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风景名胜区
爱风景,爱旅行。与中国风景名胜区直接对话,及时收取风景区官方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风景名胜区

探索 | 景区内导游解说如何提升游客游览体验?看马来西亚巴科国家公园的研究

中国风景名胜区  · 公众号  ·  · 2018-05-09 18:1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随着生态旅行的发展,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加之游客在旅行需求上的想法越来越成熟,业界必须提供更广泛的游览选择和更高质量的服务产品,同时在保护生态文化责任的背景下,为游客提供愉快的游览体验。

对解说服务而言,提升游客的体验是许多自然保护区管理者的首要且最重要的目标。

解说是一种交流工具,用来促进游客与他们所游览的地方产生接触。它起初被定义为一项教育活动,旨在向游客介绍他们所参观的地方以及揭示他们在那里看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和关系。换言之,解说的主要目的是在游客的头脑中创造意义和揭示关系,而不是让他们掌握孤立的事实和人物信息。




大约二十年前,在推动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学者们为专题判读理论开发了一种解说模式,这种模式将自然科学或相关领域的技术语言和观念转化为普通人可以轻易理解的信息,并以一种娱乐和有趣的方式传递给他们。 这一模式以有趣性、相关性、条理性、和主题性四项基本要素为基础。 首先,解说需让游客感到它是有趣的,这样游客就会被激发了解解说内容的积极性。第二,解说内容需与游客相关,即解说内容需要提供故事和概念,以便游客将自身的体验与公园相联系。第三,解说内容需是有条理的,为游客提供一个清晰的结构。第四,解说内容需有主题,在游客游览的过程中提供他们能记住的信息。 专题判读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一旦游客从游览地带走了一系列无形的价值观念—从记忆到思想、知识和新的视角,那么这个地方对他们来说就有重要意义了。这会促使形成更高级别的游客满意度、口碑宣传并带来回头客,或者吸引更高层次的游客前来游览。




专题判读理论在国家公园游客管理中的战略作用,是推动国家公园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力量,这一点已广为人知。



自2007年起,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的国家公园制定和实施了公园导览培训和许可制度,采用专题判读理论作为提供公园导览服务的标准办法。在此之前,公园导游的作用仅限于指明方向、提供事实信息和确保游客的安全。

公园夜色

本次研究形式为时长五分钟的自编调查问卷,使用非概率、随机的、有目的的抽样方法。该研究采用了设计精准的、有着高水平的可靠性和正确性的指标和测量仪器,以评估针对游览和体验自然环境的游客的面对面解说结果。在巴科国家公园,每次由公园导游引导的游览结束时,由被目的抽样的公园导游向被选定的、18岁及以上年龄的游客分发调查问卷。

园内林木丛生

游客体验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游的表现质量以及与解说方法和保护主题有关的指标。导游提高游客体验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解说来影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研究发现,在巴科国家公园, 参与解说导览研究的游客表现出高度提升的游览体验。主题性解说成功地促使他们对导游解释的内容进行了新的思考。




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结论: 在发展中国家,专题判读理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提高游客体验方面,还影响着游客行为以及在确保自然保护区的安全、维持文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下保护其脆弱的资源。 同时,这些受影响的方面也在有待做进一步实证研究的范畴之内。




巴科国家公园位于马来西亚东部砂拉越州内,成立于1957年,是砂拉越州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公园。这里森林广布—沼泽森林、红树林、龙脑香木森林等,还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和美丽的海滩。





相关文献:

Victor Luna Amin, Margaret Chan Kit Yok, Mohd Shukri Omar:Enhancing Visitor Experiences Using Thematic Interpretation in Park Guiding Service in Sarawak National Parks,SHS Web of Conferences 12, 01025,2014年。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编译: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