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值得你继续待下去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我问你,你会怎么回答?
曾经我最佩服的一位前同事跟我说,她觉得:这家公司还有没有值得她学习的人。
从小到大,在我们都被教育着要学习榜样。上学的时候,我们要向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学习,他们是怎么学习的、用什么学习资料、怎样的作息…进入职场后,我们也是学着工作、学着和领导同事相处。
伟大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庞杜拉告诉我们,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模仿榜样。
在这个鼓励创新、强调个性的时代,极少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在模仿。但是,人们容易忽视的是,古今中外能够创新的人毕竟是少数,并且那些创新也很难说不是在模仿了N多次之后的创新。
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之人,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是在模仿,与其冥思苦想想搞个大的创新消耗时间,不如多观察这个世界,找到自己欣赏的方式并模仿学习。
毕竟,模仿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华为:先僵化,再优化,最后固化;
腾讯:最初模仿了ICQ;
微软:最初windows 界面借鉴了苹果,而苹果又是从施乐那获得的灵感;
仿生学、遗传学:模仿自然选择,从生物特征中获取灵感…模仿从来不意味着懒惰,而且懒惰导致的一昧模仿。
碰巧读到这一段,很切题:桓谭《新论》云:“扬子云工于赋,王君大习兵器,余欲从二子学。子云曰:‘能读千赋则善赋’;君大曰:‘能观千剑则晓剑’。谚曰:‘伏习象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模仿是一起学习的出发点和最主要途径。
任何技能都是模仿学习来的,从小孩学说话开始,就是一个模仿并提高的过程,人不能漫无边际的凭空想像,特别是对于技术行业。但重要的应该是在模仿的过程中去思考,进步和创新,真正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没有模仿,何来创新?只求形似而未掌握本质的模仿只是画虎类猫,就国际项目市场开拓来说,也只有钻研透竞争对手在新市场的运作方式等信息,取其精华,才能帮助自身站住脚,而没有一定的时间经验积累,更达不到创新的质变了。
对于一个初入某个领域的人来说,模仿其实是最快的入门和提升自己方法,只有在最初不断的模仿,不断的学习,才能积累经验,慢慢拥有属于自己的底蕴。
当然了,如果一味地去模仿,估计一生都不会有多大的成就,模仿到了一定的阶段就要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创新,这样才能有新想法出来,这样才会前进,才会更上层楼。总结一下就是,模仿就是在上小学,打的是基础,创新是在上大学,重在生化。
模仿是生存的最好学习方式,这方面可以观察下自然界,幼年动物物种通过模仿习得生存之道。至于创新,被喊的太多,过热的名词,创新是奢侈品,不是普通物件,能创新的群体是小众群体。不会创新也许还能生存,不懂模仿生存堪忧。
想起了一个成语“邯郸学步”,最后连自己原来的样子都忘记了。我觉得模仿是总结他人的经验,然后再加上自己的灵感。
不由得想起一部日本动漫《家庭教师》中,山本如果要继承这一代的剑术,就需要在学习前代留下的招式的基础上,然后创造出自己的招式。
模仿只是一个学习的阶段,但并不是只局限于这个阶段,而是需要用心去创新。然而,很多人只会过度模仿,而不会创新。
模仿是快速学习的一种方式,要有创造性的,有自己主见的,有新元素的去模仿。单纯的模仿,严重了就是“东施效颦”,反而更丑。轻了就是吃人家嚼过的馍,没有味了。
齐白石曾有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美国思想家爱默生也说过:“羡慕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就像模仿永远成不了经典、做不了大师一样,“模仿”得了他人的人生轨迹,却永不可能超越别人,相反,还可能迷失方向。莫不如是。
模仿是第一阶段的,有模仿才能吸收过往的经验,再加以创新,之所以现在有说模仿扼杀创新,我想是把模仿圈的太死了,如果不加过多限制地自由模仿,就会杂糅许多方面的因素,从而达到创新。要知道现在我们所理解的创新其实很多都来自于对大自然的模仿。
“模仿”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吗? 也许是的,但这只是第一步,不是吗?长按下方二维码参与赤兔讨论,一起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