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端的观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msd美思德发泡 ... ·  14 小时前  
秦朔朋友圈  ·  人生陷阱知多少? ·  16 小时前  
华尔街见闻  ·  2025第一家造车公司破产 ·  2 天前  
首席商业评论  ·  雷军为何会公开惦念大S?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端的观点

房子到底还能不能买?

老端的观点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4-25 23:27

正文

/ 端宏斌

沉寂许久的任志强,最近又跑出来放炮了,在杭州某场演讲上,他表示,现在就是房地产的抄底机会。不过我看了他的演讲全文,并没有出现 “抄底”的字眼,所以这两个字是编辑自己加上去的。他在演讲中透露了不少有趣的观点,我们来研究一下。

观点一:今年的一季度是全国平均房价历史上涨幅最高的

任大炮说,如果看官方的统计数字,房价是跌了,因为这些纳入统计的城市都有官方限价,你的定价不能超过他的指导价,但是,如果把全国的商品房都拿来统计的话,今年一季度是房价涨幅最高的一个季度。

观点二:东北、西部地区不能碰

如果把中国分成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话,西部和东北不能碰,因为已经没有增长能力了,现在只有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还有增长动力。

观点三:调控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由于政府的限价政策,导致开发商没办法自主定价,于是只能从成本方面想办法,本来可以盖好房子的,没办法盖了,就只能盖破一点的房子。很多房子二期三期的定价比一期还低,于是二期三期的房子质量也比一期差。

观点四:只租不售的房子给腐败提供空间

以前腐败是送钱送房子,现在可以送租赁权啊,比如在海南已经发现有几十位部长级的官员享受了 30 年的租赁权,这是一个新的腐败方式,因为房子也不是自己名下的,法院该怎么判呢?另外,万科在北京搞的那个 10 180 万租金的房子,基本租不掉。我有这钱,宁可买商住楼了。

观点五:越出政策的地方房价越该涨

就拿北京来说,搞出那么多限购政策,后来还整出一系列的保障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但你要知道,地皮是有限的,弄出那么多奇怪的房子,最终商品房的供应量就下降了,商品房肯定是越来越少了,那么房价就只能涨了。因为买得起房子的人,还是会考虑买商品房。

观点六:政府扭曲供需关系,反而导致炒房热

政府为了打压楼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结果,那就是一二手房价倒挂,也就是说一手新房的价格竟然比周边二手房还要便宜。比如说政府给你审批的价格是 5 万,可是周边二手房都卖 6 万了,这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你,只要买了这房子,就可以无风险套利 1 万,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连夜排队去摇号啊。

观点七:统计数据没法看,因为要掉乌纱帽

现在压房价是个政治任务,如果房价一直涨,市长、市委书记就要被请去谈话,所以下面人就想了个办法,把市里的房价和县里的房价结合起来,先是近郊,然后是远郊,实在不行就把周边的价格全部统计到一起,确保从数字上看不出房价上涨。

观点八:楼市如何走,要看川普

如果川普的贸易战闹得越凶,外贸这块不行了,那么房地产的打压就会放松,让开发商日子好过点,否则经济数据就会很难看。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了点松绑的苗头了。

观点九:改善需求十分强劲

这个观点也是我经常说的观点。如果谈房子有没有过剩,那么我们可以问衣服有没有过剩?我相信每个人的衣橱里都有无数衣服,每年都会扔掉很多不穿的衣服,但是你每年还会继续买,原因不复杂,因为你买得起啊,不喜欢了就换咯。

房子如果光看能否住人的话,我觉得早就已经满足大家的需求了,毕竟我们都住在房子里,也没有谁住在桥洞下,但为什么还在继续买呢?因为你对生活是有追求的,你希望住更好的房子,如果你买得起,你就会去买,就像你去买新衣服一样。

中国现在的趋势就是家庭的分裂,年轻人都想要自己住,不想跟父母一起住,这就会创造出海量的需求。北欧有 40% 的年轻人自己独居,现在中国是 5.8% ,如果要发展到 25% ,我们得有 2.5 亿户独居户。

还有人说现在都独生子女了,夫妻双方家里都有四、五套房子,将来孩子一生下来就要继承四、五套房,其实吧,等将来你的孩子长大了,他才不想要你的老房子了,因为你的老房子太破了,你就想想你自己,会要爷爷留给你的祖宅吗?不会要的,因为那房子该破成什么样啊?

观点十:城镇化红利期还没结束

2007 年, 全球 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到 2016 全球 城市 人口 40.27 亿人,农村 人口 34.15 亿人,农村人口越来越少。中国到现在 14 亿人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