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澎湃思想市场
致力于提供思想交锋平台,青睐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碰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珈学周报|第149期:本周焦点&学情周报&《 ... ·  18 小时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还记得你的“年后再说”吗?该算账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澎湃思想市场

搭建乐高:消极自由的理式世界,一叶一世界的赛博禅修

澎湃思想市场  · 公众号  ·  · 2024-04-30 11:46

正文


有竞争的思想,有底蕴的政治



文|孔德罡

编号5006085;乐高拼砌版2x4红色积木,图源:乐高官网

我逐渐意识到,要理解我近期对乐高(包括各种国产颗粒积木玩具)的痴迷是不可能的,它甚至是一种快感的不可言说:按照过时的精神分析的说法,它也许是对童年失落的一种代偿:实际上,哪怕是到现在,乐高的高昂价格依旧足够促使小红书用户们展开几场“买乐高究竟是不是一种智商税”“国产积木和乐高究竟有何区别”的争论。然而,我那被国产颗粒虐待出血的手指始终还是在提醒我,很多感受是文字和理性难以把控的:就比如,在乐高专卖店看到金字塔时我有些失望与不屑一顾,而真的亲手搭建了这座金字塔后,我很难表达我对里面的墓葬通道、建设的工艺表现乃至简易的方块勾勒的古埃及风情是多么如数家珍,也恍惚间理解并沉迷于乐高的魅力:这种魅力实际上不仅存在于线下的实体,赛博空间里的无数虚拟自建空间、游戏《我的世界》里无数的“方块建筑师”都在提醒我,“乐高”(lego)只是一个代名词,而根本上,是一种暂时被满足的、在既有神灵的指引下僭越为造物主的渴望。

其实,翻开乐高公司的历史,1934年开创公司的丹麦人奥莱·柯克·克里斯腾森(Ole Kirk Christiansen)也许再也不会想到他的创造实际上在当今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就像笃信自由自在的他将自己的品牌命名为丹麦语里的“玩得好/用心玩(leg godt)”,而这个表达主观意愿的词意外的在拉丁语中是客观的“拼起来”的意思这样的冥冥之中一样,当今乐高的魅力其实完全不在于无限制的自由和创造,而恰好是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规定内动作的完成,而对这种规定动作的臣服、赞叹与自我认同,构建了搭建过程中最大的精神愉悦——奥莱·柯克和之后的乐高诸代掌门人不经意间成为活灵活现的创世神,在他们创造的生命的旅程中,搭建乐高正是一种现代人所期待的“自走”式赛博禅修。

乐高小人演变史,图源:乐高官网

“自由创造”还是“说明书崇拜”?

如果年龄足够有一些时代记忆的话,也许能够想起乐高刚进入中国时的“红桶经典款”——1994年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里,渴求家庭关爱的傅老爷子沉迷乐高,“圆圆(小孙女)玩剩下的,我给捡起来了”,玩的就是这个红色大桶装的经典款。经典款乐高宛若山德士上校的吮指原味鸡,是品牌创始人奥莱·柯克最初的坚持:至今,乐高集团和世界各地的乐高博物馆的墙上都会有这样的文字:“6块2x4的积木砖块,可以达成915103765种拼法”,这几乎是对乐高“自由”这一理念最完美的诠释,丹麦的“乐高之家”还会售卖这个只有6个2x4砖块的“乐高原初”产品。理论上,你可以用一桶各种颗粒齐全的经典款,直接创造出你所能想到的整个世界,任意一个颗粒与另一个颗粒的耦合,就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可能和一套绝无仅有的世界逻辑。

不过,要是深究起来,这一套乐高宣扬的“自由”,实际上必须要有一个精妙的技术基础作为支撑:可拆卸可变化不是根本目的,而在于保证可拆卸的基础上的耦合的固定性。这个根本上决定了乐高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的技术创新,来自于乐高的二代掌门人,奥莱·柯克的儿子戈弗雷·柯克·克里斯腾森,他1955年发明了由表面小颗粒、背后大圆筒组成的系统拼接技术,1958年申请专利,从这一刻起,常识意义上的“乐高”才真正诞生——而其实,当戈弗雷·柯克用这一天才的想法(也有野史称这一创意是他剽窃已经去世的其他设计师而来)解决了自由拼接的积木无法长久持存的问题时,其实一场对乐高原初的“自由”概念的釜底抽薪已经开始了:现在,打开任何一款乐高产品,都会在第一个零件袋中找到橘黄色的“乐高起子”,没有这个工具,我们几乎无法徒手对已经拼搭完成的组合进行无伤拆卸:自由的重组当然始终是可能的,但在戈弗雷这个经典的拼接技艺影响下,无限意义的自由组合和重新组合所消耗的时间与精力成本呈几何倍数般地提升了——当固定的问题被解决时,固定所带来的稳妥、不变、永恒给人们带来的快感,已然对不稳定的、流动的、极易消散的“自由拼合”实现了无可争辩的胜利。

