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众号改变了规则,推送不按时间顺序,如果不想错过《
思维纪要号
》的文章,请设“星标”并且经常点击“在看”,感谢大家支持!
本公众号是《思维纪要社》的备用账号,通道↓↓↓
所有内容都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感谢理解
全文摘要
首席经济学家讨论了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重点是通货紧缩和需求不足。虽然当前通胀率符合市场预期,但长期低通胀问题凸显供需不平衡,需求端需刺激以提振消费者信心,尽管效果可能不立即显现。市场对政策刺激反应谨慎,对
2025年经济规划持观望态度。讨论触及房地产市场、消费和出口挑战,强调低收入家庭支持对提振消费的关键性。此外,分析了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的潜在影响,及中国可能采取的报复措施,包括货币贬值、关税反击及利用全球供应链地位,如稀有金属和稀有土的限制,全面覆盖了当前经济形势与未来政策走向的市场预期。
中国经济学家分析低通胀问题与需求侧刺激
首席经济学家表示,中国持续的低通胀反映出需求与供给失衡,建议政策制定者应侧重于提振消费需求。他提到,尽管刺激措施能有效促进消费,但其效果需要时间体现,因从工厂销售到商品价格有延迟。对于通胀前景,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将转正,但此过程可能受到投资者悲观预期的进一步延缓。
中国投资者情绪及政策展望
在华访问期间,观察到不同时间点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看法差异。十月和早期十一月,部分在岸投资者因认为高层变动后会有更多刺激政策而变得乐观。然而,到了十一月末,尽管他们仍比离岸投资者更加乐观,但已开始对未来的政策刺激效果感到不安,尤其是对二零二五年的政策规划是否能像预期那样积极表示疑虑。讨论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预期和可能的信号传递,指出政策制定者倾向于发布模糊的声明,以稳定市场,但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和促进消费的具体财政措施仍缺乏明确细节。分析指出,投资者可能需要更多具体数据和承诺才能真正感受到政策的支持力度。
PMI数据反映制造业改善与经济结构转型
根据最近的
PMI数据,制造业有所改善,这可能与出口商为避免关税而提前下单有关。制造业的强劲表现对消费者信心和出口有积极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制造业就业机会不及服务业多。因此,关注就业市场和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消费能力成为政策重点。此外,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消费信心的影响,政策可能需要更多关注于促进消费和服务行业的发展,而非仅仅依赖于房地产。
中美贸易关系及中国可能的报复措施
讨论了中美贸易关系中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影响。假设有效关税率平均为
20%,但市场存在悲观情绪,认为实际税率可能更高。探讨了中国可能采取的报复措施,包括货币贬值、关税报复及影响全球贸易的其他策略,如利用地缘政治和供应链控制。
中国低通胀的原因是什么?
人们认为中国低通胀的原因是需求过少和供给过多之间的失衡,这表明有必要加强经济的需求侧。
PPI通胀的预期前景如何?它与投资者的预期有什么关系?
预计
PPI转正的前景是在明年下半年,低于投资者的预期。在岸投资者甚至更加悲观,预计PPI要到2026年才会转正。
在岸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前景有哪些担忧?
在岸投资者正变得不安,因为他们感觉到财政刺激的强烈信号,并对
2025年的经济前景是否会像希望的那样乐观感到不确定和紧张。
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预期焦点是什么?
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
2010年之前集中讨论经济政策指导两会预计美联储将强调对投资者的支持,尤其是在房地产和消费领域。
关于制造业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讨论了哪些最新数据?
最近的
PMI数据显示,受制造商前期出口和强劲消费品交易的影响,制造业有所改善。然而,潜在的担忧是,与非制造业服务部门相比,制造业并没有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最新的刺激措施需要瞄准哪里?
最新的刺激应该以服务、消费、劳动力市场和家庭收入为目标,特别强调帮助具有更高消费倾向的低收入家庭。
与历史税率和市场预期相比,关税的预期增长如何?
20个百分点的预期增长率低于1989-1990年期间的水平,当时实际税率翻了一番。这也低于许多在岸投资者的预期,他们预计利率在30-4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