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半年玉石,写一点心得。如果你不是珠宝玩家,直接从第七节开始看也行。
全篇不涉及硬知识,只讲避坑。
1
非标品类的好与坏
非标品类,即没有国家行业硬标准,或标准让新人很难掌握的品类。
比如珠宝玉石(黄金除外)、酒、艺术收藏等等。
与之相反,电器、数码产品、美妆护肤、烟草等等,国家对行业有标准,产品本身有型号,价格也比较透明,就是标品。
非标产品,指不是按照国家颁布的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格制造的产品或设备,而是根据自己的用途需要,自行设计制造的产品或设备。且外观或性能不在国家设备产品目录内。
非标品类,通常品牌或商家众多,产品本身评判标准混乱,价格可高可低,基本看商家的良心和渠道。
比如同一款红酒,在进口商超卖2000,在渠道过硬的良心小店可能就卖500。
而且,当你一时兴起要购买时,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口味,就没有明确目标。又因为没有本类产品的知识,也不知道什么是“好”。
可非标品当然有“好”和“不好”的差异,东西到手后,是否“值”,连新手都会有模糊的感觉。
但真正的好坏标准,又要在领域内钻的比较深,经过大量平行品鉴,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用玉石界术语,你是一定要“吃药”的。
吃药:买到假货,或者买到价格高于公允价很多的东西。
少量吃药没什么问题,这叫“交学费”,但如果你想购入某一类还算昂贵的非标品,从零开始,面对眼花缭乱的知识和商家,怎样能尽量少吃药?
此处还算昂贵,是针对你本人现阶段而言。哪怕是有钱人,拿着几十万资金,也可能买到大药。
我玩了半年玉,至今也不会“鉴别货物”,之所以没吃太多药,全靠“以人为本”。
这个角度的经验,大概可以帮到大多数人。
2
轻度学习、建立框架
刚开始迷上某个非标品类,要么一时兴起,要么看别人手里的东西好看。
这种时候都会急着买,这也是最容易吃药的时候,因为你什么都不懂。
虽然人间大部分事都要靠实践,但投入之前,还是该有个最基本的知识框架。
就像刚入情场都容易遇渣男,但提前看一点两性心理之类课程,就会好很多。
玩翡翠,至少要懂得种地之分,不要像《黄金瞳》电视剧一样,摆出豆种的东西,台词说是玻璃种。拿着飘蓝花,说是帝王绿。
玩和田,起码明白和田玉的几大产地,各产地的性状行情,白度、脂粉、油性、水线这些都是什么意思。
同理其他品类。
在这个阶段,你没有实践,缺乏感性认识,所以看一些太细节的真假辨别,也没什么价值。
新手要建立大框架,而点状细节知识,是给老手查漏补缺用的。
非标品类的大框架,不需要很多精力,大约看几篇垂直领域公众号文章,也就有数了。
但此处需要注意:
知识文章的来源,不应该是卖家。
就像女士不该看男士写的“怎样才受男人欢迎”——里面是否挟带私货,是否不公正,是否刻意提倡错误标准给己方拉资源?在建立关系之前双方就是博弈,怎么能让对手教你打法?
非标品类的本质还是买卖,买卖双方也是博弈。大多数卖方的文章,要么贩卖情怀,要么打压同行,要么为了获利,扭曲行业公认标准,把自家的货色说成蒙尘的明珠。
在这个知识最为廉价的时代,哪怕是百度文库或知乎,都能看到任何一个垂直领域的知识,本着兴趣看几篇即可。
3
摆正心态,别想捡漏
非标品类,由于标准混乱,既然有“吃药”,就会有“捡漏”。
“捡漏”一开始是古玩界的词儿,讲人凭着自己的眼力,买到了价值远高于价格的东西。
捡漏真实存在吗?当然,
这世上大多数的钱,都来自信息不对称。
如果你是一个考古教授,对方是家传几件老东西的农民,你就能五块钱买走他的古董碗。
但偏偏每个领域的新手,最容易有的心态是:“我也是能捡漏的天选之人”。
没谈过恋爱的人喜欢梦想白马王子乘着七彩祥云,买货新手也喜欢做捡漏的美梦。
爱占便宜是人之本性,但要做到“不输”——我都不说“赢”——就一定要克制本性。
所谓端正心态,就是客观认识一句老话:
买的没有卖的精。
你买东西,面对的是零售商家。别人既然能成为一个非标品类的零售商家,至今还没倒闭,他就一定有够用的眼力、行业起伏的一手消息、适度的盈利空间。
比如珠宝玉石,从源头开采、公盘拍卖、集散地转手、加工、零售,每一层都有一批专业人士靠眼光获利,但凡其中有个漏,怎么会轮到产业链最下游的顾客捡?
