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都是单式记账。
比如,老王家里有两头牛就在墙上画两个圈,老李家有四只羊就在墙上画四道杠。
而单式记账,大多是点对点的交易记账,比如,老王用一头牛,换两只羊,那他就会在石碑上刻上,一个圈换了两道杠。
那时,人们就已形成一个观点,只有被入账的,才可能形成财富。
此时,一个财富产生雏形就此形成:先给事物记账,大伙对这个事物产生共识,然后双方交易,事物的价值得以实现,最后就成了财富。
这个模型就是:记账——共识——交易——价值——财富。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下判断,记账,是产生财富的基础。
但是单式记账有很大的缺陷,它只能处理简单的交易。如果老王和老李村里的人都来同时参加这个交易,所有人的账本就会陷入混乱。
后来,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在十三世纪初的意大利,“复式记账”出现了。
这就不再是一个点对点的交易体系,而成为了一个网状体系。
比如说,一个公司的资产、负债、利润等因“交易”产生的信息,都计入了账本。
简而言之,就是把抽象的“资本”,变成账本中可见的数字。
而经济学家们提出,复式记账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公司集团出现,奠定了基石。
但很快,复式记账也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
首先,是金融体系越来越复杂。
交易越来越复杂、确权困难,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因此,产生了大量的中间媒介,如银行、审计、会计、法务等,普通人无法理解。
中介在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中心化的账本系统,但却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和易丢失的问题。
其次,随着信息大爆炸,很多新式资产出现,却无法纳入账本体系中。
最明显的,就是数字资产。
如数字音乐、数字图像,也包括用户数据和数字货币。
但在目前的记账体系中,数字资产的价值只能粗略的计算出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记账”。
所以我们对一些前沿的互联网公司,永远是“看不懂”和“测不准”状态。
△
P2P种子下载网站“海盗湾”是现行记账体系无法确权数字资产而盗版泛滥的典型例子
前面我们也强调过,如果无法纳入账本,就无法交易和估价。广大的数字资产,都被割裂到财富体系之外。
记账困难形成交易障碍,限制财富积累。
我们来设想一下,什么样的记账系统,才能满足未来需求,解决以上问题?
首先,它必须是属于数字世界的,能精确的记录下数字资产的价值。
其次,还要实现数字资产的流动,畅通无阻。
因为数字资产流动有频次高、金额小、碎片化等多个特点。
最关键的是,这个记账系统,要值得信任。
实际上,如果只是前两个要求,下载神器电驴就能完美实现:种子,P2P,点对点,共享。
但是电驴,并没有“信任”的约束,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下了一夜《7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结果却是打码葫芦娃”的段子。
如何才能构建信任?
一个新时代的账本体系,呼之欲出。
复式记账出现后仅仅几百年,我们就迎来了一个新的记账时代。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密码学和计算机科学取得巨大进展。
以2009比特币出现为标志性事件,一个全新的“账本+通证”的记账体系,登上历史舞台。
在比特币世界里,是如何实现信任的?
首先,它把账单给所有人一份,有了争议,大伙就拿出来对账,少数服从多数。
其次,它用激励机制鼓励大家一起来监督,剔除胡作非为的节点,使不诚实的东西无效。同时,又通过加密锁定有效记录,永远不能修改。
而奖品,就是“比特币”;这个信任的模式,就是“工作量证明( Proof of Work)共识机制”,它有更熟悉的名字,就是挖矿。
区块链技术的信息加密和去中心化共识,比较好地解决了数字资产的价值记录和交易问题。
更进一步的是,这个记账体系,不仅效率超强,还可以将资产无限切割。
说起来,这个分布式记账才刚刚出现在人类社会,尚处在婴儿阶段,真正实操的案例并不太多。
但却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比如,以太坊上的应用Decentraland,这是类似于《我的世界》一样的虚拟游戏,建立了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