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建筑师的非建筑
感动你的,必先是感动我的。中国设计/艺术/视觉媒体领航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园  ·  DeepSeek核心论文全译本:DeepSe ... ·  6 小时前  
哲学园  ·  牺牲之国:美国政制的神学基础 ·  4 天前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地学人生】痛而不言是历练,笑而不语是成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建筑师的非建筑

建筑师在魔都设计了一个树屋,像大树的礼帽,像场地的低语。

建筑师的非建筑  · 公众号  ·  · 2018-06-02 17:00

正文

供稿:Mur Mur Lab

本文已获得授权


2018,初夏

Tree House x Mur Mur Lab




“光秃秃的树干,多冷清,我们给她带上一顶帽子吧。”

得益于空间主人何老师的邀请和AmazomKids的资助,Mur Mur Lab有机会在“一个人的美术馆”实现一个临时的儿童户外游戏装置。


从“一个人的美术馆外看树屋  摄影:Hozi



几何趣味


像一顶礼帽  摄影:Hozi

轴侧 ©Mur Mur Lab


Mur Mur Lab延续了对简单几何形空间表现的探索。树屋骨架简洁清晰:三根垂直柱支撑着不同朝向的异形环,承担竖向荷载;三根水平杆在不同高度连接到树干,抵抗水平扰动。


生成分析 ©Mur Mur Lab


白色的线条在空间中交错,以光与绿为底,像一幅抽象画。 作为围护栏的线绳被一根根穿起,是一件彩色的外衣。


树屋局部  摄影:Hozi


微展


树屋中景  摄影: Arttteeezy


树屋小小的,也像一个人美术馆外场的延展。在它临时存在的这段时间,我们为它特别设计了”树屋微展”系列活动。


微展摄影作品  摄影:Hozi


“Hozi眼中的树屋”是微展的第一场。Hozi拍摄了树屋,又将树屋照片打印在小小的相框里陈列。再透过自己的镜头反观这些小小的陈列相框。有一种循环无止,轮回生息之意。Eye in eye,这是“Hozi眼中的树屋”,也启发每个人发现心中的树屋。


微展现场  摄影:Hozi


爬上爬下看展的特别体验,好像又回到了童年。


微展现场

摄影(图一、图二):Hozi (图三) :Arttteeezy



乐园


树屋中景  摄影:Hozi


它是大树的新鲜穿戴,也是送给孩子的礼物。飘在空中,它抱住一颗大树,好像每个孩子心中的树屋梦。像鸟儿一样独立,自由,飘向空中。不占用紧凑的户外场地,也空出了看向美术馆“白房子”的视线。树屋轻又透,不阻挡初夏小雨落在地面,抬头也能看见阳光中婆娑的树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