同理,很多人看了《黄金瞳》,对赌石有了兴趣,但赌石绝非普通人可以玩的东西。
那些常年泡在缅甸的人,可能连矿里出来一坨💩都会切开看看,又怎么会有内含翡翠的石头,流落到淘宝,让一群新手小白碰运气?
想捡漏的结果,一般都是吃药。
正确心态是:
作为一个新手,我大概率会以比较贵的价格买到普通的东西,但绝无可能以便宜价格买到超值的东西。
此心态坚定下来,被骗的可能立减50%。
4
小剂量尝试
一般各领域入门,都有海量学问。很多人会认为自己要学到精通,才能开始实践。
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算看了再多的图片,你手里没有货,仍然是个小白。
有个段子说,王国维收藏了一屋子文玩,溥仪来看,说“你这些东西都不对劲”。王国维问原因,溥仪说“因为和以前我家里用的东西感觉不一样”。
段子只是段子而已,说明的道理倒没毛病——如果一个人过手过无数真东西,假的一上手,就会感觉不对。
这个“感觉”,并不靠知识,而是一瞬间五感和经验的共同作用。
所以,做好小剂量吃药的思想准备,就可以开买了。
5
挑选渠道
购买的第一步是挑选渠道。
此处有几种渠道,
不建议
新手考虑。
首先,
没必要独自前往原产地或集散地
(除非只看不买或老手带路)。
原产地的东西未必比零售终端便宜,这个道理很简单——如今是一个信息时代,直播微商早就进驻了每个批发市场。任何商家都知道自己货物在零售终端该是什么价钱。
原产地集散地的便宜,是“一手走”的便宜,批发低于零售,对小白毫无意义。
新手想到源头捡个大漏,而源头全是靠这东西发家的人,这叫羊入虎口。
然后,
旅游购物
应该都知道吧,买回来的东西一般是大药。
但前往原产地旅游就是有一种“不买就亏”心态。铺天盖地的某种商品,和周围人及导游的鼓动,定力不强的人一定亏钱。
第三,这几年兴起很多
垂直领域平台
,比如酒类有酒仙网,玉石类有对庄、一件之类 app ,它们并不比淘宝好。
这种平台做了铺天盖地的广告,换来有购买意向的流量,但这些人同时对品质不挑剔、对价格不了解,也就是小白。
行家知道,卖东西给小白是很烦的,要付出大量精力情绪,那么做小白生意的商家当然要加价,而且要留出给平台分润的空间。
而实力商家(货多、有高货)往往不会出现在那里,因为实力商家自有其多年积累的精准老客,不稀罕它平台那点流量,也不想给它分钱。
第四,不要靠近
商场和“熟人介绍”
。
商场不必多说,它们的主要作用是给你去试试圈口、戒指尺寸的。
我看过两条种地色相差无几的镯子,在实力网店标 15 万,在商场柜台标 200 万。不是财富自由之人,在商场几万块一般只能买到瓷砖。
(财富自由的人,本条作废。)
“熟人介绍”嘛……难听的话也不想多说,我只讲点玄乎的:购买珠宝的多为女士,而女士大多“ 比劫为忌”,想享受友情,就不要让它与交易扯上关系。
(“为用”的人,本条作废。)
躲开以上的大坑后,吃药几率下降30%。
6
挑选形式
很显然,躲开以上,购买渠道就只剩下实体店、淘宝&微商。
大多实体店成本高昂,货少,且讲究“买定离手”,对于没财富自由的小白并不适合
,我就讲讲网购思路。
现今大多数网店,无论有没有实力,都是淘微双修,淘宝店和微信朋友圈同步上新。
有些淘宝大店会开直播,微信群里会搞拍卖。
此外,二手平台也有一部分人为了升级,低价卖掉自己的闲置。
