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潜艇用于海战,反潜就是许多国家海军的重要关切点。经实战检验,航空反潜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反潜手段之一。因此,反潜机也就成了潜艇的天敌。
其实,潜艇防空作战在很早之前就是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二战时,德国海军的“狼群战术”给盟军海上运输船队造成了很大损失的同时,己方的潜艇也不断被对手的驱逐舰和反潜飞机猎杀。为此,德国人在一些潜艇上安装了防空炮。1943年,一艘处于水面航行状态的德国潜艇前往北大西洋作战,途中突然遭遇一架英国皇家空军“威灵顿”式轰炸机。潜艇仓促之中只能利用甲板上的防空炮对空射击,不久便将其击落。无独有偶,数天之后又有一艘执行巡逻任务的德国潜艇在相近的地点击落一架“哈立法克斯”反潜机。
英国皇家空军“威灵顿”式轰炸机
二战期间,潜艇与飞机进行了无数次的较量。而在防空火炮命中率较低的时代,潜艇不可能每一次都幸运地将飞机击落。更多时候潜艇还是会避其锋芒,艇上的防空炮充其量只是自卫武器。直到战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潜艇如何进行有效的对空防御一直是个难题。在双方的对抗中,潜艇的生存概率在30%以下,而反潜飞机的生存概率则在95%以上。而防空导弹出现之后,潜艇的希望重新被点燃。
潜空导弹系统的作战过程
通常情况下,反潜机在搜寻“猎物”的时候速度比较慢,科研人员抓住了这个特点研制出了潜射防空导弹系统。在1960年代,西方国家就开始对这种武器系统进行专门的研究,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这让潜艇与反潜机的对抗中不再处于绝对劣势。几十年来,潜空导弹武器系统不断地被升级改进,实战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对于西方军工强国来说,从潜艇上发射防空导弹本身不存在太大的技术困难,也能够威胁飞行速度较慢的反潜机或其它作战飞机。可是,潜艇对空探测能力十分有限,这就限制了潜空导弹的有效攻击范围。法国和德国联合研制的“独眼巨人”潜空导弹的射程只有10千米,德国最新产品也不过15千米。
无论能否将敌机击落,潜艇发射防空导弹都意味着隐蔽性已经丧失。而在体系对抗中,潜艇一旦暴露就很可能已经处于危险之中,对手的反潜火力网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这样难的机会。如果对手只是被击落一架或几架反潜机,而自己要损失一艘潜艇的话,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洛马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远程反舰武器,通过使用一些以前从未在反潜武器中运用的技术,这类武器将从根本上改变反潜战方式
另外,现在的反潜机对潜艇发起攻击的距离比较远,如美国已经展示了新开发的“高空反潜战武器”,可使P-8A等反潜机从30公里外9000米的高空追踪并击沉敌人的潜艇。这一过程反潜机几乎可以在不受任何威胁的情况下就完成攻潜的任务。如此一来,势必又增加了潜艇防空的难度。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潜艇与反潜机这对生死冤家之间的斗法还将继续下去,在客观上刺激了新型装备的发展需求。有理由相信,面对更强的对手,潜艇绝不会甘于束手就擒,潜空导弹还会向速度更快、发射深度更大、射程更远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