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念山海经,青海念草木经,
我们正定要念人才经
礼贤下士,尊重人才。听说国家文物局的杨烈工程师要到正定修缮古塔,习近平事先嘱咐:“杨工来了,赶快通知我,我去拜访他。”那天晚上,习近平约好和书记们去参加晚会。当他得到杨烈到达的消息后,不辞而别。夜,深了。县委办公室不知习近平的去向,派人四处寻找,最后在隆兴寺方丈院里找到了他。只见他和杨工程师谈得是那样的尽兴。很快,杨烈被聘为正定县顾问团成员。
栋梁之材,要爱;基石之材,也要爱。一天,县文化局长接到习近平的一封信。“这是青年李拥军的一篇习作,你看能否用。”他想小青年学写作,弄篇文章就麻烦县委书记,领导哪有那么多时间。他看也没看,随手写上一行字“转《正定文艺》编辑部”,送走了。谁料,几天后文化局长竟收到李拥军的来信:“老师,久仰大名,但不敢冒昧登门求教。习书记给我回了一封信,说拙作已转给您,万望您多多指教......”文化局长心头一热。在农村贫瘠的土地上想走文学道路,其艰难可以想见。遇到这样的有志青年,习近平扶一把。我呢?自愧不如。他展开信纸,立即给李拥军复信......
既重视现有的人才,也关怀未来的人才。3月的一天,在河北农业大学读书的 51名正定籍同学惊喜地接到了在家乡任职的县委书记的来信。“我想,当同学们课余饭后,晨明夜静之时,一定是非常挂念家乡的。这里我想高兴地向大家报告,今年以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建设又取得了可喜成绩
..
....家乡的 40 多万父老乡亲都在翘首以待,盼望你们早日以优异成绩成就学业,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挑梁打柱,竭智尽才。”落款:“你们的同志习近平。”51名同学争相传阅着这封充满深情厚爱的来信,仿佛看到了家乡人民满怀期望的双眼,仿佛听到了家乡人民字字千钧的嘱托。不久前,在石家庄市上大学的正定籍学生,主动捐款近400元,献给家乡正在兴建的常山公园。
慧眼识贤,广招人才。正定县委、县政府的大院门上,除了应有的几块长牌外,还有一块引人注目的长牌:正定县人才技术开发公司。习近平兴致勃勃地讲:“依靠一乡一县的人才毕竟有限,社会才是无限的智能宝库。”1983年,正定县通过电台、电视、报纸、杂志向全国发布“招贤榜”,欢迎有志之士、有识之才,到正定这块土地上来施展抱负。很快有24个省、市的600多封来鸿飞到正定,200人在正定应聘。这座曾孕育了多少英才的古城,如今,又为当代人才驰骋睿智提供了广袤的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