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批复,同意成都农村商业银行新都桂林、新都外南街、龙泉驿灵龙路等13家分理处终止营业。
批复同时指出,终止营业后,应及时拆除原址标识与标牌,不得再办理金融业务。
应妥善处理终止营业过程中的业务移交、客户通知和人员安排,并按有关规定做好对外公告和宣传解释工作,确保金融秩序稳定。
伴随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银行线下网点“瘦身”已是大势所趋。业内专家表示,银行线下网点虽在减少,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渠道不断拓展使得金融
服务可得性显著提升,同时也有助于银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与上述成都农商行获批同日,昆明五华长江村镇银行桃园支行、中国银行沈阳中街支行均获得当地监管局的批复同意终止营业。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不完全统计,5月以来,已有66家银行的分支网点获得批复终止营业。
近年来,商业银行关停网点数量在不断上升。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退出的商业银行网点共2756家,较2022年的2383家增加373家。多名业内人士指出,商业银行加快网点优化是为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同时,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手机银行的建设推广,部分网点关停并转也在情理之中。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2023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笔数达4914.39亿笔,同比增长9%;离柜交易总额达2363.82万亿元。另据《2023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2023年个人手机银行用户使用比例达86%。
另外,银行线下网点也确实呈现出“有进有退”的态势。《
》记者根据金融监管总局金融许可证信息查询系统粗略统计,截至5月31日,全国已有1261家银行网点退出,包括946家商业银行、266家农信社、34家村镇银行网点等。同一时间段内,全国有927家银行网点设立,包括894家商业银行、31家村镇银行网点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点优化的同时,也有不少面向县域、村镇的新设网点成立。
根据2023年上市银行年报,多家银行在年报中提及重点发力县域地区网点,比如,一家大行
在2023年完成670家网点优化调整,向服务供给相对不足的城市重点区域新投入网点52家,向县域地区投入网点57家,新增覆盖15个空白县域,网点县域覆盖率提升至86.9%,网点资源与地区社会经济资源匹配度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