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医典
靠谱、实用、有趣的医学健康科普,就在腾讯医典。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医典

人死之前,为什么会“回光返照”?真相是……

腾讯医典  · 公众号  ·  · 2024-07-09 07:55

正文

“继续治疗的意义可能……不大,你们家属要准备好一些事了。”病房外,医生对王大爷的子女遗憾地说到。


这或许是每个人,最不想从医生口中听到的话。


但第二天,王大爷却突然有了精神,甚至食欲大增,破天荒地吃了一大碗饭。


家里人都很高兴,仿佛看到了希望,以为王大爷会逐渐恢复。


不料,几天后,王大爷却不幸离世。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真的有传说中的“回光返照”吗?


典哥也找了网友们的一些真实经历。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走到尽头之时,而“回光返照”可能是生命最后的闪烁。



在医学上,“回光返照”指的是人在临死时出现精神短暂性兴奋、病情似乎有所好转的一种反常情况 [1]


虽然看起来,病人似乎情况突然“好转”,但,这并不是身体恢复的迹象。


国外科学家们汇总了83个曾经报道过的“回光返照”的病例,发现这些病人主要身患脑部疾病 (比如脑部肿瘤、休克、痴呆、脑膜炎、精神分裂症或者其他情感性疾病等)


回光返照发生的原因,可能主要与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有关 [2]


(来源:wikiwand)


人在濒临死亡的时候,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精密调控下,通过HPA轴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和交感肾上腺轴,给肾上腺的皮质和髓质发出信号,分泌激素。


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其中, 糖皮质激素能“救急” ,通过抗炎症、抗毒素、抗休克、抗过敏等作用,迅速缓解症状,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


而髓质则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它们能起“抢救”作用 ,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挽救休克病人。


所以,即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大脑都在调动全身一切“急救措施”,来“尽力挽回”。


不过,这种应急措施,在生命垂危的个体身上很难长时间持续。



此外,还有种解释认为,人的细胞内有一种能够储能、供能的重要物质叫三磷酸腺苷 (ATP) [3]


(来源:Life: The Science of Biology)


当人体遇到强烈刺激,如外来细菌病毒入侵、巨大应激甚至濒临死亡等严重情况时,ATP会迅速转化为二磷酸腺苷 (ADP) ,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


这种能量使机体各系统、各器官迅速获得强大动力,人就会突然表现出异常的活力,如神志突然清醒、四肢力量增强、食欲增强。



但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回光返照”,都如同昙花一现,给予病人最后一些光亮后,将其淹没于一片黑暗中。



死亡,向来都是沉重的。


“回光返照”是身体对世界的眷恋,也是我们和亲人最后告别的机会。


大多数情况下,死亡并非突然发生,而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自濒死期开始,死亡还要经临床死亡期,直到最终的生物学死亡。不过这三期之间无明显界限。


在濒死期往往会有以下症状,也被称为临终状态 [4]


意 识



临终者往往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或消失,开始嗜睡;继而出现木僵状态,最后陷入昏迷。


小贴士


家属可以将他患者置于安静环境中,做好陪伴。




喉 咙



临终者的喉咙往往会发出“呼噜呼噜”音,这是因为他们的喉头肌肉松弛无力,无法将聚集在喉头部的口腔分泌物吞咽或排出,导致在呼气的同时喉部肌肉震颤会发出喉鸣。


小贴士


家属可以将他的身体翻向一侧,或将枕头抬高一些。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皮 肤



临终者的皮肤往往又湿又冷,同时又十分敏感,更容易感知“重量”。


小贴士


家属可以适当给他盖一些轻薄被子,但不要盖太厚,这是临终患者难以承受之重。




进 食



病人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基本的吞咽功受阻,所以会拒绝进食。


小贴士


家属可以用棉签蘸一点水,保持病人口腔湿润就好。




排 泄



濒死期的病人意识混乱,经常大小便失禁。


小贴士


家属要及时清理,擦拭干净,并更换好衣物、床单。




行 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