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叔快评
肿瘤学临床研究及制药企业研发评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  【医美专栏】“旧”材料的新篇章 ·  3 天前  
E药经理人  ·  2025-2030年CRO行业深度调研及前景 ... ·  4 天前  
蒲公英Ouryao  ·  FDA审评:阿托伐他汀钙混悬液第二次NDA的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叔快评

【ASH-LBA】闪耀ASH舞台,6篇LBA璀璨登场!

大叔快评  · 公众号  ·  · 2024-11-27 13:38

正文


ASH-LBA



在万众瞩目中,第66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将于2024年12月7日~10日以线下(美国圣地亚哥)及线上的形式召开。每年的突破性成果(LBA)都是ASH年会上最为吸睛的看点,今天的LBA又有哪些新突破呢? Htology血液前沿 带你一探究竟。


1


LBA1

Tafasitamab Plus Lenalidomide and Rituximab for Relapsed or Refractory Follicular Lymphoma: Results from a Phase 3 Study (inMIND)

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3期inMIND研究结果



亮点内容

⏩ 背景:

滤泡性淋巴瘤(FL)以缓解和复发的周期性发作为特征,患者需要接受多线治疗(tx)。虽然化学免疫治疗通常用于一线治疗,但随着后续治疗线数的增加,其缓解持续时间会缩短。对于复发/难治性(R/R)患者,免疫治疗方法是首选,但仍需提高其持久性。来那度胺(len) +利妥昔单抗(R)是在接受≥1线tx后被批准的常用药物。Tafasitamab(tafa)是一种靶向CD19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mAb),可以诱导直接细胞毒性并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机制。基于L-MIND研究,Tafa 已被批准与来那度胺联合用于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

inMIND(NCT04680052)是一项国际性、3期、双盲、随机、安慰剂(pbo)对照、多中心试验,旨在评估在R/R FL或边缘区淋巴瘤(MZL)患者中添加 tafa 至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该试验主要针对FL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进行了功效评估,计划的主要分析结果即在此呈现。

⏩ 方法:

年龄≥18岁的CD19和CD20(1-3A级)R/R FL患者,ECOG体能状态评分≤2,且需要在至少一种包含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系统治疗后接受进一步治疗。这些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分别在第1-3周期的第1、8、15和22天接受tafa 12 mg/kg静脉注射或安慰剂治疗,同时在第4-12周期的第1和15天接受标准剂量的 len+R 治疗,最长可达12个28天的周期。主要终点是由研究者评估的PFS,计划在观察到174起事件后进行分析。其他终点包括PET-CR率(FDG高摄取人群)、总生存期(OS)、PFS(由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安全性及至下次治疗时间(TTNT)。

⏩ 结果:

548例FL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tafa(n=273)或pbo(n=275)治疗。两组的基线人口统计学特征相似:中位年龄64岁(范围31-88岁),55%为男性,79%为FLIPI评分中高危,83%根据GELF标准具有高肿瘤负荷。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1(范围1-10),45%的患者既往接受过≥2线治疗,32%的患者在24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POD24),43%的患者对既往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耐药。

截至数据截止时,tafa组和pbo组的患者分别接受了中位12个和11个周期的治疗,19%和15%的患者仍在接受治疗,81%和84%的患者已停止治疗,主要原因是治疗完成(54%和43%)或疾病进展(11%和31%)。

中位随访时间为14.1个月, 与pbo相比,len+R联合tafa显著降低了疾病进展、复发或死亡的风险 (研究者评估的中位PFS, 22.4个月 vs 13.9个月 ;风险比[HR][95% CI],0.43 [0.32, 0.58];P<0.0001)。IRC评估也证实了 tafa 的获益( 中位PFS未达到[NR] vs 16.0个月 ;HR [95% CI],0.41 [0.29, 0.56];P<0.0001)。在所有预设亚组分析中,包括POD24患者、对既往抗CD20单克隆抗体耐药的患者以及既往接受多线治疗的患者,PFS获益均一致。 tafa组的PET-CR率(49.4% vs 39.8%;P=0.029)和ORR(83.5% vs 72.4%;P=0.0014)更高。 tafa组的中位DOR(21.2个月 vs 13.6个月;HR [95% CI],0.47 [0.33, 0.68];P<0.0001)和中位TTNT(NR vs 28.8个月;HR [95% CI],0.45 [0.31, 0.64];P<0.0001)也有所改善。尽管OS数据尚不成熟,但观察到tafa组有优势趋势(HR [95% CI],0.59 [0.31, 1.13])。

