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贺嘉老师
长江商学院CEO班演讲教练,500强高管私教。 原来事情还可以这样做,教你如何成为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贺嘉老师

金一南震撼演讲:做困难事,必有所得

贺嘉老师  · 公众号  ·  · 2020-12-28 22:24

正文

欢迎添加
贺嘉老师私人微信号
hejia3605

口 述:金一南 国防大学教授

编 辑:余心丰 张溪冉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人没有优缺点,只有特点

我们有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人要去改变自己的性格是很难的。

但这个性格它是这样的,当你地位卑微的时候,性格是你的缺点;当你地位高的时候,你的缺点反倒变成优点了,就是“胜者为王”。

我们看任正非脾气一直都很暴躁,年轻的时候因为脾气暴躁干不成事,很长时间党都没法入。后来1978年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党员小组支部讨论,任正非不能参加。为什么?不是党员。

要知道任正非当时都已经是部队的副团职干部了,怎么还没有入党?因为人事关系一般,经常提一些不同意见,支部也就没有通过。后来是机电工程兵的领导指定让任正非立即入党。

你看任正非的缺点,等到当上华为的领导时,“杀伐决断”反而成了很大的优点。 其实人本身没有改变,但在事业的不同层面,应用起来会有不同的结果。


所以我觉得,人不要着急地想去改变自己,但有个前提是一定要夺取胜利。你能夺取胜利,你的缺点就变成优点了;你夺取不到胜利,哪怕你是个完人,你的优点也就变成缺点。


自古以来如此。 我们虽然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上,没有一个人天天是为了追求失败的。 人人都想成功。 怎么成功?

就是我说的,“付出代价,争取成功”。当你到了成功那一刻,全部的缺点都变成优点。

就像马云当年申请开风险投资,一个照片传真到北京。人家说这个人不用来面试了,就是个骗子。因为长相太怪异了。今天我们有人说马云长得丑吗?媒体今天报道马云,叫长得很有标识性。

走哪儿,一看马云来了,都说很有标识性。马云的长相没有变。但当年最不堪的缺点,今天变成辉煌的优点。人没变,世事变了。怎么变了?就是你成功了,崛起了。就像中华民族复兴了,以前的那些毛病将来也会被别人说成优点。

所以我一直不同意把人分优缺点这种判断方法,我们说优点缺点是个共生体,共同组成了这个人。在特定情况下,它是缺点,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又成了优点。

我判断一个人,没有优点缺点,只有特点。在特定情况下,他的特点就变成优点或者缺点。所以说人不要着力去想怎么克服自己的缺点,最主要的是去想怎么发挥自己的优点,想想长处在哪里,怎么把长处发挥到极致。

我们军队有一名著名的战将韩先楚,文化水平不高,湖北大别山区放牛娃,但1951年带领志愿军3个军占领汉城。回国后好多记者围着他,请他总结作战要诀。

韩先楚一到总结经验时,什么性质、意义、特点、规律,文化差的老底子就出来了,他概括不出来。到最后,韩先楚就憋出一句话, 我的全部作战要诀就是一句话,对手不知道我的厉害。多好的话。

所以我说,今天你要做企业家,要做个有特点的企业家,像任正非这样的,一定要做。不要老说自己的毛病,什么又爱喝酒又爱抽烟,还爱睡懒觉,我要去改变自己的毛病。

不要老想着改毛病,想想你有没有厉害的地方,你的优点在哪里,一定要去营造自己过人的厉害之处,那你就胜出。

领导者决策关键:闻过则喜

但是在企业经营上,领导者却应该有批判精神。

中国企业家是最具活力的,永远不满足,永远看到企业的缺点、问题。任正非到全世界的华为分公司视察,哪个分公司老总到机场接他就地免职,“要屁股对着我,面孔对着客户。谁想伺候好我就免掉谁”。

这就是企业家精神,永不服输,而且永远不满足于现状。走到第一了,看到的还是第一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我们过去讲,有个松下幸之助是经营之神。我觉得任正非是继松下幸之助后中国的经营之神。

华为之所以能成长到今天,跟任正非的精神气质息息相关。 他给我留下了两个很深的印象,一个是批判精神,第二个是夺占精神。

任正非说现在网上吹华为的太多了,没有反对派,就自筹资金组织个蓝军,专门给华为找毛病。每次华为战略务虚会开始,蓝军首先上台发言,揭华为的毛病。像华为高管2014年的6大发展规划,5个全部落空;2015年华为的惠州会议,华为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会议,提出的几大精神又全部落空。

