。
就只说大部分人闲聊,都是聊些啥?
既然是闲聊,就没有具体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内容通常分为两类,秀三观和分享生活。
秀三观,也就是吐槽熟人朋友、公众人物、社会时事,或空谈抽象话题。它只有两种结果,要么互相跪舔“说得太对了”,要么在内心diss对方“没想到此人这方面看法这么sb”。从任何一个角度,它都只有坏处—— 没人会因为三观一致就给你生意做,但有人会因为你具备某种愚昧的观点而(在内心)把你拉黑。

分享生活,它一般有二个走向:炫耀、诉苦。二者都是向他人索取情绪价值,必然破财。

此外,还有人喜欢和别人分享“关于正事的想法”,但除非你是在和相关人士探讨具体问题,否则它也只有两种方向:泄密、泄气。很多事都会因为被不该知道的人知道而造成巨大影响, 君不密则失臣,事不密则必败 。至于泄气,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写好计划就感觉事情完成了,从此天天在家睡大觉。
方方面面看来,闲聊都是一件毫无建设性且坏处多多的事,如果你实在喜欢,不妨把它作为自己完成某个正事的奖励。
(那些能把一切闲聊转为信息挖掘和加深感情的高手当然除外。)
2  别说穷话
日常不闲聊,并不代表不说话。必要的交谈无法避免,但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说的都是“穷话”。
穷话,是一个很神奇的概念,它有几种疗效: 越说越穷,越说越让贵人不搭理你,越说越让自己变成屌丝。
首先你不能当一个妄自菲薄的精神弱者。
在就事论事的场合 (比如想问殷老板“我适合做哪种生意”) ,偏要先用一堆负面词汇形容自己,“我很笨/不擅长交流/阅读能力差/岁数大/爱得罪人/……”,在这种前提下,希望别人给个说法。
你可能以为这是一种谦虚,或“更客观的自我认知”,但这不是,这只会引来抹布的PUA,而让贵人全部远离。

因为贵人们都有社会经验,知道这种言论的本质,并不是真想解决问题,而是想吸取同情和“特权”。否则说事就说事,黑自己干什么呢? 把“弱”摆在台面上,不就是要“特权”吗? 这种人越理越来劲,甚至一理就甩锅 ,哪个贵人会搭理呢?
与此类似的,这些年相当流行自黑,穷、胖、丑、单身……都被编出无数段子,你可能也热衷于把这些段子挂在嘴上,但这也是穷话,因为它的本质和诉苦无异——并不是你用幽默的方式诉苦,就不是诉苦了。对于旁人来说,要么不知道如何接茬,要么直接判断你没有任何价值,有好机会也不可能找你。
举一反三,你也不该在任何公开场合或非知己好友面前,谈论一些 衰仔话题 ,比如你原生家庭很差/身体有病/曾经受骗/仇恨某人……无论带不带情绪,这些话题都让别人觉得棘手,安慰你吧,你又没给钱,不安慰吧,显得自己挺冷血。更不要说日理万机的贵人们,正如上段所说,他们早已学会不随便同情任何人,只会觉得你这人很衰。

另外, 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也是那种像内裤一样的东西,每个人都有,但露出来极为不雅。 尤其是对于现阶段尚未成功的人——贫穷是一种疾病,贫穷还关心政治是癌。

但不当精神弱者,不代表就要当抹布。
所谓抹布,就是热衷于到处给别人提极其cheap的免费建议。
你可能觉得自己对某事有很多看法,这些看法也可能是对的,但别人没问,你就不能说,否则你就是cheap。
想必你也曾在生活中迎头相遇过那种问你“为什么还没结婚”然后给出一堆站着说话不腰疼建议的屌丝人群,你不会因为把话题改成“如何做生意”就和他们不一样。
什么样的人不cheap呢,就是那种看到别人有困难,直接给予实质性帮助的人。做不到这一点而给予口头上的建议或同情,都是标准的穷话,无论你的出发点是什么,在对方看来你都是秀自己比他优越。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除了这些不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吗,如果你真有这个念头,那你可能现阶段就是衰仔——一个人怎么可能除了自黑、露内裤、布别人,就没有其他话题了呢?
开心的回忆与事件,对具体事务的探讨,对别人的赞美,对吃喝玩乐的爱好享受,这些都是一个吉祥如意的人的日常,而衰仔和吉祥如意的人,你也看出来了,实在是不可能有交集。
3  别装逼
虽然自黑会让自己越来越像一个屌丝,但一个人如果长期装逼,把自己说的比实际上厉害,那就会直接变成一个屌丝。
因为装逼的人,大多是希望从比自己高的人那里骗到钱,但比你高的人都知道你在装逼,钱没那么好骗的。
(我们拉黑过太多自以为天衣无缝的人,这真的不难,问问细节就很明显了。)
4  满脑子只有自己
在副业课文中,我提到“内心只有自己的人不可能做生意”。但它和我长期说的“我本位”看似冲突。