tafa组和pbo组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99% vs 99%)3级或4级不良事件(71% vs 69.5%)和严重不良事件(36% vs 32%)发生率相似。最常见的3级或4级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0% vs 38%)、肺炎(8% vs 5%)、血小板减少(6% vs 7%)、中性粒细胞减少(6% vs 7%)、COVID-19(6% vs 2%)和COVID-19肺炎(5% vs 1%)。导致停药的TEAEs报告率分别为11%和7%。总体而言,tafa组中有15例患者(5.5%)和pbo组中有23例患者(8.5%)在研究期间死亡,其中包括因疾病进展死亡的5例(2%)和17例(6%)患者,以及因致命不良事件死亡的6例(2%)患者。

⏩ 结论:

在len+R的基础上加用tafa使PFS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改善,意味着R/R FL患者的进展、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了57%。尽管OS数据尚不成熟,但观察到tafa有有利的趋势。安全性可控,与预期毒性一致。本研究首次证实了两种单克隆抗体(抗CD19和抗CD20)联合治疗淋巴瘤的疗效。Tafa+len+R可在社区和学术环境中实施,并可能成为 R/R FL 患者的一种新的标准治疗选择。


2


LBA2

Identification of Hepatic-like Erythropoietin with Enhanced Activity As a New Cause of Hereditary and Acquired Erythrocytosis

活性增强的肝样促红细胞生成素是遗传性和获得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一个新病因



亮点内容

遗传性和获得性红细胞增多症以红细胞量增多为特征。可继发于引起组织缺氧的疾病或肾间质细胞产生过多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所致。EPO是早期胎儿发育和整个成年期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因子。虽然EPO在胎儿出生前由肝脏产生,但在出生后不久,EPO的主要产生部位就变成了肾脏。在本项研究中,确定了6个与循环EPO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相关的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无亲缘关系的家族,并将这种疾病描述为一种新的分子和功能实体......

(想了解更多详情,可在文末留言想看LBA-2)


3


LBA3

Extended Treat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with Reduced- Vs Full-Dose 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 in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Recurrence

复发风险高的患者应用减量与全剂量直接口服抗凝剂延长静脉血栓栓塞治疗的比较



亮点内容

静脉血栓栓塞是一种常见的、可能致命的疾病。除了最初的3个月抗凝治疗外,将抗凝治疗延长至12或24个月可将高复发风险患者的复发风险降低至少80%,但这种益处在停止抗凝治疗后会消失。因此,指南建议此类患者进行无限期抗凝治疗。然而,持续的抗凝治疗会使患者的出血风险线性增加,最终可能会超过停止抗凝治疗后的复发风险......

(想了解更多详情,可在文末留言想看LBA-3)


4


LBA4

Andean Enriched NF κ B1 Haplotype Reduces Inflammation and Improves Response to Ropeginterferon Alfa-2b in Polycythemia Vera (PV) and 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ET)

Andean 富集的NF κ B1单倍型减少炎症并改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对罗培干扰素α-2b的应答



亮点内容

慢性炎症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其他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的特征。NF-κB在调节促炎细胞因子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PV和ET中,NF-κB通路的激活是炎症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增强缺氧诱导因子(HIFs)的活性,增加促凝基因的转录。抑制NF-κB通路已被证明可以减少MPNs的疾病负担(Laranjeira, Blood, 2024)......

(想了解更多详情,可在文末留言想看LBA-4)


5


LBA5

Outcome of Cerebral Vasculopathy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s 10 Years Post-Enrollment in the Drepagreffe Trial Comparing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to Standard-Care in Children with Sickle Cell Anemia and History of Abnormal Cerebral Velocities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