每年都是一个一个地批,批得非常厉害,到最后,老人都有点受不了了,说“好,蓝军同志可以了,你们可以下去了”。

另外一个就是华为的夺占精神。我参加过华为那两天的战略务虚会,包括华为未来发展规划的会议。华为全部高管都在。与会材料都不许拿走,只许放在会议室里。

但任正非跟我讲,金教授你可以把材料拿走。我说我不带走,按照华为规定全部人都保证不带走的。他说别人都不能带,你可以带走。对我高度信任。那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在与美国脱钩的情况下,华为如何夺占制高点。

同时,华为实事求是的精神非常强。那天开会还出了个插曲。任正非指定开会前先放一段录像。什么录像?衡水中学学生凌晨6点跑操、诵读的录像,场面极其壮观。

老人跟我讲,衡水中学这种模式,他个人并不同意,还是比较崇尚西方开放式、发散式的教育。但在中国,衡水中学的模式非常有效,必须得学习他们的这种模式。你看,任正非理想和现实结合,结合得非常紧。

但后来出了一个问题,那天晚上为了准备这个录像,华为高管就用了我那台华为笔记本,但在准备过程中就很不方便。华为笔记本跟苹果笔记本的MAC系统,在录像转换时问题比较多。

那位高管就发了一些牢骚,说任总,这个华为笔记本不行,这儿不行,那儿不行,问题挺多的,要是苹果笔记本两三下就搞定了,现在搞了1个半小时还没弄好。

老人一听就很高兴,说笔记本有毛病吧,明天开会余承东要来,你就提。这个叫什么?闻过则喜。 华为怎么打拼天下的?实事求是,把问题全部暴露出来。所以任正非一听说有问题就特别高兴,一听说有人唱赞歌就特别火。

这种企业家精神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有时候讲“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凑在一起就有好主意出现。

但其实做企业不是这样,企业领导者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见识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就是在给企业赋予生命,能力衰败给企业带来的就是灾难。

灭亡的路是宽的,幸福之门那样窄

我们讲,正确的战略思维的开始,就是必须具有远见,必须完成超越。

但我们今天多少人牢骚满腹,抱怨大环境不行,小环境不行,资金链不行,市场不行,股市不行。

马云讲什么?机会在别人的抱怨之中。这就是战略思维。

要注意有这样一句话,灭亡的路是宽的,幸福之门那样窄,真正成功的是少数。 巨浪只有少数人能品尝出来。

所以战略思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一定不要从众。大家在干什么,你干什么,人家都在玩呢,我何必去干这个呢?

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干那个,我就不干那个,就干这个,一定不要从众,要有自己独立的东西,一定要看得远,要超越眼前的困难、眼前的利害。

为什么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就是你要想清楚,你到底想干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要明确,为了目标锲而不舍,不被麋鹿兴于左而干扰了你的视线,也不被泰山崩于前阻碍了你的决心。

但很多人会讲,没有具体的锻炼场所啊。 其实每一天都是锻炼场所,每一天都在锻炼我们、考验我们。在日积月累中,我们或者成长起来,或者衰败下去,战略思维或者形成了,或者没有了,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我当兵以来一直在日记本上写这么一句话: 做困难事,必有所得。 不管做什么,去干困难的事,不要干轻车熟路的事。闭着眼睛都能干,那叫重复,不是提高,自己没干过的,那才叫挑战。

当然,在成功的过程中还有偶然。我们平常讲贵人。其实我事业上也是有贵人的,没有贵人就完了。

我举一个例子。当年我在北京军区学通信技术时,一个锁相环路的无线电理论高度抽象,我怎么也弄不懂。其他人好多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的,有基础。我没有基础,我连中专都不是,学起来非常困难。

当时,通讯训练大队每个星期三晚上都得去看电影。我就想不去,但不行,这样是违反纪律的。全体学员必须都得去。我就去了,把那讲通信锁相环路的书揣在兜里。

电影一开始,我就溜到电影院旁边的洗手间里,那里有灯光,虽然不太亮。洗手间味道还挺大的,我也还是在那里头看。

然后我们学员队的队长,我至今还记得老头的名字。他上洗手间看见有人,说你怎么在这儿呢?我说老师我看书。他说你看什么呢?把书拿过去一看,无线电锁相环路原理。他看完后不吭气,上完洗手间走了。

第二天,他在学员队里就宣布今后看电影所有人必须得去,金一南可以不去。这就是我称为的贵人,他理解我在干什么,给了我一个特例。

大家看我干过多少工作,干过车工,干过烧瓶子工,干过无线电技师,干过图书馆管理员,干过教育。什么都干过,但我从来都没有厌弃过自己的工作。不管干什么尽心竭力去做好,有时我自己都觉得我没有什么太大的志向。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跳槽这么一说,就想着把眼前的事情干好,因为事干得太杰出,人家就给我挑出去了,不是我自己想转行,就是不断地有这样的转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