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型产业,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5月23日~24日,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指导,中国建设报社、同济大学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杭州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建造(2024)管理创新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旨在搭建全行业研讨交流平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优势,加快培育工程建设行业新质生产力,助力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
大会期间,同步举行了企业家闭门研讨、人工智能与技术平台专题研讨、项目管理与大商务成本专题研讨、业财税融合与风控专题研讨、投建营与EPC工程项目管理专题研讨、智能建造与质量安全企项融合专题研讨、资质改革与无形资产专题研讨、行业发展专题研讨8大专题研讨会。通过专题性的交流研讨与分享,系统性展示了建造管理的前沿技术、最新方案、数字化应用场景,共商发展策略、分享创新实践、寻找未来机遇。
企业家闭门研讨会以“建筑产业的机遇与破局”为主题,从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建筑产业变革与对策、企业数智化建设、城市更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会议认为建筑业是经济社会的“稳定器”,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建筑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求建筑业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以为全社会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为使命,不断激发新动能、拓展新领域、开辟新赛道,聚力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
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颠覆着传统的业态,重构产业格局。人工智能与技术平台专题研讨会以“AI时代的技术变革”为主题,邀请了众多行业翘楚和学术权威,从AI时代的新趋势与新建造、人工智能与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智能建造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深度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为建筑全生命周期注入新动能,技术平台如何赋能建筑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如何实现深度融合等一系列行业关心的话题。
项目管理与大商务成本专题研讨会聚焦“商务创效,成本领先”这一主题,针对建筑业领域的项目管理与大商务成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的专家、学者广泛交流了研究成果、实践经验以及行业洞察,就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如何通过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来提升项目的质量和效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业财税融合与风控专题研讨会邀请了行业学者、专家、优秀企业家代表,围绕“不确定形势下的风险防控”这一主题,共同探索业财税融合与风控的新思路、新方法。会议认为随着全球经济深入融合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业财税融合与风控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业财税融合;如何优化风控管理、推动建筑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企业当前思考的重点。
投建营与EPC工程项目管理专题研讨会围绕“大基建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这一紧贴时代脉搏、关乎建筑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会议认为,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大基建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对项目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基建背景下,投建营与EPC模式可以实现项目的全过程、一体化管理,缩短建设周期、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是当前项目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建造与质量安全企项融合专题研讨会围绕“大安全背景下的智能建造创新”进行了广泛讨论。会议认为发展智能建造是加快形成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要
通过科技赋能提高工程建设的品质和效益,为社会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
会议强调,
智能建造的发展不仅要注重技术创新,更要关注实际应用和效果。要将智能建造技术与实际项目紧密结合,真正发挥其在质量安全控制、施工进度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智能建造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资质改革与无形资产专题研讨会围绕“无形资产结构优化助推战略转型”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资质改革背景下的无形资产管理与战略转型策略。与会专家认为,无形资产如品牌、专利、商誉等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通过优化无形资产结构,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资质改革带来的挑战,实现战略转型。
行业协会是连接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桥梁纽带。行业发展专题研讨会以“人工智能时代的行业协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就人工智能时代,行业协会如何在数字建造方面为会员企业“修桥铺路”;如何把握时代发展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如何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利用新技术、新应用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如何进一步推动行业向高质量、高效率、高智能化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大会还组织了现场观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