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债券通的概念是在2016年1月被提出来。港交所将债券通纳入到了2016~2018年的战略规划,并将其作为未来互联互通策略的重要一环。
与目前的沪深港通不同的是,沪深港通同时开通南北向交易,而“债券通”初期先开通“北向通”,即境外投资者经由香港投资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未来将扩展至“南向通”。沪深港通设有每日额度,“债券通”无额度限制。
在国际市场上,以债券为主要构成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是规模最大的资产类别,债券市场的规模远大于股票市场。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球债券市场总规模为近100万亿美元 ,全球股票市场规模为 67万亿美元。以全球第一大债券市场美国为例,截至2016年底,美国债券市场余额为39.4万亿美元,是当年美国GDP总量的210%。
中国债券市场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债券市场之一,在过去五年,中国市场以每年21%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总市值达8.4万亿美元(截至2016年底),仅为GDP总量的75%,无论是参照美国等发达市场的情况,还是根据中国自身的债券市场发展规划,中国债市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而且,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才刚刚起步,截至2016年底,境外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债券总值仅为8526亿元人民币,占比约2%,远低于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的平均水平。2016年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SDR),占比达到10.92%,这不仅为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了提供新的动力,也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参照指标:如果中国债券市场上的境外投资者持有占比上升到10.92%的水平,中国债市的开放无疑就大大提升了一步;同时,境外投资者持有占比的上升,也会相应扩大中国债券市场价格的国际影响力,因为这些境外投资者的交易和结算都是最终在中国在岸的金融基础设施完成的,真正能通过吸引外资来提高中国在岸债市基础设施的国际参与程度。
从美国、日本等国货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来看,一个成熟开放的债券市场往往是大国金融市场崛起的一大标志,也是一国货币国际化成功的基础条件。因为,只有当国家具备一定的经济和金融实力后,外国投资者才有信心大规模地投资其债券市场;也只有当外国投资者广泛使用该国货币作为金融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上的投资计价货币和储备计价货币时,一国货币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
可以说,中国债券市场的成熟和开放,是中国经济和金融实力不断提升的标志,也是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的“神器”。“债券通”将创造性地方便更多海外投资者通过香港投资内地债券市场,为内地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迎来一大突破,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