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这两天在生气,什么都没做,专心生气。生气过后给自己立了一个能做到的flag:禁言一天。如果成功的话就继续。
我发现,我在生气的时候,最管不住的就是这张嘴。伤害人的话很容易就从嘴里溜了出来,等想收住就已经晚了。这种不良的行为一定要改正。连自己嘴巴都管不住的人,何以管人生?怎么管别人?
想到青春期的女儿经常紧闭的房门,触目而又扎心。当然不缺乏这是她自己私密空间的保护。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不爱听我说话。
女儿不爱多说话,在这方面她的口德比我好的多。我却经常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好像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心无城府。
这里不讨论有城府好还是没城府好。不过我觉得这就像进入一个房间,进门后没有个遮挡的东西实在不妥当,口无遮拦是不对的。
最近越发觉得语言的力量是薄弱的。这个主要表现在改变别人,教育别人的时候。每个人做自己的事情都有自己的原因和目的。当对方心中没有虚心请教的空杯状态,你说出的话就等于废话。这个时候最好是闭嘴。
同时又发现语言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每个人对自己的短处或者在乎的地方是很敏感的。用词不妥当,可能会激起别人的怒气。比如说你今天晚上没有出去混呢。一个混字可能会让力求上进的人感觉到刺伤。
在这里,我不谈那些说话的技术。技术有千万个,但谈话的道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话说出来,对方得能听得进去,达到自己说话的目的。对方怎么能听得进去呢?这就涉及到很多心理学,营销等知识了。当然闲谈和漫谈是没什么目的性的交流,不在此次的讨论范围之内。
会说话,就得要先学会闭嘴,先弄清楚别人的意思。例如有人问我:“我觉得让孩子学中医挺好,你觉得呢?” 据我所知他是个中医爱好者,我绝对不能说中医不好。因为他背后的意思就是让我说学中医好,他只是想在我这里得到一个肯定而已。
太爱说话的人,嘴巴没有开关,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这次禁言是在找不说话的感觉,这和经常说话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当女儿在我身边蹭的时候,我就特别想说话。但意识到在禁言,想说的时候,就得把话语生生吞下去。有的家庭从小会教育孩子说话,那么孩子就会有这样的习性,从嘴巴里说出的话,都是想好,拿捏好了再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