其实“我本位”是战略,你做任何事,都要知道是为什么而做,它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而“内心只有自己”,是一种极其拙劣的战术,它的目的是偷懒,它基本一定导向失败。
从上一节也看得出,所有穷话背后都有隐秘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同情安慰,就是为了显摆优越感,要么就是说自己很差,来缓解做不好事情的压力。

满脑子只有自己,并不是因为蠢,只是 为了给自己省劲,宁可给别人添麻烦。
你会发现这种人都是很喜欢连环问问题的,因为要把别人给出的完整文档看完,或者开一下搜索引擎,实在太麻烦了。
你还会发现这种人说话特别“真诚”,从来不考虑在座各位的心情,当着和尚骂贼秃是常有的事。因为“考虑那么多人很麻烦”。
这样的人上班的时候就很难出头,因为考虑老板想要什么,再做出三个方案让老板挑,太麻烦了,不如推一推动一动,老板如果批评,就说“那您也没说清楚,我怎么知道您要什么”。
那么这样的人提到做生意,一般会首选朋友圈刷屏,并不会考虑打扰朋友不太好,因为注册一个C店,再进行精细运营,太麻烦了。
他们如果写一篇文章,会全篇讲自己的想法,但不考虑这些想法对别人有什么帮助,他们做一个讲座,会使用大量专业术语,而“不说人话”,因为专业术语用惯了,转化成“人话”多麻烦啊。

如果这些行为导致他们不受欢迎,他们就指责群众不识货。

他们有无比狭隘的三观,也就是细化到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观点,对于三观不符的人民群众,他们从来就只有鄙视,更别说去了解,因为“刷新三观多累啊”。

然而,于宙那段话,却是这群人应该写下来,贴在墙上,日日三省己身的:
“生活这场游戏的一大秘密就在于,一切的线索和机会,几乎都隐藏在如何理解和把握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中,而你自己的观点大多时候一点价值都没有。”
很多人都会以为以上行为源于他们不够聪明,并不是。成年人的智商互相之间能差多少呢?很多你学生时代的学霸也没当上大老板吧?
无非是有人愿意琢磨,有人不愿意而已。
赚钱从来就是要求脑力而不是体力,跳出舒适圈也不是要你一个白领去火车站扛大包,你所要做的全部,只不过是——别怕麻烦,让你的脑子转起来。
至于什么才叫正确的脑子转起来,我有二个标准您可参考:
每当你认真琢磨事情的时候,你应该一个小时左右就饿,因为脑子是个消耗巨大的物件儿;
每当你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应该获得一个“可操作试错的思路”,而不是一个“观点”。
如能做到,或许你会在很久以后发现,你已经变成了一个没有观点,只有思路的人,那就是赚大钱的人。
5  情绪化
情绪化的问题,我们一讲再讲,讲了一百遍。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情绪不一定要控制,恰当发泄是一种磨练。
然而,如果你想做一个吉祥如意的人,而不是一个衰仔,你就不能放任自己沉溺于负面情绪。
你可能会对其他人的赞美或攻击做出反应,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就心有抱怨,因为局部成功而自感牛逼,因为顾客的愚蠢暴躁,因为同行的抄袭愤怒。

但如果你想做大事、赚大钱,这些情绪都可以有,却都不能对外露出来,也不能让这些情绪控制自己超过一小时,尤其对于女士们。

很久以前我们提过, 成功的商业要把用户当老婆,“做好自己、做到极致、强势、带领”。 而失败的商业才把用户当老公,“撒娇、撒泼、卖惨、求抱抱”。

其实这也同样说明了衰仔和吉人的区别——衰仔总是哭天抢地,有点情绪得喊到全天下都知道,一上头就忘了自己本来要干什么。而吉祥如意的人,无论私下如何,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总是情绪稳定、歌舞升平。
说穿了还是老话题,在一个大家都不缺钱的时代, 情绪价值就是钱 ,你情绪不稳定,你就是在跟别人要“钱”,你和气生财,你就是在稳定地发“钱”,哪一种才能让别人用真金白银来换呢?
如果你有多渠道的消费习惯,而不只是在品牌店里买刚需,你一定见过那种动不动就跟顾客发火或要赞美的女老板, 可能还羡慕那种人 能表现真性情。

