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造就
发现最有创造力的思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联社AI daily  ·  “支付宝崩了”,回应来了! ·  4 天前  
财联社AI daily  ·  “支付宝崩了”,回应来了! ·  4 天前  
冷眼局中人  ·  红巨人暴打空头 ·  4 天前  
冷眼局中人  ·  红巨人暴打空头 ·  4 天前  
调研纪要  ·  涨价全面扩散 ·  4 天前  
启四说  ·  突破前高,继续看好这个方向! ·  1 周前  
启四说  ·  突破前高,继续看好这个方向!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造就

程序员让开:硅谷将会是物理学家的天下

造就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1-20 21:04

正文

奥斯卡·博伊金


奥斯卡·博伊金(Oscar Boykin)认为,现在可不是当物理学家的好时候。


他曾就读于乔治亚理工学院物理系,2002年拿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


四年前,物理学家们借助瑞士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了科学家在上世纪60年代就预言存在的一种亚原子粒子(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玻色子没有推翻宇宙理论模型,没有改变任何东西,因此并没有为物理学家设置新的难关。


“只有当物理学不太理想的时候,物理学家才有用武之地,现在可供我们改进的余地并不多,”他说,“这让人感觉很没劲。”而且,收入也不理想。


于是,博伊金离开了物理学界,他去到硅谷,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在他看来,做软件工程师正当时。


博伊金就职于帮助商家在线收款的初创企业Stripe,一家估值高达90亿美元的公司。


他参与构建并运营从公司服务中收集数据的软件系统,并预测这些服务未来的状况,包括诈骗交易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发生。


由于此类预测需要极强的数学和抽象思维能力,身为物理学家的博伊金便成了理想人选。


与其他物理学家不同,博伊金所处的环境还为他提供无尽的挑战与可能,而且薪酬相当不错。


如果将物理学和软件工程比作亚原子粒子,那么可以说,硅谷已成为两者对撞的领域。除博伊金外,Stripe公司还雇有另外三名物理学家。


去年12月,通用电气收购机器学习初创企业Wise.io。当时,通用电气CEO杰夫·伊梅尔特(Jeff Immelt)就曾骄傲地宣称,该公司的物理学家济济一堂,最值得一提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天体物理学家乔书亚·布鲁姆(Joshua Bloom)。


这也并非有意为之。“我们没有处心积虑地去找,”Stripe总裁、联合创始人约翰·科里森(John Collison)说,“这是水到渠成的事。”


因为从结构和技术上讲,互联网公司的需求和物理学家的技能组合越来越匹配了。


顺理成章之事


当然,从计算机科学萌芽之初,物理学家们的身影就活跃其中,就像他们活跃于其他任何领域一样。


约翰·莫齐利(John Mauchly)是ENIAC(早期的计算机)的设计者之一,他就是名物理学家。C语言之父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也是。


对物理学家而言,挺进计算机技术领域恰逢其时,还有赖于机器学习的兴起,即机器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学会完成各种任务。


这一波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新浪潮,简直是为物理学家量身定制的。


该行业当下最推崇的神经网络技术,实质上就是超大规模的数学计算,主要是线性代数和概率论。


计算机科学家不一定有这些领域的背景,但物理学家必备这些知识。


“对物理学家而言,唯一比较陌生的就是如何优化及训练神经网络,但这些都相对简单,”博伊金说。


克里斯·比肖普(Chris Bishop)主管微软位于英国剑桥的研究实验室。三十年前,他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当时,神经网络的前景刚开始在学术领域显现出来。他就转行做起了机器学习。


“物理学家进入机器学习领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他说,“比进入计算机科学领域还要顺理成章。”


为挑战而来


博伊金说,十年前,老同学们一个个都投身金融界。在华尔街,物理学家的技能组合也适用于预测市场走向。


一种关键工具就是布莱克-舒尔兹模型(Black-Scholes Equation),它被用来确定金融衍生品的价值,也参与酿成了2008年的金融大崩溃。


而今,博伊金和其他物理学家们表示,更多的同侪转向了数据科学和其他的计算机技术领域。


2010年以后,物理学家们纷纷进入顶尖的科技公司,参与构建所谓的大数据软件,处理成百上千台机器的数据。


在Twitter,博伊金就参与构建了名为Summingbird的大数据软件。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系结识的三名物理学家创办了初创企业Cloudant,也是构建类似的软件。


物理学家知道如何对付数据——Cloudant的三位创始人在MIT就负责处理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巨量数据。


构建这些巨大的复杂系统,离不开物理学家独有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一旦系统建立起来,又会有无数的物理学家参与其中,使用系统所驾驭的数据。


在早年的谷歌,巨型分布式系统的关键构建者之一是斯坦福大学弦理论博士尤纳坦·臧格(Yonatan Zunger)。


当初,凯文·斯科特(Kevin Scott)加入谷歌广告团队,负责从谷歌全网抓取数据,并以此预测哪些数据可能获得最多点击。


为此,斯科特雇佣了不少物理学家。机器学习具有极强的实验性质,这和物理学家的技能组合极为相契。


这是物理学家区别于很多计算机科学家的地方。“这几乎就是实验室科学,”斯科特说。如今他在LinkedIn担任首席技术官。


大数据软件已成家常便饭。Stripe正使用博伊金曾参与构建的系统的开源版本;其他无数企业的机器学习模型也在其帮助下,驱动着各项预测。


因此,物理学家的硅谷之路越走越宽。


在Stripe,博伊金的团队里还有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哈佛大学的物理学硕士和MIT的物理学学士。


他们因技能对口和薪酬优厚加入这个团队。正如博伊金所说:“科技领域的薪水可以说高得离谱。”但他们也是看中了无数有待攻克的难题。


未来


今天,物理学家们进军硅谷企业。在未来的许多年,类似现象还会进一步蔓延。


机器学习不仅仅会改变数据分析的方式,还会改变软件构建的方式。


眼下,神经网络已经在重塑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以及软件界面的本质。


正如微软的克里斯·比肖普所说,软件工程正在从基于逻辑的人工编程,转移到基于概率和不确定性的机器学习。


谷歌和Facebook等企业将开始以这种新的思路重新培训各自的工程师。继而,计算领域的其他企业也会纷纷效仿。


换言之,物理学家向硅谷工程师的领域挺进,这标志着更大的变革正在酝酿之中。


很快,硅谷的工程师都将反其道而行,向着物理学的疆域大规模进发。

 

翻译:雁行

来源:Wired





伏彩瑞 | 中国教育散不去的霾 

龙伟 | 互联网下半场的仗该怎么打?

谈婧 | 为什么Uber能让你心甘情愿当个老司机?

董飞 | 未来每个人的教育都是AI设定的

陈华伟 |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时间?

陆铭 | 上海的经济正在“香港化” 

叶敏 | 把自然装进建筑,让空间流动起来

刘康平 | 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计算思维?

点击标题 查看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