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群学书院
群学书院由南京大学学者举办。秉承百年学府悠远文脉,依托全球领域智库资源,定期举办各类专业课程、沙龙、研讨、参访。传播多元文化,共铸人生理想,为创造健康社会不断前行。总部地址:南京中山陵永慕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视觉志  ·  修了30年导弹,他成了最炸的脱口秀演员 ·  2 天前  
玄鸟书屋  ·  《老子》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4 天前  
舰大官人  ·  临卦,至于八月有凶? ... ·  5 天前  
黄昏即景  ·  9.16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群学书院

郑也夫:人类只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应该结束了

群学书院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6-19 08:57

正文

2017年6月3日,郑也夫教授在群学书院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不断做物质加法——为家里添置冰箱,买回电视机,配齐洗衣机,再买辆车……从一无所有的状态到“全副武装”的过程,确实能给人幸福的感觉。


“但现在,物质空前丰富。在一个万物俱备、什么都不缺的年代,占有物质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获得长久的满足。在新的时代,比起金钱和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从实物中获得的满足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但是我们宝贵的经历以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将永久地入驻我们的生命。”


这是日本作家本田直之在畅销书《少即是多》中的观点。而早在十年前,中国社会学家郑也夫就已经预见到在物质富足之后,人类社会将要发生的变化,他称之为“后物欲时代的来临”。


6月3日,郑也夫携新版《后物欲时代的来临》,做客群学书院永慕庐论坛,纵论消费社会的衣食住行,在他看来,温饱满足之后,人类幸福感与物质增长的关系应当越来越小。




点击收看讲演视频实录

(时长47分,建议在wifi环境下收看)



讲演实录:后物欲时代的来临

文字整理 | 吕新月

图片视频 | 刘青


01、舒适、牛逼、刺激

在我看来,人有三种追求:舒适,牛逼,刺激


舒适,就是排除了生理上的痛苦,没有饥饿、寒冷、性欲的长期饥渴等等。温饱曾经是不易得到的东西,所以舒适的满足也曾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


第二种需求我称之为“牛逼”。这种追求体现了人的生物本能,用一个较为雅驯的词来讲,就是“炫耀”。在动物那里,炫耀是为了追求异性,比如具有长而且绚丽尾巴的雄孔雀更容易获得异性的青睐。进化到人这里,炫耀转变为追求更广泛——兼容同性和异性——的承认。


第三项追求是刺激。在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刺激在现代社会种日益成为人们的主要追求。当生存竞争非常严酷的时候,生存本身就很刺激。设想一下,狩猎时代,所有的男性都要一起打猎,这是一件何等刺激的事情。当他们承受了这种巨大的刺激后,回到家里便只想享受安全和舒适了。与此相反,现代生活中温饱问题被解决,因为生存而经受的刺激小了,对刺激的需求反而就提升了。曾经艰苦的生活状况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而现代的生活状况则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温饱和安逸获得后,空虚无聊已经压倒物质匮乏,成为今日西方和未来全人类的首要问题。


面对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们捡起来的是那个祖先时代解决生存问题的手段——物质资源。鲍曼引用卡罗尔对现代消费的嘲笑:当下社会的精神特质宣告:假如你心情低落,那就吃。


这并不是玩笑。这是当今这个消费社会的真实形态。接下来,我会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分析这种把物质消费奉为圭臬的生活方式的荒谬之处。


郑也夫在永慕庐群学书院


02、

食物是生命中最基础的东西,也是最物质的东西。在以往的漫长历史中,饥饿始终伴随着人类,死于饥馑史不绝书。而现代人面临“食”这个问题,却显得异常纠结,想吃又不能吃,努力克制又很难控制。


历史上,我们的祖先曾长期生活在匮乏之中,从来没有长久地置身于食品充裕的环境。相反,他们发自本能贪吃不但不是问题,还具有进化上的优势。因为在物质普遍匮乏的生活中,往往是饥一顿饱一顿,所以一旦遇到食物就会尽可能地多吃多储备,以便度过日后的饥饿。时至今日,我们和祖先在“好胃口”这一点上没有本质的变化,但是所处的环境却大不一样了,因为今天的食物太丰盛了。


实际上,食物一方面具有实用性,另一方面具有象征性,可供炫耀。食物是祖先炫耀的利器。两个部落的首领见面,一个来到另外一个的领地做客时候,主人一方一定会把所有的肉和水果都摆上来——这是一种炫耀。


为什么食物可以炫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稀缺。因为稀缺,所以有权势的人能够获得,而没有权势的人无法获得而又渴望获得。所以美食从来都是富人、有权势的人炫耀的利器,一直到今天。但是他们不知道,今夕何年,不可以再用食物炫耀了。过去请客请你吃肉,你会说“哇,真是慷慨”,但是现在,谁家吃不到肉呢?