但那种人这辈子都不可能发大财,因为 有足够消费能力的人不会当别人的情绪垃圾桶。 那样的人只能当当微商,PUA一些精神弱者,赚衰仔的钱,再因为衰仔生更多的气,无限循环,直到乳腺增生。

你不会想那样生活的,所以不如从一开始就控制情绪。

6  钻牛角尖
钻牛角尖,是一个十分不好自行定义的事情。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在“格物致知”、完美主义,但周围人都知道你在钻牛角尖。
比如拍抖音,当别人已经拍了十条在总结经验,你还在纠结“我这么拍到底能不能有效果”。比如学八字,别人都背会天干地支了,你偏要问“天干地支为什么这么定”。
粗略定义, 如果你琢磨的问题,对于实战没有任何价值,那就是钻牛角尖。
钻牛角尖,一般是因为现阶段的背禄导致脑子不好使,看事情无法从大事着眼,只能揪着一个不重要的细节往死里琢磨,而且背禄的时候你分不出什么重要。
但我有时会怀疑这种行为的本质,就是因为恐惧实战,而强行将自己陷入牛角尖。

对于此种行为,破解之法倒也十分简单,就是笑来老师曾经讲过的神技:
每天,或每周,或你每次感到陷入思维困局的时候,坐下来,什么都别干, 花半个小时问自己:“什么重要? 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一切牛角尖迎刃而解。

7  “上头”
这是一个很玄乎的事情,我以前说过,如果你想做的事情,是自己有能力、水到渠成的,那么你心里会非常平静,会加以深思熟虑,再一一执行。

但如果你突然产生了“这件事我必须做,如果不做我就会很惨,除了这事我也干不了别的”,心态又急切又激动,就算有人劝阻,你也能有理由一一驳回,而不是认真思考——那这就叫“上头”。

从我的体会和观察来看,人一旦对某事“上头”,这件事一定会失败,甚至造成一个很惨烈的后果。

望大家产生这种感觉的时候,万万三思。

8  吉祥如意
一些吉祥如意的形式主义,十分有必要搞起来。
由情绪稳定延伸,不止你这个真人要稳定,你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其他形象也应该稳定。
一个人如果头像三天两头更换,不是黑乎乎看不清人,就是背对全世界,要么就是不够美女却用了一张填满画框的大脸照,要么就是使人不自在的表情,或者脑残二次元……这都会让 有消费能力的人 认为你这个人无法信赖。
你的名字,属实不该太长、太low、太弱智,因为名字是在旁人口中流转的,“不减十斤不改名”“AAA红木家具-手机号”这些,你让别人怎么看待/介绍你?
每个人都会被周围的气氛影响,你住在宽敞高层海景房里想的事儿,和你在脏乱半地下室想的一定不一样。

那么头像、微信背景、名字、服装,甚至日常听的音乐,都是你自己贴身的“小房子”,你想要它是什么样子呢?

年轻时很多人都觉得中年老板的形象与室内装修特别土,上岁数后才明白,那背后处处是 吉祥如意的目标导向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赚大钱,那么我们终将会变成年轻时候最看不上的,有钱又迷信的中年“土鳖”。想要加快这个进程, 比起《血腥爱情故事》,不如多听听《好运来》《欢乐斗地主》吧。



这个话题里,如果要写,还可以无穷无尽地写下去。但以上这些也算提纲挈领,看似简单,全做到却无敌难。

我自己在背禄时期,也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犯以上毛病,如果那时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告诉我以上这些,我应该会有所好转。所以我才把它们写出来。

说是副业课的副产品也好,说是一家之言也罢, 如果以上种种,你完全不沾,或有则改之,那么我相信,你既可以受有钱人欢迎,也可以做生意财源滚滚。

命运从来都是以人情事理的面孔出现,在等风来的过程中,不妨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吉祥如意、可可爱爱、值得被贵人眷顾的人。
祝大家向禄临马,和气生财!

微信改版后
我们经常失散
要查看你之前错过了什么
请点原文链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