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上海科技青年说主题活动上,有一个青年科研团队获得了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它便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光机所”)超强超短激光攻关青年团队。
早在1963年,国家领导人指示:“死光(激光),要组织一批人专门研究它,要有一小批人吃了饭不做别的事,专门研究它。”1964年,上海光机所成立,是我国第一个激光专业研究所。
超强超短激光,是人类目前已知的最强光源,它可以创造黑洞边缘、核爆中心才能找到的极端物理条件,提供全新实验手段。
当前,10拍瓦(1拍瓦=1千万亿瓦)级别的激光建设,是世界各国的兵家必争之地。
上海光机所超强超短激光攻关青年团队成立于2016年。仅仅一年后,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在国际上率先实现10拍瓦(1亿亿瓦)激光放大输出,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被《科学》杂志评价为国际上自第一台激光器发明以来在激光脉冲功率提升方面第五大里程碑(前四项均来自美国)。
2020年,世界首台10拍瓦激光实验装置(“羲和”激光装置)建成并通过验收,成为我国光子科学研究的国之重器。
10拍瓦超强超短激光有多强?“假如地球外面有一个非常大的透镜,可以把照射在地球上的所有太阳光聚焦在头发丝那样的大小,10拍瓦就相当于10个太阳的光强。因此,我们把装置起名为‘羲和’(中国神话中10个太阳的母亲)。”
团队成员王文鹏说,“激光的外观非常短,能达到飞秒级,如果把1飞秒当作1秒来看,那1秒相当于3200万年,正是因为我们的激光能被压缩到这么小的时间尺度,因此它的光强才如此之高。”
研制过程中,团队打破了多项国际垄断,自主研制了国际最大口径235mm钛金石晶体,打破国外禁运的桎梏。2019年,装置输出功率进一步提升至12.9拍瓦,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运用超强超短激光可以产生高能质子数,用于癌症治疗。通常的化放疗手段会将癌细胞和健康细胞一起杀死,而质子具有“指哪打哪”的优点,超强超短激光让激光驱动的质子刀方案又向前迈了一步。
此外,利用超强超短激光成功产生的反物质——超快正电子源,能在材料的无损探测、激光驱动正负电子对撞机、癌症诊断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
如今,团队正朝着2025年建设100拍瓦激光装置的目标而努力。只要激光强度足够高,就能在真空中产生正负电子对,相当于有了物质,具有偏振的X光进入物质会发生偏转,如果能探索偏转的角度,就能探索真空的奥秘,拓展人类的认识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