讲演现场


那么食物的炫耀价值,还有没有增长的空间?我可以给大家一个断然的回答:没有。


为什么没有呢?首先当然我们的胃口是有限的,其次,从进化的角度说,过去亿万年的时间里,人类已经把自然中能够变成食物的植物和动物全都加以驯化、端上了餐桌,能够长期享受的更美味的东西已经很难再找到,食品本身已经没有价值提升的空间了。


那既然没有提升怎么还卖的这么贵呢?中秋节时候八千块钱一盒的月饼,巴结领导时候两万块一桌的酒席,食物真的值这么多钱?根本不可能。但是不到这个价位,怎么能够体现出我“真心实意”?所以是一定要这样的。如果按照货币忠实度量的话,食品本身质量提升是不能被接受的。


实际上,这样一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勾当造成了一种财产的再分配。赚到钱的人高价购买食品,只是将自己的利润转移给了食品开发商而已。


此外,统计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恩格尔系数,也就是食品在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过去的中国恩格尔系数比较高,因为当时物质资源比较匮乏。而现在这个数字在逐渐降低。经济学家所说的消费拉动经济、促进就业,并不完全正确。消费如果只是吃的话,实际上是我们自己遭罪。所以吃的消费最能够突出地体现过犹不及。


讲演现场


03、

在消耗物质的生理能力上,穿与吃截然不同。吃是恒量,哪怕再有钱,胃口再好,吃多了我们会觉得不舒服,它有生物上限,但是衣服不是,只要有钱,人们可以买无数衣服,衣服对经济增长的提升空间,似乎大大超过食品。但是回过头来注视服装占消费总额比例的历史变迁,却并非如此。


从1992年至2003年间,中国城市服装消费百分比从14%下降到10%,农村则是从8%下降到6%。为什么消费服装的生理制约远比消费食物小,在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却与食物相同——都在下降呢?看来,所谓的“服装消费增长不受生理约束”,在逻辑上成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突出。


为什么?因为这是由时尚的特征决定的。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说:时尚总是只被特定人群种的一部分人所运用,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在接受它的路上。一旦一种时尚被广泛地接受,我们就不再把它叫做时尚了。……时尚的发展壮大导致的是它自身的死亡,因为它的发展壮大即它的广泛流行抵消了它的独立性。


讲演现场


确实,时尚不断变化,催促人们不断购买衣服以便紧跟时尚节奏、吸引他人的目光。但同时,时尚也制约着服装消费,人们并没有买很多。因为时尚像一个肥皂泡,当然可以被吹得越来越大,但是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肥皂泡就会破掉。万分之一的人在穿的品牌叫时尚,而百分之一的人在穿的就只能是烂大街了。如果同样的款式一次性买20件,可能还没等到你把第10件拿出来穿,时尚就过去了。


首饰也是如此。我们为了吸引别人的目光而佩戴首饰,但是在这个不需要多少技术就可以比真还真的“高仿时代”,有多少人在乎你的首饰到底是不是真金白银呢?难道他还会亲自来摸一摸吗?所以,买假首饰,别人看着不错,自己走在路上也安全,遇到拦路抢劫的大不了摘下来送他,反正是假的,丢了也不可惜。


对于现代人而言,服饰早已不是避寒保暖的工具,而是一种用来乱人耳目的道具。何为道具?上了舞台就穿,下了舞台就扔。质量好不好,是不是稀有,没有人在意。


未来的服装是道具的时代,所以也不具有不断提升的空间。


点评嘉宾南京大学朱虹教授


04、

我是老牌的反对发展轿车的学者。1994年,中国两个学者,一个是我,一个是何祚庥院士,撰文反对发展轿车。何先生作为物理学家,反对发展轿车主要是从能源和环境污染的角度出发,但是我反对的论据要宽泛很多。

在我看来,在大都市里发展轿车,一定会引发“体积革命”。因为如果人人都开私家车,那么一定会发生严重堵塞,欲速不达,所以必须是合乘——几个人一起拼车、或者大家坐公交车,再或者就是开小体积的轿车。