但很多玩法都这样——老手可以玩的很转,对于新手是大坑。
首先是占便宜心态衍生出的
买断、直款问题。
新手无法从图片中看出东西好坏(老手其实也走眼),
淘宝的七天无理由退换是你的最大保障。
哪怕买到假货,退回去就好了,买家不会吃亏。
(附赠一个少见骗局:你要看清楚你付款的那个链接本身是否支持七天无理由。)
但作为卖家不管好人还是骗子,当然希望不要折腾,所以有些人会标注一个正常价格和一个“买断价”。买断价有时可以是正常价的 7-9 折,如果你以买断价购入,就默认不允许退换。
买断价的本质,是商家用降低利润换减少退货率,但诚信的商家退货率并不高,根本用不着这一招。
且非标品类往往看眼缘,就算不受骗,如果没眼缘又不能退,就过于闹心了。
如果买断是可以理解的操作,
直款则带有骗钱的动机。
你凭着图片把钱打给对方的微信或支付宝,之后人家发不发货、发什么东西,你根本无法控制。
就算对方是可信商家,在你东西到手前,和不满意退货的时候,你会一直惴惴不安,这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损失。
非标品提供的是精神享受,直款却带来烦恼,何必呢。
当然,会中这两招的买家自己也有问题,因为买断和直款便宜很多,风险就该让贪婪的人承受。
然后是
直播、拍卖、收闲置。
花式卖东西,讲的就是唤起买家的情绪。
现在非标品类尤其珠宝,非常流行直播间卖货。主播滔滔不绝的介绍,其他买家(托儿)的竞相购买,blingbling镜头内的东西,最容易唤起新手情绪。在那个氛围下,不管东西打了什么样的灯光,做了几级美颜,你都会有过了这村没这店的心情。
老手有眼光、有经验,可以穿透美颜看本质,但新手还是不要尝试了——你既没有眼力,也不知道这家直播依存的店是否可靠。
拍卖同理——很多店家都会把不怎么样的货拿出来拍卖,起拍价也许令人心动,可在竞相叫价中,人容易有“我要赢”的情绪,那会让你最后以更贵的价格抢到并不稀罕的货。
收闲置,属于“捡漏”心态一部分。
新手总以为出手闲置的人急用钱,会以半价甚至1折出手好东西。
品牌服饰数码类也许如此,因为价格透明且随时间折旧。而珠宝玉石每年都在涨价又不占地方,出不掉大可留几年再说。
珠宝本就是奢侈性消费,有好货的家庭就算急用钱,在哪凑不出几十上百万的。
何况买闲置的人,一般是想占便宜的穷人,和这种人大量遭遇战,那点钱都补不回消耗的心力。
因此,富人极少出闲置,穷人出的闲置又不值得买。
更别说二手平台本身的问题:不需要保证金、偏向卖家、没有完整的退货机制,致使大量骗子在二手平台活跃,营造一个爱好者人设,然后张嘴闭嘴“升级急用钱亏出”。
总的来说,以上这些形式,非常不适合新手参与。
7
挑选卖家
于是,接下来就是在海量的淘宝店中,挑选出初步的“可买名单”。
在淘宝上搜索关键词,会出现很多产品,点进去后看起来都差不多,没有经验很快就会眼花。但有几个简单方法可以尝试。
首先,
要把刷好评的店家筛出去。
有些产品你看到有几十条好评,点进去一看有理有据,从服务态度到物流全部赞美一遍,买家秀一口气好多张图。
这根本就不符合人性规律——就算这个产品真的超值或绝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谁也不欠谁,买家干嘛回头写那么多话?
