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股民们很不开心了,因为大盘又一次暴跌了,今日跌0.97%;深成指报跌2.65%;创指跌2.17%。数百只股票被封住跌停板,像乐视网、ST保千里这样的就更不用说了。
这暴跌有人一头雾水,什么原因呢?
2017年我国短期消费贷款猛增,但部分客户不是真要消费而是“套现”,用于购房或者进行股市配资。
今天新华社报道,2018年别想“套现”买房炒股了。银监会工作会提出,控制居民杠杆率的过快增长,打击挪用消费贷款、违规透支信用卡等行为,严控个人贷款违规流入股市和房市。
1
月31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了2018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的通报。证监会在2018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改革发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扩大双向开放促进各类市场主体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会议通报包含特别重要的内容,关系着IPO企业、投行、券商至关重要的信息,结合新华社等报道解读如下:
一、2018年发行制度将面临重大改革,IPO制度面临开放性、适应性,互联网等新经济、新模式将获得重大的上市支持力度,战略新兴板可能再次崛起
“要以服务国家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导向,吸收国际资本市场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与方法,改革发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别看只有短短几句话,却意味着发行上市制度的大变革。这句话明确2018年要改革发行上市制度,而且制度改革服务国家战略,借鉴国外资本市场的成熟制度,对于不少存在VIE架构、股东人数超过200人、同股不同权、规模大但亏损的创新创业企业无法满足A股上市的财务硬指标,难以满足现行A股IPO要求,故只能选择境外上市。要增加包容性和适应性,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上市的支持力度,互联网企业,符合国家战略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领域都有望得到特别的发行上市制度支持。路径也不止一条。想当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一批互联网高科技企业因为无法登陆A股而“痛走”海外。2018年,发行上市制度面临重大改革,甚至有重启战略新兴板的可能,毕竟许多被迫到国外上市的京东等企业当年因亏损无法在A股上市,若不改革发行上市制度,若不允许亏损的新经济、新模式企业上市,则无法增强适应性和包容性。除了IPO发行制度改革,再融资、并购重组都统统拥抱这些新领域的优秀企业。360借壳速度之快,超过大家的预期,这已经提前反应了证监会对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并购重组上市的支持力度十分巨大,这些企业的春天到了。把好企业留在国内、让好企业尽快上市,境外上市的优质红筹股、中概股回归A股有可能进一步完善。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的国家战略,向现代化强国迈进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根据
新华社报道,互联网等领域望获特别的上市制度支持,看来
适应国家战略的新经济、新模式企业碰到重大上市利好支持。重磅政策袭来,许多原本无望在A股上市的企业,惊喜雀跃!
二、扩大双向开放,券商迎来了重大的冲击,人才流失、业务竞争加剧,国际知名投行巨头进场竞争不可避免
证监会在会议上明确“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双向开放促进各类市场主体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双向开放的背景下,国外的机构走进来,国内机构走出去,这也势必将引发证券期货行业格局的改变。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业务基本上被国内券商垄断,随着国际知名投行的全面市场放开,国内券商面临人才流失、市场竞争加剧的局面,人才向国际投行转移不可避免,券商将迎来巨大的冲击。
三、新三板面临重大机遇
我国目前,有1500余万家中小微企业、30余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融资发展,需要多层次股权市场的多样化服务。在国家整体降杠杆的大战略下,提高直接融资势在必行,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可以上A股直接融资,但不够规模的企业也需要有直接融资的渠道,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多层次股权市场。如何建立各层次股权市场之间的有机联系、进一步提升新三板市场的交易活跃性,都是迫切需要改革的方向。因此,不能仅仅盯着A股市场,搞活新三板市场,也能够显著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服务国家战略全局。
投行业务资讯结合新华社报告等内容整理。
关注投行业务资讯公众号,请拇指按下列二维码并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