那些鼓吹发展轿车的人,认为轿车是一个龙头产业,可以带动很多其他的产业,比如钢铁业、玻璃业、橡胶业等等,这样我们国家的经济就会增长,人民生活就会幸福。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日本造车确实赚了很多钱,因为他们起步早,造出来的车卖给全世界;而中国起步晚,造出来的车大部分都要卖给中国人。不错,发展汽车产业能够拉动很多产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普遍而言似乎是多了一些。但是我们多出来的钱都用在买车上,买车后还要保养维修,到最后和没有发展汽车产业相比,我们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更多的红利。


很多人喜欢把GDP和收入当成生活的指标,这不对。GDP是有很多黑洞的,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在轿车问题上,我决定用时间指标和空间指标来论证,发展轿车到底好不好,这是比GDP更硬的指标。


读者提问


先说空间。空间是在这个星球上对人类来说最宝贵的资源,二战之所以发生,不正是因为一些非常要强的民族对于自己生存空间不足感到不满吗?空间如此宝贵,所以争夺空间的成本才如此高昂,生存空间一寸也不能被夺走。随着人口增加,空间只会越来越小。


世界第一大轿车城洛杉矶的城市空间是怎样安排的呢?1/4的空间给了公路,第二个1/4的空间给了停车场。整个洛杉矶拿出了1/2的空间来伺候轿车。街道原本是可以非常惬意的,人们在街上散步,孩子们在街上玩耍,这一切都随着汽车在城市内的风驰电掣而逐渐消失,公共空间被汽车所占有,再也没有露天的咖啡馆和茶座。这是空间的帐,很显然,不值当!


再来算算时间的帐。买一辆车的花费需要你工作多长时间才能支付的起?而使用公共交通所耗费的时间,无需计算,一定会小于你的购车成本。买车之后开车上下班,一旦遇上堵车,汽车可能比自行车还慢。而如果选择坐地铁,我可以在地铁上读小说、看报纸,你的时间将是零消耗!


据一位当代作家伊里奇的统计,美国人每年的生活中有1600小时与他的轿车有关——为买车而工作的时间,为买汽油而工作的时间,修车的时间,实际开车的时间。换算下来,平均每天大约为轿车支付4小时23分钟。每个人减去睡眠、吃饭等生理必要时间,每天还有14个小时的有效时间。其中的三分之一竟都被轿车这一项吞噬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轿车是现代“耗时性”消费的象征。所以古德尔说:


消费不是自由时间的朋友,而是休闲的对立面。


讲演现场


05

高价的住房对社会的伤害是致命的。看看现在的大学生,即使是从北大、南大这样高等学府毕业的学生,真正有“梦”的人很少,年轻人特有的那种狂妄早已不知所踪,没有人说“我的梦想是做科学家”、“我的梦想是做哲学家”、“我想研究古典学”、“我想研究数论”。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他们再过几年要结婚,结婚就要买房,房价这么高,最起码也得找个月薪两三万的工作吧,否则我怎么买得起房?一个民族最该有梦想、最该有冲劲儿的年轻人就被这些东西束缚住了,这是极其可悲的事情,这是精神的癌症。


郑也夫在讲演中


那么对农民工而言呢?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工人的生产不仅要为资本家创造财富、创造再生产费用,还要再生产出下一代工人。也就是说公司给工人发工资不仅是为了让他吃饱了饭明天还能接着干,而是要给他吃饭钱、住宿钱、结婚娶媳妇的钱,以及培养出下一代工人的钱。


而现在中国的现状是,农民工根本无法在城市里买房,只能把自己的孩子送回农村,由爷爷奶奶用廉价的费用来生产出下一代工人,然后下一代工人再进城……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


总结起来,温饱问题解决后,我们的快乐与物质增长、收入增长的关系越来越小。消费貌似自由,但其实只是在商人精心策划的环境中的行为。但是物质消耗永远是有限的,吃喝玩乐,“吃”和“喝”有恒量的约束,只能通过“玩”,“玩”是无限的。这里的游戏观是广义的游戏观,满足人类的炫耀本性要靠多元的社会,多元的社会要靠每个人做不同的游戏。


群学书院运营总监陆远博士与郑也夫教授


点击即可延伸阅读


1、总有一些理想,可以超越动物性的欲望

2、真正的成熟,是不再羡慕别人的人生

3、凡事追求有用,才是最可悲哀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