越贵的东西其买家越懒,如果东西没问题,大多是等待自动确认好评,而便宜东西的买家虽然闲,但容错度低,好东西他们吝于赞美,一点小毛病倒是写好几百字。
刷出来的好评,其特征是放眼看去几十条字数都差不多,以及描述缺乏细节。这样的店家我建议直接放弃。
也许一些人认为刷好评情有可原,但它涉及诚信问题。而
非标品类的新手想不被骗,就该把卖家的诚信放在第一。
第二步,
看商家过往的信誉如何。
如果一个商家没有刷好评,或者卖的是一物一图的东西(不像标品同款有好几十个),你怎么看他的信誉。
我会
点进全部宝贝,按销量排序,把对方卖得最多的链接翻出来
,在珠宝类目这个链接一般是“刷卡限额拆分付款”,或者一些用于引流量的便宜量产小件。
这种链接下面会有真实评价,你主要看买家秀和卖家描述是否一致。
真实评价的特征是有长有短,每个人语气不同,但都集中在对货本身的看法。
如果这部分评价中赞美认可居多,或买家卖家图片相差不远,就可以将这家店加入“可买名单”。
我们相信一个人的言行一以贯之,换做店也一样,之前没有骗人,后续应该也过得去。
那么有人会说,既然是非标品,就可能出现一个问题。
“我看中的货,只有这家有,而这家东西都是卖掉下架没有评论可看。”
普遍来说如果一个非标品的店,昂贵的没有“拆分付款链接”,便宜的没有“补邮费链接”,也没有任何一条评论可看,就很大可能有猫腻。
当然很小概率是对方主营实体店、微信,没把淘宝当回事,但是
新手没必要赌这个概率,天下卖家千千万。
第三步,
筛掉卖图党、仙图党、伤官老板。
展开讲讲。
卖图党,即上游另有实力商家,接受“一件代发”形式,这些代理把图片转到自己店里,加上一层差价。如果卖掉,老板销库存,代理赚差价,皆大欢喜。
但作为顾客就不欢喜了,有些卖图党很黑,加价超过原价,这尚在其次。关键是他们手里不压款不压货,客观看就是没有信誉,你要退换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想办法拒绝。
这种代理很好分辨——你就看他的货物照片,是否全店都是同一个模特,同一个(或一处)背景。
卖图党不会只卖一家图,到处转图的结果就是一个店里有无数不同风格照片背景,遇到这样的,就算他有一千件好货,你也直接叉掉好了。
仙图党很好理解,卖家照片刘亦菲,买家到手罗玉凤。
这种只要是正规店家,直接退货即可。我要讲它背后利用什么心理。
珠宝玉石,自有其迷人魅力。西方世界有人说,为一颗深邃的红宝石人们会陷入疯狂。翡翠在东方也是一样。
就算你买到仙图党的货,到手之后会觉得“好歹是个翡翠,还挺绿,不然留下好了”,仙图党利用的就是这种珠宝本身的魅力。
而在珠宝界色差一分、价差十倍,阳绿价格买苹果绿,那就是大药。
此处,就需要心思坚定了——图片什么样,东西就必须是什么样,否则就是大价钱买了破烂。(你不能是个色盲)
伤官老板,是我用玄学术语描述的一类人。
简单说,就是那种巧舌如簧、擅长忽悠、讲故事、不踏实的老板。这种人一般没有诚信可言。
如果以玄学十神论,做买卖的,最好是财星老板,言辞朴素、专业扎实、能存会赚、诚信为本。
这样描述很多人还是不会明白,我贴两张货物描述,就很清晰。
(点大图可看清)
很显然,左为伤官,通篇感性描述讲故事,关键信息极少,避重就轻,纹裂说成筋绺。又以一堆诉苦和打压,不接受退换货,把违规搞得小清新。
右为财星,清晰写明所有货物和自身的关键信息,明确保证图物一致,写描述的时候,虽然想说几句好话但言辞比较匮乏。
讲参数当然不如讲故事吸引人,伤官也有伤官的活法,但作为买家无论你买什么非标品类,都要养成分辨伤官的习惯,前者虽然天花乱坠令人心动,卖药可能性却比后者高百分之五百。