于是事实是,戈弗雷·柯克创造了拼接技术影响下的乐高新时代:设计好的造型和精美的说明书,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自由拼接”成为乐高最为吸引人的商业魅力,也打开了乐高与既有IP合作形成商业组合拳的新赛道。1978年,乐高三代掌门人基尔克·凯尔·克里斯腾森创造了黄色大头、方块身材的“乐高小人”,开启了城堡、太空、城市街景等主题系列,这一套创意和商业模式影响至今,形成了乐高从最初的“自由拼接”到如今依靠精妙的既有设计吸引顾客的“说明书崇拜”这一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事到如今,过往的红桶经典款乐高在国内已经成为古董,现在尽管还可以买到外貌已经更改为黄色手提箱的“经典款(Lego Classic)”,但显然这一款式已经不再是乐高产品的主流,“自由”对现代的乐高爱好者来说,更类似一种设计的缺失和无从下手的迷茫与混沌。
编号71043,哈利·波特系列——霍格沃兹城堡(豪华收藏版),图源:乐高官网
从私人体验来看,笔者童年好像也拥有过一款盗版的“乐高红桶”,然而对于童年时期的孩子们来说,所谓的“自由”其实更明确地导向了无所适从,“我不知道该怎么玩”,不去细究就难以搭建出惟妙惟肖的形象,而反复的试错也伴随无限的情绪、时间与精力成本,显然,童年的我辜负了奥莱·柯克,我“玩得不好”。惭愧的说,我再一次对乐高产生兴趣,是因为2018年乐高发布了尺寸达到惊人的69cmx58cmx43cm,共计6020块零件的71043号产品——《哈利·波特》系列中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城堡。是的,如果没有对哈利·波特系列的热爱,我也许不会再次注意到乐高;而深层次上,我相信很多玩家也与我一样,如今对乐高的痴迷与喜爱,源自于内心深处对“沙盘”的渴望,一种柏拉图主义式的掌控“理式”的宏大野心。
编号75192,豪华千年隼,图源:乐高官网
用乐高创造柏拉图的“理式世界”

回顾起来,笔者近年来疯狂的乐高(包括国产积木)产品购买,一般集中于既有的客观建筑或者艺术对象的复现:要么是娱乐IP里熟悉的场景,比如哈利·波特系列的霍格沃茨城堡与对角巷,东方快车,蝙蝠侠的蝙蝠洞,星球大战的千年隼,悟空小侠的天宫与龙宫,甚至包括国产积木厂家出的蜡笔小新家,《武林外传》中的同福客栈;要么就是现实世界存在的经典建筑,如以东方明珠为核心的上海天际线、埃菲尔铁塔、泰姬陵、金字塔、白宫、罗马许愿池、特拉法尔加广场、卢浮宫,国产厂家出的故宫、圣托里尼;或者是经典艺术品的立体积木呈现,如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梵高的《星月夜》等等——我逐渐明白,也许我对乐高原初的爱好绝非那些颗粒积木本身,而在于他们复现了无数我心目中的地标圣地,让他们以“理式”的形式成为我书柜上的“沙盘陈列”;那曾经在不少博物馆展厅的中心沙盘、在城市规划博物馆流连忘返的隐约身影,随着乐高产品的生产而越发清晰。
编号10307,埃菲尔铁塔,图源:乐高官网
两千五百年前,柏拉图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神奇的神创论故事:理式世界。在他的描述里,神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个存放世间万物的理式的“理式世界”,来作为任何事物最为完美和理想的范式存在,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感知到的一切,包括自己,都是那个完美的理式的分有和相对糟糕的模仿。于是,从柏拉图并不算特别具象化的文字里,我想到的是一座雪白石膏构建的“理式博物馆”,以最完善的、洁白而无瑕的样貌存放了一个“理式”的“世界沙盘”,而创造世界的奥林匹斯众神,在闲暇之余也会在这个巨大的沙盘之前留连,感叹这个沙盘上的地球是个多么完美的无瑕球体,结果被造成了个勉强可以被称作是个球的坑坑洼洼的大石头;以及,世界上所有伟大的人造工程奇迹其实也都在这个沙盘上有自己雪白色的“理式面貌”,神灵们对人类的创造做出了预言,在感叹人类的智慧与毅力的同时,也对人类必然存在的缺憾和不足,在沙盘形式的理式世界中做出精神维度上的弥补。

