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王家娟建议,
在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时增加相应规定,像禁止未成年人进网吧一样禁止美容整形手术
,对于违反规定的家长和医疗美容机构进行严惩,让未成年人远离这些风险,更好地健康成长。
2019年1月3日,19岁的贵州女孩到贵州市利美康整形医院做隆鼻手术,但在手术过程中发生意外,抢救无效,被宣告死亡。
追求美是每个人的权利,随着消费者有年轻化的趋势,00后群体增长迅速。但是区别于国外,整形已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在国内,整形消费依旧属于小众消费。近期这例隆鼻死亡案件又将这个行业推到风口浪尖,这个行业确实存在着不容小觑的问题:
很多
非正规医美机构
擅自开展医疗美容诊疗活动、非法开展注射药物治疗、手术等医疗美容活动
,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却仍提供注射美容服务的机构不在少数。因此,全国多地都出现因在非医疗机构注射“肉毒素”后导致神经中毒的事件。
专业医生资源不足,导致一些
非专业人员
,诸如外科、妇科、眼科、皮肤科等其他科室专业的医生
涌入了医疗美容领域
,
甚至一些美甲师冒充医生
,真假难辨,因此专业整形医生资源的稀缺是限制医美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由于
行业监管不严,相关法律法规也没有及时的更新发展
,因此消费者在听信了医美机构的夸张承诺后,遭到整容失败以后的维权行为步履维艰,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较高的风险不利于消费者做出要去接受整形美容的决定。
尽管上文提到的贵州女生隆鼻致死一案中,家属已与医院达成和解协议,但其死亡原因仍在调查之中。
全国人大代表王家娟认为,贵州女生的死亡虽是一场意外,但是可以看出整容手术存在的风险。近年来
,
整容群体越来越年轻化,很多未成年人都在加入到这一行列之中,
已经形成追逐美丽与时尚的风气,其中存在的风险常被家长和孩子们忽略。
王家娟建议,为了遏制此类悲剧的再次重演,立法需要针对未成年人整容的现状做出相应规定。
一方面
,明确规定整容情形,
除了因为先天性缺陷
等原因进行的医疗性整容以外,未成年人禁止接受整容。
另一方面
,明确未成年人
监
护人、整形美容机构
的法律责任,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新氧美容整形发布的《新氧2018年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
当前中国有近2000万医疗美容消费群体,90后已是整容整形绝对主力,00后开启医疗美容消费的势头比90后更强。
从近两年消费数据看,医疗美容成为00后的日常生活方式这一趋势端倪已现,而且愈演愈烈。
王家娟认为,
针对兔唇等一些生理缺陷进行的医疗性整容,是有必要也应当允许的,要让孩子们通过手术能够更加健康、更有尊严地活着
。但如果只是为了崇拜明星、变得好看而去整容,并不可取。
未成年人的身体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容貌和骨骼等组织还未发育成熟,过早做整容外科手术不利于身心健康。而且,由于未成年人的审美观还未成型,一旦做了整容手术,以后可能会因为审美观念的改变而后悔莫及。
任何手术都是存在风险,整容手术也不理例外。轻一些的后果是有副作用,例如割双眼皮容易患干眼症。而严重的后果,则是整容变毁容,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尚未发育成熟的未成年人,整容意味着巨大风险。尤其是整容市场管理混乱、整容机构水平参差不齐的当下,相关风险无疑无限放大。
早在2015年,中消协受理的消费者关于医疗美容和整形美容投诉的问题中,涉及质量问题的占比同比增长了6个百分点。
经济学家对此认为,利美康事件暴露了医疗美容行业野蛮生长的乱象,而类似的事件在以往并不少见,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多。民营美容医院占据大多数市场份额,行业内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催生出一大批虚假营销的整形医院。
2017年6月底,针对非法医疗美容乱象,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重拳出击,印发《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方案》。
文件要求,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覆盖注射用透明质酸钠、胶原蛋白、肉毒毒素等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医疗美容培训,广告推广全链条,以查处案件为抓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露头就打,绝不手软,严厉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距今为止,这场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整治非法整形”的行动,
共查处案件2700多件
。此次利美康医院隆鼻意外死亡的事件,也证明了整治医疗美容行业乱象的必要性,这一事件的爆发,或许能成为整治医疗美容行业的切入点,未来医疗美容行业或有一次大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