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没有将人生大事在纸上一一打勾,
即将步入30岁的我们是不是就此“贬值”?
一
前段日子,赵雷的一首《三十岁的女人》引爆了朋友圈和微博。
这首其实早就风靡已久的民谣,莫名其妙地被冠上了“歧视女性”的帽子。
只因它第一句就唱到:
这是个三十岁,至今还没有结婚的女人……
这首歌其实并没有什么挑战“女权”的意味。
而是触碰到了大多数女性最敏感在意的一个问题:年龄。
在我看来这首歌并无恶意,娓娓道来中带着些许无奈。却被不少女性朋友意淫为“这是中国屌丝对30岁女性的怜悯”,并直言“是谁给你们怜悯我们的资格?”
麦当娜在被授予年度女性称号时进行过一段演讲:
如果你是男人的话,你是可以不被规则束缚的,但如果你是女人,就得遵守游戏规则。什么样的规则呢?就是你可以可爱、性感、漂亮,但是不能太聪明,也不能有自己的观点,至少不要有不符合社会标准的观点。你可以被男人物化,可以穿的像个荡妇,但你绝对不可以随心所欲的支配自己的性感。更是绝对绝对不可以把自己的性幻想公诸于世,成为男人希望你成为的样子。更重要的是,在周围有男性在场时,维持住其他女人希望你维持住的形象,最后也不能变老,因为变老是罪恶的,你会被社会批评,会被羞辱,你会从各个电台上消失。
事实上即使在现在,许多社会环境中,女性依然被要求在“特定的时限”完成“特定的使命”。
譬如一名奔三的路上结了婚生了子的女性就是“人生赢家”。
否则就要背负“大龄剩女”这一罪名。
其实正是这种不怀好意的说法,导致了现在女性不由自主的敏感。
才会一看到“30岁”,就立马精神了起来:什么?30岁就怎么了!
我一朋友特别不服一种说法:若说姑娘们20岁时是在初尝化妆,那么30岁左右的女人就是在用瓶瓶罐罐阻止自己的衰老。
我说,若你首先自己都无法解开年龄的束缚,还怎么活得舒服自在?
从内心放弃对年龄问题的执念的女性,才能让自己由内而外地强大起来。
二
我身边并不乏三十岁以上还未结婚的人。
我所熟悉的一个姐姐,在家长们长达十年的逼婚下,从未认为“大龄”却单身的自己是个失败的女人。
男朋友向她求婚时被拒绝,气急败坏地说,你都要30了,我都替你着急!
她说:你有这种猥琐的想法,还是我替你着急吧。
我很荣幸我身边很多女性朋友,都懂得为自己的每一个决定负责。
从不被“在这个岁数我该做什么”的想法而束缚。
有的大学期间就去过世界上20多个国家。别人说,姑娘年纪太小独自旅行不合适。但她却认为自己从旅行中收获的,并不比那些“饱经风霜”的人得到的少。
有的在二十五岁、大家都催着她找工作时,却决定去香港深造,只因突然爱上了烹饪。
也有的二十八岁时,她没有“创业大获成功”,也没有“携手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
只是勤勤恳恳做着一份简单的工作,却能由自己作出每一个决定。
即使她们从未向他人灌输关于年龄自由的思想,也都因其独立与担当得到了诸多同性异性的欣赏。
现在谈及婚姻,我很开心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结果,而不是年龄压迫下的产物。
谈及爱好,越来越多人坚持,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只要我愿意。
谈及工作,越来越多人不再因年龄压迫,而不敢尝试或放弃。
……
在这个四维世界里,我们还毫无办法让时间停止或回流。
也许我能做到的,最多只有掌控自己的时间与人生了。
难道这个权利,我也要拱手让给别人吗?
三
人的一生中或许有很多亟待完成的使命。
要有一段死去活来的爱情,要拿到很多证书,要交几个知心朋友,要做一份真心喜欢的工作,要环游世界……
其实这些“目标”,没有该不该,能不能。
它们存在的最高意义,是在于让自己这一生过得值得。
我们生来就是一样的吗?
是否要通过他人的目光定义自己?
如果我们没有将人生大事在纸上一一打勾,即将步入30岁的我们是不是就此“贬值”?
……
我很喜欢SK-II最近刚推出的大片《人生不设限》,它以三个三十岁女性角色内心成长的故事为主线,精彩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这个视频之所以精彩,是因为从这三个女性角色身上,我们都看得到自己。
也许你像她们一样,一直难以摆脱年龄带来的压力;
也像她们一样,敏感于年龄的话题,失去了自己;
也因这份不自信磨灭了去冒险、尝试、改变的勇气……
但同样,你也能像她们一样——就从今天开始,做自己的主人。
能改写命运的,不是他人的想法,也不是舆论的导向。
而是自己。
当你以为年龄像烙在身上的印记难以消除;
当你以为三十岁就像警钟,催着你完成下一个任务;
当你以为自己已经不再年轻,没有力气再去改变……
其实,无关年龄,“现在” 才是发生改变最好的时机。
打破俗世观念,不被时间捆绑,才是改写命运的关键。
没有谁的人生是被上天定好的。
也没有什么“必须做”或者“不能做”的事情。
不要让自己的人生被时间所捆绑,被年龄所局限。
只要你愿意,每一个年龄都可以过得很精彩。
毕竟我们忧愁了许久的年龄,真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