编号21024,卢浮宫,图源:乐高官网

如今,我望着自己堆满各类乐高建筑的书柜,恍惚间再度确信,神灵一定会在理式世界里建造这座“世界规划设计展览馆”的,毕竟谁能拒绝这种“沙盘”所带来的诱惑呢?一种关于理想实现的诱惑,关于世界尽在掌握的诱惑,一种僭越为造物主的快感诱惑;如果说90年代流行的“微缩世界之窗”主题公园如今已经被不再昂贵的国际旅游和类似《刺客信条》这样的“电子沉浸”所取代的话,以乐高为代表的微缩沙盘模型赋予给玩家的,则不是一种去主体化的“沉浸”,而是一种超主体化的“神性”:在这个细致精妙的微缩世界里,我是真正唯一存在的创世的神灵,我不是来到这里,而是主宰这里。
而乐高比微缩模型更进一步的快感,则来源于这座建筑是由你亲手搭建的,不仅是搭建完毕后放在“沙盘”上欣赏,更关键在于这座建筑是因为你才从平地而起的——而更吊诡且有吸引力的是,你其实本来对这座建筑的具体结构一无所知,只是有一个大致的粗略印象,而明明你一无所知,如果让你“自由”搭建根本无处下手,却能够拿着一本说明书,将这座建筑完美地复现在眼前:我其实本来什么都不会,却拿到了100分,这种成就感难以言喻。
编号21056,泰姬陵细节,图源:乐高官网
于是,在搭建过程中,我又在愉悦的进程中,学到了很多似乎可以被称为“建筑学”的小知识,它们有的和建筑本身的伟大设计密切相关,因为乐高的建筑系列往往最有意思的不一定是最后搭建完成的壮丽景观,而是在搭建过程中那些对建筑结构本身的有趣复现所带来的惊喜:比如乐高金字塔实际上是对金字塔刚刚建成的形态的历史想象,有金色的尖顶与雪白的神庙,有被打通的法老墓穴通道,以及将巨石垒上高塔的脚手架、滑梯与吊杆;在搭建乐高泰姬陵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之前不太了解的地宫位置与棺材的陈列方式,明明在盖上穹顶后这些都无法再被观察到,但这种理解到建筑本身架构所带来的惊喜是如此珍贵。
编号21020,罗马许愿池,图源:乐高官网
而还有一些惊喜,则来自于乐高设计师们的奇思妙想,在于他们用简单的积木颗粒创造的超出现实逻辑的构造方式:比如在搭建无与伦比的高楼上海中心的旋转形态时,一根可扭曲变形的塑料管解决了我看效果图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搭建白宫墙面和窗户的组件乍看起来像在做现代风格的、火柴盒式的高楼大厦,结果一个90度的翻转,两座“高楼大厦”就变成了一组横向的对开门,被巧妙地固定在基座上,让人很难想象它们是横向构建而非一层层纵向夯实的;罗马许愿池建筑的“窗户”,用本来是表达水面的透明蓝色砖块来搭建,在没有光影的前提下产生了“水波反射”的晶莹剔透感……

无数这样的瞬间,让最初购买乐高时的某些苛刻的看法都消散了,是的,在乐高1958年申请的耦合组件系统专利到期后,国产颗粒积木厂家大量涌现,类似万格、拼奇、奇妙这些厂牌也开发了大量视觉效果极佳的产品,占据了不少现实中的伟大建筑和经典IP的赛道,甚至让“祖师爷”乐高的不少设计都显得朴素起来——然而只有亲自搭建后才能感受到,除了塑料质量、拼接手感的差异,乐高的魅力更在于设计师的天马行空与奇思妙想:在不少国产积木的经典建筑系列的拼接过程十分无趣,平庸简单的层层夯实,一切的努力只为了搭建完成的激动的时候,乐高的不少设计,则让玩家在拼搭过程中时刻体会到新奇的冲击,而这些冲击到头来其实都会被玩家亲手实现并在玩家心理中被“占为己有”:因为我付出了体力的劳动,于是我就是这些伟大设计的创造者,我就是这个完美无瑕的理式世界的神灵。此时,那些乐高MOOC(用既有积木素材自行设计搭建)大神们其实和只按照官方发布的设计说明书进行搭建的玩家们,分享的是类似的且几乎等价齐观的快感:“自由”带来的快感其实永不消散,但真正让乐高成为大众爱好的本源,还在于我们广袤的无意识中潜藏的虐待和被虐待的精神欲望:我们希望成为神灵,但也希望被指引,最好“不付出很大努力就可以成佛”,在些许负罪感的“不劳而获”中,成为在不影响他人的安全范围下能够独裁和展现绝对自我的超越性主体,成为自己构建的舒适圈中的“神”。
编号21020,Architecture建筑系列——建筑工作室,图源:乐高官网
乐高搭建:一种当代人的赛博禅修

是的,我的乐高生涯其实已经构建出了属于我的“舒适圈”:找到我喜欢的建筑,找一个不被打扰的时间与空间,尽情地体验和享受搭建的全过程。我是痴迷于乐高,但我并没有做炒高乐高价格,甚至对纸盒子上是否有压痕都斤斤计较的收藏家,也没有想过做自行设计、将心中期待的场景用既有颗粒实现的MOOC大神,我对乐高的理解和痴迷始终还是简单的:实际上,乐高的搭建过程对我来说,几乎可以算作一种赛博时代的禅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