第四步,是
不可忽略的情绪价值。
以前讲分辨服务业专家的时候,我们讲过,永远不要向专家要情绪价值。
但
买卖货物是另一回事,卖家理当和气生财。
这其中的区别我现在还说不清楚,但目前为止的经验告诉我,在买之前态度就很差的店家,你最好删掉。
买昂贵非标品类东西的人,一般也不会向卖家要情绪价值,但即使这群人,也很容易陷入一个圈套——
有些商家用打压培养顾客的讨好型人格。
你可能揣着钱,但在这个领域是新手,此时你以你的知识询问商家货物细节,有些商家会说出这样的话:“你懂不懂xxxx啊?!”紧接着就是一堆你似懂非懂的胡诌,让你气势先矮三分。
其实这种就是布的伎俩,先打压,再主导,最后你会产生“我爽快买下才能显得自己懂吧”想法。
这不仅是布不布的问题,买昂贵非标品,更要讲气场合不合。在这个领域,我建议大家再坚定一些:
购买之前,说话让你不舒服的商家,直接删除。
购买之后,则刚好反过来。
当你购买之后,对货物本身有疑问,有理有据提出质疑的时候,态度比较激烈的商家,才比较可以信任。
须知清白人被冤枉,第一时间都是愤怒,而真货被质疑,诚信商家变脸情有可原,反而是笑嘻嘻解释半天的老板,有点不合常理。
这一处不展开讲,我贴一张正常商家对我质疑的回应:
8
收货方法论
走到这一步相信你已经有了一定购物经验,手里也有了一份可买清单。
接下来,如果你买的是珠宝,应当展开
同品类海量购买。
比如你打算选购一条绿镯,此时可以把清单所有店里你看中的这个品类都拍回来,
平行品鉴。
(当然,需要比较多的闲置资金。)
这个过程极其高效,你会快速建立对这类产品的直观感受,个人对本产品的真实口味,各家店价格高低对比。
而且,你会知道你在本品类的预算合不合理——买一条不好你可以说是眼缘,同价位三五条都看不上,那就提升预算吧。
接下来不断重复购买退换即可。
商家当然不太喜欢这种行为,但好在这只是“成为玩家”的必经过程,会这样做的人并不多。
在这个阶段,由于是新手,会留下很多普货,珠宝界的普货其实都不值钱,也不会升值。
老手都劝“用你买五件的价格买一件”,但从新手过来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眼力经验预算都是逐步提高,必经过程省不掉。
但此环节我有一句很重要的话:
犹豫留不留的,都不留。
黄金有价玉无价,讲的就是眼缘,而不只在价格品质。除非某样东西你一见钟情,否则都不值得留。
有缘分就有无缘,此过程你一定还会遭遇那种店家:他诚信、货多又好、态度也很好。但你买了多次,总是退换折腾。
这就叫无缘。把这家店删了吧,不要再在这家浪费时间。
最后,每个非标品类在国内都有活跃的论坛,你可以把自己的东西发上去供大家评判,这也是快速明白买亏买赚的方法,当然,这仅供真的很闲的玩家。
9
结语
说是选购指南,但写到这里,好像变成了“非标品类入门玩家”指南。重点在玩,不在买。
常言道,玩物丧志。
七千字,讲这么多玉石选购的细节,显得我真的很闲。
其实是先丧志才会玩物的,毕竟干不动活儿的时候,购物是花钱就能满足的乐趣。
不过我的心态是“钱都花了,得榨出油来”,把这半年吃过的大小药总结一遍,我这些药就没白吃。
无论珠宝玉石、酒、艺术品,都属于人群中的小众消费,但总有人会需要。
半年前刚开始玩的我,应该会很需要这么一篇,所以我就写了。
希望对(大概挺有钱的)你有启发。
微信改版后
我们经常失散
要查看你之前错过了什么
请点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