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的基础是农业
目的是休闲,本质是体验
1、技术的可行性
休闲农业设计体验,技术必须
科学、可行
。比如,
在耕作制度上
,无论空间的利用还是时间的利用,都既要保证农庄生产的正常运行,又要满足一定的休闲需要。又如,
在种养品种选择上
,既要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或设施化条件,又不能带来或造成新的病害、虫害和生态灾害,于人们身体有害的植物必须谨慎引种。再如,
技术与必要的设施要配套
。对于体验,尤其是农耕的设计,其全程配套技术和指定所需的设施、设备要求,必须有可应用性,并指明技术要点、技术关键。
2、落地的可操作性
农业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是项目实施的具体依据
。所用品种以及设备的规格、数量要明确,种养方式和生产资料要明确,生产操作程序要明确,种养技术规格要明确。
3、生产和游赏的可契合性
休闲农业在农业生产基础上设置体验,通常会面临农业的生产性和游赏性并不统一的情况。因此,在休闲农业的体验设计中,就必须
寻求生产需要与旅游需要的契合点,这样才能实现生产与游赏价值的互补和统一
。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品种选择(新、奇、特、稀、珍等品种)、技术处理(嫁接、修剪、造型等)等来实现,通过季节反差、品种反差或塑造景观氛围等方法加以调整、搭配,从而使游客获得悦目感。
4、设计的可参与性
体验经济经历了一个
由旁观到参与的阶段
,因此在设计中可提供一定的参与性,不仅可以让游客获得新的感受和得到休闲的乐趣,还可以增长见识,积累经验,达到怡情益智的效果。
在休闲农业体验的设计中要尽可能地把生产过程中某些环节的
一般性操作转化为可参与性的操作,给游客提供尽量多的直接感受的机会
。如参与耕作、播种、采收、捕捞等。当然,为保证农庄生产的正常运行,有的可单辟专区、专项提供农事参与的内容。
感觉体验
所对应的临界体验是第一层次。作为休闲农业企业,最起码要满足游客的感觉体验,否则,游客就会感到不满意。感觉体验的诉求目标是创造知觉体验的感觉,它经由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发挥作用。
感觉体验是游客认识事物最原始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游客最能有“感觉”地接受外界事物的方式。
根据感觉体验的内容,休闲农业企业应从
景点布局、基础设施、环境保护、饮居条件
等方面加以设计或改造,来满足游客对感觉体验的要求。
1、景点布局
景点布局要讲究景点之间的协调性,尽量保持自然景观的特点,重视植物造景,发挥生态作用,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景观效果。景点布局还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创造弹性而多层次的体验空间,尽量让游客在游览时感到
舒适、自然
。
2、公共设施
基础公共设施应完备,设备的安装以及基本安全维护设施等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的舒适感。
3、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要求防止休闲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外部污染物质的侵入,实现生态环境系统内部本身的内在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防止在休闲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或者环境污染,防止不合理活动对人类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调整人与自然环境的利益关系,尽可能地降低对环境资源的掠取,让游客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饮居条件
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安全舒适卫生的住宿环境,
带给游客“宾至如归”的感觉。
吃好、住好是玩好的前提条件
,饮居设施的好坏将给游客造成味觉、触觉、视觉和嗅觉等方面的深刻体验。
1、农作体验方式
农作物,不管是特用作物、粮食作物或园艺作物等,从播种到收获,从生长时的生理特征到加工制品,都有多种体验方式。
(1)、农作物观赏。
根据不同时令,安排有关农作物的枝、叶、花等形态的观赏,如春季赏油菜花,夏季赏荷花,并可制作成标本。
(2)、园艺习作。
体验选种、育苗、施肥、灌溉、修剪、除草、收获、加工处理等劳作乐趣,并学习相关知识。如农作物习性的了解,茶叶的采摘、储存、加工技巧和工艺等。
(3)、农耕活动。
如用犁翻土、用靶碎土、插秧比赛等,游客利用周末等闲暇时间,带领家人前来养花种树,既可锻炼身体又能增进全家人的感情。
(4)、特色农艺。
体验纺线织布、剪纸、手工酿酒、土菜烹饪等。还可开展艺术插花、干花书签、花卉风景彩照等制作,以土特产的形式出售给游客当做旅游纪念品。
2、农具体验方式
农具能加深游客对农业发展的认知。传统农具更是先民智慧和经验累积的精华,其在农业体验中的利用不仅能让游客了解过去,还能唤起游客对以往岁月的追忆和怀念。
(1)、农具展示。
如展示耕田机,传统织布机、风车、水磨器具等等。并通过影视记录,图片展示等加以解说,使游客对历史和现代农业技术水平都有所了解。
(2)、农具操作。
如牛车、水车、耕耘机等。
1、日常体验方式
农民拥有本身的特质,在
语言、宗教、性情以及人文历史
等方面均与城里人有所区别,其日常的吃、穿、住、行,可以作为当地特色的发挥,并选拔和培训一些懂旅游、善交流、有专长的人员从事导游讲解工作。
(1)、
体验具有农家特色的烧火煮饭。
用大土锅、大蒸笼、大土碗等器皿,采用家传的烹饪技巧,制作出正统的农家味道。
(2)、在农庄居住,
使用农家家具摆设及设备。
(3)、教授游客
纺线织布、做衣
,可作为展示或作为纪念品。
(4)、
跟客人促膝聊天、拉家常。
游客尽情享受农村生活,喝茶、打牌、下棋等,让客人了解了当地,加深对农业的认识。
(5)、为旅游者提供
农村传统服饰